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操作系統(tǒng)程序員藏經(jīng)閣:Linux兵書

程序員藏經(jīng)閣:Linux兵書

程序員藏經(jīng)閣:Linux兵書

定 價:¥79.00

作 者: 劉麗霞,楊宇 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操作系統(tǒng) 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wǎng)

ISBN: 9787121219924 出版時間: 2014-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3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程序員藏經(jīng)閣:Linux兵書》由淺入深,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Red Hat管理技術?!冻绦騿T藏經(jīng)閣:Linux兵書》提供了大量實例,供讀者實戰(zhàn)演練。另外,作者專門為《程序員藏經(jīng)閣:Linux兵書》編寫了PPT課件,以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本書內容?!冻绦騿T藏經(jīng)閣:Linux兵書》分4篇共18章。第1篇為Red Hat基礎入門,由淺入深地介紹了Linux的歷史和不同版本,圖文并茂地描述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的安裝過程。第2篇為Red Hat初步使用,主要介紹Red Hat的軟/硬件配置、軟件包管理等常用功能,并對網(wǎng)上沖浪做了專題講解。第3篇為Red Hat編程應用,主要講解Shell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常見的編程工具。第4篇為Red Hat高級管理,主要介紹Red Hat下對用戶和進程等高級管理的相關知識,并以專題的形式介紹了FTP、DNS、MAIL及各個服務器的搭建和管理。

作者簡介

暫缺《程序員藏經(jīng)閣:Linux兵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篇 Red Hat基礎入門
第1章 拋磚引玉:Linux與開源文化
1.1 什么是Linux
1.2 Linux的誕生和發(fā)展
1.2.1 4個概念
1.2.2 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誕生
1.3 Linux的主要版本
1.3.1 Ubuntu
1.3.2 Ylmf OS 4.0
1.3.3 Linux Mint
1.4 開源文化
1.5 小結
第2章 以逸待勞:安裝Linux
2.1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2.1.1 硬件需求
2.1.2 光盤啟動安裝
2.2 安裝Linux
2.3 卸載Linux
2.4 登錄Red Hat Linux
2.4.1 圖形化登錄
2.4.2 遠程登錄
2.4.3 圖形化環(huán)境
2.5 小結
第3章 無中生有:文件和磁盤管理
3.1 Red Hat Linux文件系統(tǒng)入門
3.1.1 文件簡介
3.1.2 目錄簡介
3.1.3 文件系統(tǒng)的結構
3.2 文件的基本操作
3.2.1 新建和刪除文件
3.2.2 復制和移動文件
3.2.3 查看和創(chuàng)建文件
3.3 壓縮文件的生成及解壓縮
3.3.1 以zip命令創(chuàng)建.zip文件
3.3.2 以unzip命令進行.zip文件的解壓縮
3.3.3 gzip命令的使用
3.3.4 文件打包程序tar
3.3.5 以compress或uncompress處理.Z文件
3.3.6 圖形化界面下的壓縮與解壓縮
3.4 設置文件/目錄訪問權限
3.4.1 權限的意義
3.4.2 在圖形界面下改變文件/目錄的權限
3.4.3 使用chmod命令修改文件/目錄的訪問權限
3.4.4 使用命令chown改變文件/目錄的所有權
3.5 管理磁盤存儲器
3.5.1 查看系統(tǒng)磁盤使用情況
3.5.2 用戶磁盤空間管理
3.5.3 磁盤分區(qū)操作
3.5.4 優(yōu)化Linux系統(tǒng)硬盤
3.6 使用光盤
3.6.1 光盤驅動器的設備文件
3.6.2 掛載和卸載光盤
3.6.3 光驅的彈出與關閉
3.6.4 制作ISO文件
3.6.5 刻錄光盤
3.7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3.7.1 Linux文件系統(tǒng)的常用操作
3.7.2 Linux文件的壓縮包管理
3.7.3 本章知識點整理
3.8 小結
第2篇 Red Hat初步使用
第4章 隔岸觀火:系統(tǒng)管理初步
4.1 顯示設置
4.1.1 設置分辨率和色彩深度
4.1.2 設置桌面
4.2 硬件配置
4.2.1 配置聲卡
4.2.2 配置網(wǎng)卡
4.3 打印機的安裝、配置和管理
4.3.1 安裝、配置打印機
4.3.2 修改打印機配置
4.3.3 管理打印機
4.4 配置X Window及顯卡
4.5 常見硬件的檢測
4.5.1 中央處理器狀態(tài)的檢測
4.5.2 硬盤物理壞道的檢測
4.5.3 內存的檢測
4.6 設置用戶界面
4.6.1 KDE桌面系統(tǒng)組成
4.6.2 GNOME桌面系統(tǒng)
4.7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4.7.1 網(wǎng)絡打印機的安裝
4.7.2 Linux下的網(wǎng)卡配置
4.7.3 本章知識點綜合整理
4.8 小結
第5章 李代桃僵:網(wǎng)上沖浪
5.1 聯(lián)網(wǎng)設置
5.1.1 互聯(lián)網(wǎng)配置向導
5.1.2 撥號連接
5.1.3 ISDN連接
5.1.4 局域網(wǎng)連接
5.1.5 測試網(wǎng)絡連接
5.2 瀏覽網(wǎng)頁
5.2.1 使用Mozilla瀏覽器
5.2.2 使用Mozilla幫助內容
5.2.3 使用Mozilla快捷鍵
5.3 收發(fā)E-mail
5.3.1 結識KMail
5.3.2 KMail郵件處理功能
5.3.3 KMail聯(lián)系人
5.3.4 KMail垃圾郵件管理
5.4 下載工具
5.5 網(wǎng)上聊天
5.5.1 啟動Kopete
5.5.2 創(chuàng)建新用戶
5.6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5.6.1 QQ客戶端DEB格式安裝
5.6.2 QQ壓縮包安裝
5.6.3 直接使用WebQQ
5.6.4 本章知識點綜合整理
5.7 小結
第6章 借刀殺人:軟件包管理
6.1 RPM包管理
6.1.1 RPM軟件包的查詢
6.1.2 RPM軟件包的安裝
6.1.3 RPM軟件包安裝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6.1.4 RPM軟件包的卸載
6.1.5 RPM軟件包的升級
6.1.6 RPM軟件包的驗證
6.1.7 Red Hat Linux 的添加/刪除應用程序
6.2 RPM軟件包的密鑰管理
6.2.1 下載與安裝PGP
6.2.2 RPM使用PGP產生簽名所需的配置
6.2.3 配置RPM宏
6.2.4 RPM的PGP簽名選項
6.2.5 添加數(shù)字簽名
6.3 tar包管理
6.3.1 tar命令語法及參數(shù)選項
6.3.2 創(chuàng)建tar文件
6.3.3 顯示tar文件內容
6.3.4 向tar文件中添加一個文件
6.3.5 從tar文件中取出文件
6.4 Linux下常用的壓縮工具
6.4.1 gzip壓縮工具
6.4.2 zip/unzip命令
6.4.3 bzip2命令
6.5 本章知識點整理
6.6 小結
第3篇 Red Hat編程應用
第7章 連環(huán)計:Shell的使用
7.1 創(chuàng)建和執(zhí)行Shell程序
7.2 變量
7.2.1 給變量賦值
7.2.2 訪問變量
7.3 位置參數(shù)
7.4 內部變量
7.5 特殊字符
7.5.1 雙引號
7.5.2 單引號
7.5.3 反斜杠
7.5.4 反引號
7.6 表達式的比較
7.6.1 pdksh和bash環(huán)境下的表達式比較
7.6.2 tcsh環(huán)境下的表達式比較
7.7 循環(huán)語句
7.7.1 for語句
7.7.2 while循環(huán)語句
7.7.3 until語句
7.7.4 repeat語句
7.7.5 select語句
7.7.6 shift語句
7.8 條件語句
7.8.1 if語句
7.8.2 case語句
7.9 跳轉語句
7.9.1 break語句
7.9.2 exit 語句
7.10 函數(shù)
7.11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7.11.1 編寫Shell腳本的一般流程
7.11.2 Shell編程實例
7.11.3 本章知識點整理
7.12 小結
第8章 渾水摸魚:Linux下的編程
8.1 Linux下常用的開發(fā)工具
8.1.1 GCC
8.1.2 CVS
8.1.3 Perl
8.1.4 Linux上的Delphi――Kylix
8.2 Linux下的Vi文本編輯器
8.2.1 Vi編輯器介紹
8.2.2 啟動Vi編輯器
8.2.3 顯示Vi中的行號
8.2.4 光標移動操作
8.2.5 屏幕命令
8.2.6 文本插入命令
8.2.7 附加(append)命令
8.2.8 打開(open)命令
8.2.9 文本修改命令
8.2.10 退出Vi
8.3 Linux的C編譯器――GCC
8.3.1 GCC的編譯過程
8.3.2 GCC的基本用法和常用選項
8.3.3 使用gdb調試C程序
8.3.4 編寫Makefile文件
8.4 Linux下的PHP編程
8.4.1 PHP簡介
8.4.2 配置運行環(huán)境
8.4.3 一個簡單的PHP例子
8.5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8.5.1 Linux的C編譯器實戰(zhàn)
8.5.2 LAMP開發(fā)平臺環(huán)境搭建實戰(zhàn)
8.5.3 本章知識點整理
8.6 小結
第4篇 Red Hat高級管理
第9章 暗度陳倉:Linux 中的進程管理
9.1 Linux進程概述
9.2 Linux進程原理
9.2.1 Linux進程狀態(tài)
9.2.2 Linux進程工作模式
9.3 Linux守護進程介紹
9.3.1 守護進程簡介
9.3.2 重要守護進程介紹
9.3.3 創(chuàng)建自己的守護進程
9.4 啟動Linux進程
9.4.1 手工啟動
9.4.2 任務計劃―― at命令
9.4.3 在資源比較空閑的時候執(zhí)行命令―― batch命令
9.4.4 不斷重復執(zhí)行某些命令―― cron命令
9.4.5 操作cron后臺進程的表格―― crontab命令
9.5 進程的掛起及恢復
9.6 Linux進程管理
9.6.1 使用ps命令查看進程狀態(tài)
9.6.2 使用top命令查看進程狀態(tài)
9.6.3 使用kill命令終止進程
9.6.4 使用sleep命令暫停進程
9.7 進程文件系統(tǒng)PROC
9.8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9.8.1 系統(tǒng)設計
9.8.2 代碼實現(xiàn)
9.8.3 本章知識點整理
9.9 小結
第10章 樹上開花:Linux用戶與組管理
10.1 用戶文件和組文件
10.1.1 用戶賬戶文件―― passwd
10.1.2 用戶組賬號文件―― /etc/group
10.1.3 組賬號文件―― /etc/gshadow
10.1.4 使用pwck和grpck命令驗證用戶及組文件
10.2 管理用戶和用戶組
10.2.1 啟動Linux的用戶管理器
10.2.2 添加新用戶
10.2.3 編輯用戶屬性
10.2.4 創(chuàng)建用戶組
10.2.5 修改用戶組屬性
10.3 命令行界面下的用戶和組管理
10.3.1 使用useradd命令添加用戶
10.3.2 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戶信息
10.3.3 使用userdel命令刪除用戶
10.3.4 使用groupadd命令創(chuàng)建用戶組
10.3.5 使用groupmod命令修改用戶組屬性
10.3.6 使用groupdel命令刪除用戶組
10.4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10.4.1 以圖形界面對用戶賬號進行創(chuàng)建和維護
10.4.2 以文本模式對用戶賬號進行創(chuàng)建和維護
10.4.3 本章知識點整理
10.5 小結
第11章 金蟬脫殼:DNS服務器
11.1 域名原理簡介
11.1.1 DNS的組成
11.1.2 DNS的層次結構與域名分配
11.1.3 根域
11.1.4 頂級域
11.1.5 二級域
11.1.6 常見的域名服務器地址
11.2 DNS服務器的安裝和配置
11.2.1 獲取BIND所需的安裝文件
11.2.2 安裝DNS服務器
11.2.3 設置/etc/named.conf文件
11.2.4 主DNS服務器
11.2.5 配置解析區(qū)文件/var/named/127.0.0
11.2.6 配置/var/named/dodoknight.com.cn文件
11.2.7 配置/var/named/202.202.88文件
11.2.8 從DNS服務器
11.2.9 高速緩存DNS
11.3 DNS服務器的運行和測試
11.3.1 DNS服務器的運行
11.3.2 測試DNS服務器
11.4 域名服務器的安全和優(yōu)化
11.4.1 限制BIND運行于"虛擬"根環(huán)境下
11.4.2 區(qū)帶(Zone)轉移
11.4.3 允許查詢
11.4.4 轉發(fā)限制
11.4.5 域名服務器常見問題
11.5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11.5.1 基本要求
11.5.2 安裝
11.5.3 修改配置文件
11.5.4 輔助DNS服務器配置
11.5.5 日志
11.5.6 本章知識點整理
11.6 小結
第12章 瞞天過海:郵件服務器
12.1 郵件服務器Sendmail簡介
12.2 郵件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
12.2.1 安裝Sendmail
12.2.2 郵件服務器的編譯和優(yōu)化
12.2.3 啟動Sendmail服務系統(tǒng)
12.2.4 配置Sendmail
12.3 使用Sendmail服務器
12.3.1 建立電子郵件新賬號
12.3.2 設置別名
12.3.3 限制單個用戶郵件容量
12.3.4 收取郵件―― POP3服務器安裝
12.3.5 收取郵件―― 啟動POP3服務
12.3.6 保證Sendmail的安全
12.3.7 Sendmail管理工具
12.3.8 Sendmail用戶工具
12.4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12.4.1 服務器端的搭建
12.4.2 Sendmail服務安裝與配置
12.4.3 POP3和IMAP的安裝與配置
12.4.4 客戶端的搭建
12.4.5 本章知識點整理
12.5 小結
第13章 反客為主:FTP服務器
13.1 FTP服務器簡介
13.2 使用Vsftp服務器
13.2.1 安裝Vsftp服務器
13.2.2 編譯和安裝軟件
13.3 啟動和使用Vsftp服務器
13.3.1 xinetd啟動方式
13.3.2 命令行方式啟動
13.3.3 使用Vsftp服務器
13.4 配置Vsftp服務器
13.4.1 配置ftpaccess文件
13.4.2 配置ftphosts文件
13.4.3 配置ftpservers文件
13.4.4 配置ftpusers文件
13.4.5 配置ftpgroups文件
13.4.6 配置ftpconversions文件
13.5 服務器的運行和測試
13.5.1 FTP服務器的啟動
13.5.2 顯示FTP服務器在線人數(shù)信息
13.5.3 關閉FTP服務器
13.5.4 FTP內部命令
13.5.5 下載工具wget
13.6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13.6.1 安裝Vsftpd服務軟件
13.6.2 FTP常規(guī)配置應用案例一
13.6.3 FTP常規(guī)配置應用案例二
13.6.4 本章知識點整理
13.7 小結
第14章 空城計:WWW服務器配置
14.1 Apache的安裝和啟動
14.2 Apache的全局環(huán)境配置
14.3 Apache的主服務器配置
14.4 Apache的高級管理配置
14.4.1 訪問存取控制
14.4.2 設置Options命令
14.4.3 設置Allow Override命令
14.4.4 設置Order命令
14.4.5 設置Allow/Deny命令
14.4.6 用戶訪問控制
14.4.7 MIME類型
14.4.8 關于CGI腳本
14.5 使用SSI
14.5.1 編輯服務器配置文件開啟SSI
14.5.2 創(chuàng)建.htaccess文件啟動SSI
14.5.3 使用SSI
14.5.4 使用config命令
14.5.5 使用include命令
14.5.6 使用echo命令
14.5.7 使用fsize命令
14.5.8 使用flastmod命令
14.5.9 exec命令
14.6 虛擬主機
14.6.1 每個主機名用不同的守護進程來運行
14.6.2 用一個守護進程支持所有的虛擬主機
14.6.3 基于主機名的虛擬主機
14.7 管理日志文件
14.7.1 錯誤日志
14.7.2 訪問日志
14.8 Web服務器安全――SSL
14.9 圖形化配置工具
14.9.1 基本配置
14.9.2 配置虛擬主機
14.9.3 服務器配置及性能調整
14.10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14.10.1 構建測試環(huán)境
14.10.2 創(chuàng)建虛擬機
14.10.3 實例說明Apache Web服務器的配置
14.10.4 本章知識點整理
14.11 小結
第15章 假道伐虢:遠程登錄管理 ――Telnet與SSH
15.1 使用Telnet
15.1.1 Telnet登錄簡介
15.1.2 Telnet的工作原理
15.1.3 安裝和啟動Telnet
15.1.4 配置Telnet
15.1.5 Telnet的會話示例
15.2 使用SSH
15.2.1 SSH介紹
15.2.2 安裝與啟動SSH
15.2.3 簡單測試和使用SSH
15.2.4 配置"/etc/ssh/ssh_config"文件
15.2.5 配置"/etc/ssh/sshd_config"文件
15.2.6 SSH的密鑰管理
15.2.7 使用scp遠程復制文件
15.2.8 使用SSH設置"加密通道"
15.2.9 配置SSH的客戶端
15.2.10 配置SSH自動登錄
15.3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15.3.1 Linux SSH安全策略一:關閉無關端口
15.3.2 Linux SSH安全策略二:更改 SSH 端口
15.3.3 Linux SSH安全策略三:限制 IP 登錄
15.3.4 Linux SSH安全策略四:使用證書登錄 SSH
15.3.5 本章知識點整理
15.4 小結
第16章 盤龍吐信:Samba服務器配置
16.1 Samba服務器簡介及安裝
16.1.1 Samba的工作原理
16.1.2 Samba服務器的功能
16.1.3 SMB協(xié)議
16.1.4 安裝Samba
16.2 啟動及關閉Samba服務器
16.2.1 Samba的命令行啟動和關閉
16.2.2 在System Services中啟動和關閉Samba服務
16.2.3 簡單測試Samba服務器
16.3 配置Samba服務器的用戶信息
16.3.1 創(chuàng)建服務器待認證用戶
16.3.2 將用戶信息轉換為Samba用戶信息
16.3.3 用戶轉換
16.3.4 Samba服務器和主瀏覽器
16.4 smb.conf配置文件實例詳解
16.4.1 設置工作組
16.4.2 設置共享Linux賬戶主目錄
16.4.3 設置公用共享目錄
16.4.4 設置一般共享目錄
16.4.5 設置共享打印機
16.4.6 打印機配置相關問題
16.5 一個完整的smb.conf文件實例
16.5.1 global段
16.5.2 homes段
16.5.3 printers段
16.5.4 public段
16.5.5 一般共享段
16.5.6 smb.conf文件的更多例子
16.5.7 該配置在Windows系統(tǒng)下的顯示結果
16.6 smb.conf中的選項和特定約定
16.7 測試Samba服務器
16.8 Linux和Windows文件互訪
16.8.1 Windows客戶使用Linux系統(tǒng)共享文件
16.8.2 用smbclient工具訪問局域網(wǎng)上的Windows系統(tǒng)
16.8.3 用smbclient工具訪問局域網(wǎng)上的其他系統(tǒng)
16.8.4 用LinNeighborhood訪問局域網(wǎng)上其他系統(tǒng)的共享文件
16.9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16.9.1 Samba企業(yè)實戰(zhàn)與應用
16.9.2 需求分析
16.9.3 解決方案
16.9.4 Samba排錯
16.9.5 本章知識點整理
16.10 小結
第17章 霸王舉旗:Proxy服務器配置
17.1 Proxy服務器原理簡介
17.2 Squid簡介
17.3 安裝和啟動Squid Server
17.3.1 安裝Squid Server
17.3.2 啟動和關閉Squid Server
17.4 在客戶端使用Squid Server
17.4.1 在IE瀏覽器中設置
17.4.2 在Linux瀏覽器中設置
17.5 配置Squid Server
17.5.1 配置Squid Server的基本參數(shù)
17.5.2 配置Squid Server的訪問控制
17.5.3 配置Squid Server的簡單實例
17.6 配置基于Squid的透明代理
17.6.1 Linux內核的相關配置
17.6.2 Squid的相關配置選項
17.6.3 iptables的相關配置
17.7 配置多級緩存改善Proxy服務器的性能
17.7.1 多級緩存(Cache)簡介
17.7.2 配置多級緩存
17.8 Squid日志管理
17.8.1 配置文件中有關日志的選項
17.8.2 日志管理主文件―― accesss.conf
17.9 使用Webalizer對Squid進行流量分析
17.9.1 Webalizer的特點
17.9.2 安裝Webalizer
17.9.3 配置Webalizer
17.9.4 使用Webalizer
17.10 小結
第18章 蛟龍攪浪:數(shù)據(jù)庫服務器
18.1 Linux下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簡介
18.2 MySQL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簡介
18.3 MySQL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的安裝
18.3.1 基于源代碼包的MySQL安裝
18.3.2 基于RPM包的MySQL安裝
18.3.3 在Red Hat Linux 9添加/刪除程序中安裝MySQL
18.4 啟動MySQL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
18.4.1 建立MySQL的用戶組和用戶名
18.4.2 建立MySQL的軟鏈接
18.4.3 設置用戶訪問權限
18.4.4 啟動MySQL
18.5 MySQL常用操作
18.5.1 連接MySQL服務器
18.5.2 退出MySQL服務器
18.5.3 密碼管理
18.5.4 增加新用戶
18.5.5 命令分行
18.5.6 命令歷史記錄
18.5.7 顯示數(shù)據(jù)庫列表
18.5.8 顯示數(shù)據(jù)庫中的數(shù)據(jù)表
18.5.9 顯示數(shù)據(jù)表的表結構
18.5.10 新建數(shù)據(jù)庫
18.5.11 新建數(shù)據(jù)庫表
18.5.12 刪除庫和表
18.5.13 將表中的記錄清空
18.5.14 顯示表中的記錄
18.5.15 向表中插入記錄
18.5.16 MySQL數(shù)據(jù)導入和備份
18.6 在程序中操作MySQL數(shù)據(jù)庫
18.7 安裝Oracle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
18.7.1 安裝Oracle10g的硬件條件
18.7.2 下載Oracle10g的安裝文件
18.7.3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18.7.4 安裝Oracle
18.8 測試Oracle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
18.8.1 使用svrmgrl測試安裝是否成功
18.8.2 使用sql*plus測試安裝是否成功
18.9 設置Oracle服務自動啟動
18.10 操作Oracle數(shù)據(jù)庫
18.10.1 創(chuàng)建表空間和創(chuàng)建用戶
18.10.2 刪除用戶
18.10.3 修改用戶密碼
18.10.4 數(shù)據(jù)導出
18.10.5 數(shù)據(jù)導入
18.10.6 其他數(shù)據(jù)操作
18.11 在程序中操作Oracle數(shù)據(jù)庫
18.11.1 用C語言操作Oracle數(shù)據(jù)庫
18.11.2 用PHP語言訪問Oracle數(shù)據(jù)庫
18.12 本章知識點綜合應用
18.12.1 C語言操作MySQL
18.12.2 C語言操作Oracle
18.12.3 本章知識點整理
18.13 小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