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區(qū)域國別史舊制度與大革命

舊制度與大革命

舊制度與大革命

定 價:¥58.00

作 者: (法)托克維爾 著,胡勇,許雅 譯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世界政治 政治/軍事

ISBN: 9787553412856 出版時間: 2013-09-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1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舊制度與大革命》是關于法國大革命的經(jīng)典著作。作者摒棄了時人常用的“大革命史”的寫法,而將《舊制度與大革命》定位為“關于法國革命的研究”,把法國大革命置于整個法國史之中來觀察,以問題主導模式來剖析大革命。作者盡力以不偏不倚的態(tài)度、嚴肅的社會學分析方法以及對史料文獻的調查,對舊制度之下的社會和大革命進行客觀的描述和分析;通過將法國與美國、英國、德國進行比較,更深刻地提示了大革命爆發(fā)的原因,提出了許多關于革命的新觀點。與革命倡導的民主平等的價值觀不同,作者更強調自由的價值。《舊制度與大革命》是《舊制度與大革命》的權威學術譯本,文字流暢,通俗易懂,完整地保留了原書的全部注釋。

作者簡介

  法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出身貴族,親歷法國大革命五大時期(法蘭西第一帝國、波旁復辟王朝、七月王朝、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早年熱心參政,1848年二月革命后,曾參與第二共和國憲法的制定,并曾出任外交部長。后對政治日益失望,退出政界,潛心寫書。主要代表作品有《舊制度與大革命》、《民主在美國》和《回憶錄》等。胡勇,河南舞陽人,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法學(政治學理論)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學原理與西方政治學說,在托克維爾政治思想研究上已經(jīng)有專著、譯著出版與論文發(fā)表。許雅,河南范縣人,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圖書目錄

導論
前言
第一書
第一章 大革命發(fā)端時對其歧異的判斷
第二章 大革命基本的和最終的目的不是像一些人所認為的,要摧毀宗教權威和削弱政治權威
第三章 法國大革命如何是一場以宗教革命方式開始的政治革命,為什么
第四章 幾乎全部歐洲如何都曾擁有完全相同的制度,這些制度如何到處都在崩潰
第五章 法國大革命的基本成就是什么
第二書
第一章 為什么在法國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封建特權更加令人民憎惡
第二章 為什么行政集權制是舊制度的一種體制,而非一些人所說的,是大革命或帝國的一種產(chǎn)物
第三章 今天所謂的行政監(jiān)護制度何以是舊制度的一種體制
第四章 為什么說行政法院和公共官員的豁免權是舊制度的體制
第五章 中央集權制如何能夠滲透到舊的權力中,并且取而代之而不是將其摧毀
第六章 舊制度下的行政民情
第七章 為什么在所有的歐洲國家中,唯獨在法國,首都取得了對于外省的最大優(yōu)勢,并且最為徹底地囊括了整個國家
第八章 在法國這樣一個國家中,人民變得最為相像
第九章 人們如何如此相似卻比以往更加分離,被分割為陌生的小群體,并且彼此漠不關心
第十章 政治自由的毀滅和階級的分離如何導致了幾乎所有對于舊制度致命的弊病
第十一章 在舊制度下所發(fā)現(xiàn)的自由的種類及其對大革命的影響
第十二章 盡管文明取得了進步,何以法國農民的處境在18世紀有時比在13世紀更糟
第三書
第一章 到了18世紀中葉,作家如何成為國家的首要政治家,由此所產(chǎn)生的效果如何
第二章 非宗教傾向在18世紀如何成為一種普遍的和主導的激情;它如何影響了大革命的特色
第三章 法國人如何在想要自由之前想要改革
第四章 路易十六的統(tǒng)治是舊君主制中最為繁榮的時代,這種繁榮如何加速了大革命的到來
第五章 試圖救濟人民如何激起了他們的反抗
第六章 有助于政府完成人民的革命教育的一些做法
第七章 一場重大的行政革命如何發(fā)生在政治革命之前,它有何后果
第八章 大革命如何自然地從以前的事務中出現(xiàn)
注釋
附錄1 論三級會議各行省,尤其朗格多克
附錄2 《托克維爾全集》目錄
附錄3 托克維爾生平與著作年表
附錄4 文獻注釋
索引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