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數(shù)字人文視角下的文化遺產…
02網絡信息治理的刑法邊界
03古典文獻研究(第二十六輯…
04上林客話研究
05孔子,儒學與儒家學派(英…
06大學問·何處不歸鴻:…
07康巴學的譜系
08戲曲演進史:金元明北曲雜…
09中國現(xiàn)象學與哲學評論:第…
10經驗與現(xiàn)象(《思想與文化…
杜志紅,史雙絢 著
微博開啟了互聯(lián)網的社交傳播時代,其獨特的傳播方式形成了多元開放的交流空間…
可購
許玉龍
賓禮自其出現(xiàn)起即具有的親邦國、明尊卑、辨親疏、示強弱、重內略外的禮儀屬性…
劉玉堂 劉慶平 主編
本書以漢江文化為線索,以時間為序,以漢水流域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為對象,…
云德 著
本書輯錄的是作者近年陸續(xù)在各類報刊發(fā)表過的有關文化藝術類評論的文章。其中…
李金善 趙然 著
20世紀初,在西學東漸、中西交融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各種社會思潮活躍,知識分…
楊民康 等 著
暫缺簡介...
趙逵夫 主編 ,韓高年 馬世年 副主編
《先秦文學與文化(第十一輯)》收錄18篇論文,涵蓋以下幾個主題:傳世文獻與…
曹海峰
本書將吸收以往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依據積累的文獻資料和實證材料,認真剖析種…
嚴立冬 鄧遠建 屈志光 著
滿全
詹石窗 早島妙聽 楊燕主 撰
日本道觀是一所既有悠久文化淵源又生機勃勃的道教宮觀,與中國各地大多數(shù)道觀…
舍·寶音濤克濤夫、阿·呼格吉樂圖…
俞理明、雷漢卿
該書為漢語史研究類論文集,由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漢語史研究所組織編…
高再蘭 著
本課題是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6BYY141)“基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詞長與詞…
王筱喻
《天下大同》圍繞著孔子文化和儒家文化在當代的復興與發(fā)展來展開描寫,比較全…
謝國先
《文化即生活——民族學旁觀集》一書為“民族學…
(清)徐松 撰
《新疆賦》為清代嘉道之際著名地學家徐松(1781-1848)所撰,至光緒八九年間…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
本書是一部生動呈現(xiàn)中華民族如何在錦繡大地上創(chuàng)造輝煌文明的普及性讀物,由全…
劉勇編著 ,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編
地處廣西北部的桂林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這里有嶺南持續(xù)時間長、數(shù)量多、題…
韓源,董海浪
國家文化安全研究經過二十年的發(fā)展目前呈現(xiàn)的一個走向就是研究議題的具體化和…
李素英 著
士人向來被視為傳統(tǒng)社會的精英分子,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上扮演了至為重要的角…
雷璐榮
本書以“地方紀錄片”為研究視角,關注中國紀錄片國際化傳…
郭祎 著
作者圍繞“中國可持續(xù)旅游政策創(chuàng)新擴散的影響因素及相互作用是什么…
呂寧 著
疫情席卷全球,國內經濟環(huán)境動蕩但趨勢向好;政府堅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賈繼用
元代進士文學家是元代重要的文學群體,與元代文學生態(tài)和文壇構成有直接關系?!?/p>
李佳
在長期的試錯和糾錯中,鄉(xiāng)村社會發(fā)展出一套以文化調適為主要機制的社會治理系…
徐從輝
二十世紀中國是個交織著變革與革命,血與火,希望與悲涼的大時代,而世紀之初…
曹勁松
本書從文化精神的主體建構入手,著重從紅色文化基因傳承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時代創(chuàng)…
高淮生
本書主要講述包括蔡義江、胡文彬、呂啟祥、張錦池、周汝昌、劉夢溪等學者研究…
魏曉陽
本書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政策、產業(yè)、人才和市場…
張萍
本書嘗試從行業(yè)視角出發(fā)闡述酒店業(yè)轉型的現(xiàn)狀與路徑,并分享高職酒店數(shù)字化人…
賈滕
本書以“國家—民間”關系為主線,探討近代以來…
劉士林
近年來,隨著長三角城市群建設不斷深入推進,江南文化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
張勇 主編
本書收錄張勇、李平、侯宏堂、項念東、李偉五位教授近年的相關研究成果。內容…
方潛生
開展紅色建筑、革命遺址的調研,是“存史、資政、育人”的…
萬凱艷
形聲字自小篆后成為漢字的主體,在現(xiàn)代漢字中也占到了優(yōu)勢。但是,在造字之初…
馮學芳
本書分析了15部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所包含的不同層面的中國文化。物質文化層面的…
禾顏閱車 著,管玉華 等譯
上海,是了解中國的一把鑰匙。百年歷史看上海,這是國內外的共識。而&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