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人口學身體實踐與文化秩序:對太極拳作為文化現(xiàn)象的身體人類學考察

身體實踐與文化秩序:對太極拳作為文化現(xiàn)象的身體人類學考察

身體實踐與文化秩序:對太極拳作為文化現(xiàn)象的身體人類學考察

定 價:¥25.00

作 者: 楊大衛(wèi) 著
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叢編項: 高校社科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1250278 出版時間: 2013-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3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身體實踐與文化秩序:對太極拳作為文化現(xiàn)象的身體人類學考察/高校社科文庫》是從文化人類學的視角,對作為身體實踐與文化現(xiàn)象的太極拳進行整體描述,分別從國家、社會、日常生活、團體以及個人體驗等層面進行解讀。作者指出太極拳從一種格斗術演化為一項身體鍛煉方式和中國文化的象征符號,并且逐漸成為曰常生活中的文化力量和身體展演,是一個非常政治性的過程和結(jié)果。借助太極拳當中經(jīng)由身體感官經(jīng)驗而產(chǎn)生的本土概念,作者強調(diào)了身體經(jīng)驗是構(gòu)成認知模式和文化秩序的重要來源,從而在整合身體研究的本體論與認識論問題上,提供了一個新的參考維度。

作者簡介

  楊大衛(wèi),1983年出生。中國傳媒大學電視新聞專業(yè)學士,北京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碩士。楊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中國武術六段。自幼得家傳,習文習武,曾多次獲國際太極拳比賽冠軍,現(xiàn)任西藏武術協(xié)會副秘書長。研究興趣在于:身體觸摸、感官認知、各種身體實踐和修煉術的人類學和跨學科研究;紀錄片制作等;出版著作《感恩太極——扎西解析傳統(tǒng)楊式太極拳八十五式》(合著)。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jié) 身體何以成為問題
第二節(jié) 莫斯及其“身體技術”
第三節(jié) 中國身體觀的人類學研究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一章 民族國家、太極拳與身體歷史的宏觀敘述
第一節(jié) 張三豐的神話與太極拳的起源
一、張三豐其人及考證
二、太極拳名稱的由來
三、張三豐形象與王朝更迭
第二節(jié) 從一個武士家族的變遷看身體技術的演變
一、楊家拳第一代創(chuàng)始者和第二代傳承者
二、楊家第三代和第四代傳承人
第三節(jié) 民國時期的身體改造運動與太極拳的發(fā)展
第四節(jié) 小結(jié)
第二章 轉(zhuǎn)型社會中的太極拳與身體展演
第一節(jié) 全民健身與轉(zhuǎn)型社會中的太極拳演變
第二節(jié) 健康作為日常生活中的政治話語
第三節(jié) 太極拳作為文化象征與社會動力
一、太極拳賽事的興起與文化景觀
二、太極拳作為一種社會凝聚力的生成
第四節(jié) 太極拳對宗族和家廟復興的影響
第五節(jié) 小結(jié)
第三章 日常生活與身體實踐
第一節(jié) 以太極拳為核心的生活方式
一、郭師的“修道”之學
二、授拳是為了感恩
第二節(jié) 日常生活中的修煉契機
第三節(jié) 文化大傳統(tǒng)與太極拳之身體實踐
第四節(jié) 小結(jié)
第四章 太極拳中的身體觀呈現(xiàn)
第一節(jié) 太極拳中的身體修煉機制——以自我為個案分析
一、“其跟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
二、松柔
三、用意不用力
四、在二元對立中尋求一種穩(wěn)定的整體
第二節(jié) 太極拳當中的“內(nèi)氣”
一、太極拳內(nèi)氣的文化源流
二、太極拳中的“氣感”與“內(nèi)氣”的特征
第三節(jié) 太極拳當中的身體為何物
第四節(jié) 小結(jié)
第五章 圍繞身體經(jīng)驗展開的文化秩序
第一節(jié) 身體經(jīng)驗與文化認知
第二節(jié) 身體經(jīng)驗與認知超越
第三節(jié) 身體經(jīng)驗與知識生產(chǎn)
……
第六章 身體經(jīng)驗的凡俗與神圣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