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夏季卷《星河》曾推出一個“新詩評論家新詩創(chuàng)作專輯”的欄目,介紹了七位老年詩評家的新詩,在詩壇有過良好的反映。一年后的今天,本刊接受多方面意見,再次推出這個專輯,編選了九位中年詩評家的新詩提供給讀者。我們歷來主張新詩創(chuàng)作與新詩理論批評要并重。這個意圖不僅體現在《星河》欄目的設置上,也體現在具體的人身上。為此,我們推崇既能創(chuàng)作也能搞理論批評的“兩棲類”新詩探求者。誰也明白:一個詩評家如果缺乏創(chuàng)作實驗經驗,一個詩人的追求如果缺乏詩美判斷能力,對其“更上一層樓”的追求是會受到影響的。有鑒于此,我們還將在今后適當時候再推出一個“現代詩人的新詩評論專輯”,現在就不妨在此先打個預告,希望詩人們也能為本刊寫寫新詩理論批評文章。附帶提一提:本期新詩評論家的新詩創(chuàng)作專輯中的作品全是由趙思運教授約來的,趙教授還說,稿子既然由他約來,那他自己的作品就得少發(fā)。他對本刊這種關懷與支持,我謹在此致以謝意;而他的這種風格,則值得稱頌。在打著先鋒派旗號、群雄四起的今日詩壇,先鋒派是被一些詩評家說成現代派同義詞的。立足于詩歌本體,從創(chuàng)作原則上看,被等同于先鋒派的現代派其含義相當含混,充其量只能說是時尚派,而這是和詩歌本體所屬的創(chuàng)作原則毫無關系的。坊間奢談以葉芝、瓦雷里、艾略特為宗主的現代派,只不過是后期象征主義的詩歌流派,這倒是本刊所要推崇的。所以有人認為《星河》不夠“現代”,不夠“先鋒”,我們毫無意見。因為我們無意于追求時尚,我們追求的是同現實主義、浪漫主義一樣重要的象征主義,特別是后期象征主義——也就是以前我們提過的新浪漫主義,而這才是合于詩歌本體的創(chuàng)作原則的。可惜當今詩壇被時尚風刮得亂了套,嚴肅認真地寫象征派詩者,少了一點。為此,本刊以前推薦過青年詩人郁顏的詩,這期又推出郁顏和當年浙江生活流詩群的實力詩人伊甸的新作,倒是值得一讀的,因為他們不搞時尚,卻有詩歌本體的實質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