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歐洲婦女解放史(1700—1…
02孔子,儒學與儒家學派(英…
03大學問·文字奇功:梁…
04絲路文明 互鑒之路:《國…
05湖湘文化通史(修訂本)
06戲曲演進史:金元明北曲雜…
07康巴學的譜系
08當代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價值研…
09數(shù)字人文視角下的文化遺產(chǎn)…
10場館、史跡與紅巖精神
王子今 著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編,全面而深刻地論述了秦漢時期各地區(qū)文化的異同。上編…
可購
王堯美,張學廣 著
本書一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預科教育的學科性質以及國外預科教育…
衣玉敏
在中國手語詞匯研究的基礎上,借鑒漢語方言特征詞的研究方法與內涵,從語素選…
程金城 周奉真
本書逐一介紹了甘肅省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名錄項目和傳承人,全面、…
龔世學 著
南朝梁孫柔之《瑞應圖》一書,是專門記錄符瑞物象品目的著作,分門別類,輯錄…
果美俠
2021年,故宮博物院承擔北京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首都科普主題研學基地…
郁龍余 著
黃道婆(1245年?—1330年?),又名黃婆、黃母,原松江府烏泥涇(…
張嘯 著
本書立足于晚明小品文的創(chuàng)作實績與創(chuàng)作實踐研究,從作品內容、創(chuàng)作手法和藝術…
田山俊 齊方萍 著,王定華 編
《古巴文化教育研究》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重大項目“新時代提升中國…
劉福興,張亞飛
本書緊緊圍繞洛陽國際人文交往中心建設進行研究,由總報告、綜合篇、事業(yè)篇、…
龔婉祺著
社交媒體實現(xiàn)了受眾的自我賦權和加強了受眾和自媒體的互動,受眾在解碼社交媒…
馬春 等著
該書系統(tǒng)調研全球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集聚區(qū)建設經(jīng)驗。主要包括: …
《伊朗文化教育研究》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重大項目“新時代提升中國…
[英]艾倫·麥克法蘭
英倫半島為何能影響現(xiàn)代世界?英國人為何古怪、自嘲、難以捉摸?英國人為何虛…
西方人對中國的誤解和偏見、刻板印象從何而來?本書是英國劍橋大學人類學教授…
[美] 瑪莎·莫里斯 著
本書在梳理營利和非營利機構領導力、改革管理、個人領導力特征、組織運營等文…
[英] 吉爾·霍恩施泰因,[英] 特安諾&…
《博物館學習:作為促進工具的理論與研究》從教育學、博物館學、心理學、社會…
[德] 卡門·莫爾施,安蓋利·薩赫…
在過去的三十年里,“新博物館學”理論對博物館世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從新博…
孫宜學
印度文學家、詩哲泰戈爾曾于20世紀上半葉來華兩次,在中國引起巨大反響。本書…
Peter Campbell
本書旨在考察“創(chuàng)意”概念在1998—2018年這二十…
荀德麟 著
本書以大運河為經(jīng),以沿線省(市)為緯,共10個單元來記敘大運河。是一本介紹…
熊欣 著
暫缺簡介...
趙元任
趙元任先生畢生注重收集和保存資料,有片紙不丟的習慣,他留下的材料共有12萬…
崔璨 著,王定華 編
《馬達加斯加文化教育研究》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重大項目“新時代提…
達胡巴雅爾
張榮剛
本書在數(shù)字經(jīng)濟視角下,通過剖析文化投融資和文化資源之間的契合性、貫通性及…
羅榮華
贛西北共跨五市十九個縣市區(qū),總面積3.3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 054.75萬,有客…
葛兆光
叢書簡介:“葛兆光講義系列”為葛兆光先生從教以來給學生…
新媒體運營
新媒體是基于數(shù)字技術、網(wǎng)絡技術和其他現(xiàn)代信息技術或通信技術的,具有互動性…
陳平原
不管你喜歡讀哪方面的書,只要能讀出樂趣來,就是好事。在我看來,讀書講趣味…
祁林
本書從兩個角度闡釋了視覺技術和當代中國社會文化建構之間的關系:一是,從&…
汪民安 著
學者汪民安當代文化研究的全新力作,圍繞“情動、物質和當代性&…
安徽省桐城中學上海校友會 著
龍眠鐘氣,代起人豪,莘莘學子待熏陶,仰止吳公創(chuàng)業(yè)勞,勉成國器望吾曹,勤慎…
程明川 著
"本書是作者多年在探索自然、社會、人生之道的過程中深度反思的成果,寫…
卞成林 著
本書以邊疆多民族地區(qū)紅色文化資源調查、保護與傳承為研究主體,主要對西南地…
本書以邊疆多民族地區(qū)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傳承意愿為研究主體,主要對中國共產(chǎn)…
[法] 保羅·利科 著
本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收錄了保羅·利科的三篇探討翻譯相關問…
李文澤 著
本書是作者從教四十年來所撰寫的科研論文的自選集。作者以傳統(tǒng)文獻作為基礎史…
陸建非 編
《非遺傳承研究》集刊自2016年創(chuàng)辦,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專家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