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
一 問題及其意義
二 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三 論文基本框架
第一章 公共警告的概念界定與類型劃分
第一節(jié) 從一般信息行為到廣義公共警告
一 廣義公共警告的概念界定
二 廣義公共警告的類型劃分
三 一般風險警告與狹義公共警告區(qū)分的必要性
第二節(jié) 狹義公共警告的概念確立與類型劃分
一 狹義公共警告的概念與特征
二 狹義公共警告的類型劃分
第二章 公共警告的現代興起
第一節(jié) 公共警告現代興起的社會背景
一 風險社會的出現
二 信息社會的深入
三 權利理念的擴張
四 國家任務的增加與管制手段的變革
第二節(jié) 公共警告現代興起伴隨的社會問題
一 對私人合法權益的損害
二 對公共利益的損害
三 行政權力的濫用
第三章 公共警告的法律控制難題——以行為定性為中心
第一節(jié) 在傳統(tǒng)大陸法系國家與地區(qū)造成的難題
一 是否為公法行為
二 是否為行政事實行為或“干預性行政事實行為”
三 是否為行政指導
第二節(jié) 在美國造成的難題
一 是否為“最后決定”
二 是否為自由裁量行為
三 法律界對“非正式制裁”的憂慮
第三節(jié) 在中國造成的難題
一 是否為具體行政行為
二 是否為“警告”或“其它行政處罰”
三 “行政處罰信息公開”的定位疑難
第四節(jié) 比較法上的綜合探討
第四章 公告警告的管制分析
第一節(jié) 公共警告的管制功能及目標
一 信息通知的一般功能
二 警示(風險)功能與防范風險
三 制裁(威懾)功能與預防違法
四 雙重功能與過渡類型
第二節(jié) 公共警告管制的實效性
一 功能實現的共同依賴條件
二 警示(風險)功能對防范風險的實效性
三 制裁(威懾)功能對預防違法的實效性
四 簡要結論
第五章 公共警告的中國實踐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中國公共警告制度實證研究(一)——法律、行政法規(guī)授權的公共警告
一 明確授權的公共警告
二 推斷授權的公共警告
第三節(jié) 中國公共警告制度實證研究(二)——部門規(guī)章、規(guī)章性行政規(guī)范授權的公共警告
一 違法廣告公告
二 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
三 公安機關安全隱患警告
四 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主體和有關機構不良記錄公布
五 環(huán)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
六 失信企業(yè)警示
第四節(jié) 實施現狀與存在問題的總結
一 實施現狀
二 存在問題
第六章 公共警告的法律治理
第一節(jié) 公共警告法律治理的一般原則
一 法律保留原則
二 比例原則
三 正當程序原則
第二節(jié) 公共警告的法律控制機制
一 立法控制
二 行政自我控制
三 司法控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