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警匪、犯罪類影視作品豐富著當前人們的文化生活。隨著偵探小說和影視的繁榮,越來越多的人熟悉了偵探和偵查活動。西方文學中的福爾摩斯、波洛等名偵探們被眾多粉絲追捧長達一個多世紀,日本漫畫片《名偵探柯南》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的眼球。而今,《CSI》等美劇創(chuàng)下了收視率的新高,《包青天》、《大宋提刑官》等影視作品熱播不衰,普通人越來越多地知曉了包拯、宋慈,了解了DNA破案、測謊、骨齡測定、痕跡追蹤等偵查知識。但這些影視作品追求文學上、視角上的效果,“看上去很美”的同時,忽視——甚至無視——偵查的真實規(guī)律,偏重于展現(xiàn)玄之又玄的偵查推理,偏愛于表現(xiàn)神乎其神的偵查直覺,營造了“無往不利”、“無案不破”的偵探高手形象,也廣泛地造成了公眾對刑事司法實踐中偵查人員和偵查工作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