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研究叢書:同根異枝的壯泰族群》是《同根生的民族》的續(xù)篇。10年來《同根異枝的壯泰族群》作者又奔波在我國西南和越南、老撾、泰國、緬甸等國,進行田野調查,耳聞目睹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再與文獻記載結合起來,用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方法,其中有語言學、考古學、歷史學、文獻學、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農學、動物學、植物學、地名學、音樂學等等,并跨國境進行研究。壯泰族群經過長期的遷徙、分化后,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國度已很久遠,本民族內部的發(fā)展不同,地理環(huán)境不同,受周邊國家和民族的影響不同,于是在語言、文化上有很多差異,但他們畢竟是同一條根生長出來的民族,還有一些底層文化現(xiàn)在還相同或相近,而相同或相近的底層文化被掩蓋住,一般人不易察覺,作者用10年的時問挖掘出其中的一部分展現(xiàn)在《中國-東盟研究叢書:同根異枝的壯泰族群》中,如他們認為月食是青蛙吃月亮造成的,有蓋新房后舉行遷新居儀式的習俗,把螞蟻蛋視為佳肴,喜吃彩色糯米飯等等。有一些生僻的詞,中國壯語與泰國豢語、老撾語、緬甸撣語居然相同或近似。作者利用語言碎片復原了壯泰族群先民在古代生活在一起的畫面,質疑西方學者認為泰國泰族、老撾的老龍族源自哀牢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