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區(qū)域規(guī)劃、城鄉(xiāng)規(guī)劃城市邊緣區(qū)空間生產與土地利用沖突研究

城市邊緣區(qū)空間生產與土地利用沖突研究

城市邊緣區(qū)空間生產與土地利用沖突研究

定 價:¥66.00

作 者: 馬學廣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城市規(guī)劃、城市設計 建筑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241226 出版時間: 2014-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95 字數:  

內容簡介

  從國際城市研究相關領域的發(fā)展趨向看,學者們的研究焦點逐漸從對城市空間結構、形態(tài)與功能的研究轉向其背后的政治經濟多元動力的研究,城市空間生產以及城市空間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已經發(fā)展成為一個方興未艾的,包括地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新興研究領域。《中國土地與住房研究叢書:城市邊緣區(qū)空間生產與土地利用沖突研究》以時間為經,以空間為緯,以城市空間政治經濟學理論為指導,以政府、企業(yè)、社區(qū)組織間的社會互動為線索,探討制度變遷與生產方式變革背景下的城市空間生產過程,以及城市空間生產過程中社會行動者基于土地利用的各種社會沖突及其整合機制。書中以廣州市海珠區(qū)為例,通過對建國前、建國后至改革開放前以及轉型時期三個時段城市空間生產過程、生產機制、土地利用沖突的類型、沖突治理機制的研究,探索意識形態(tài)、制度規(guī)則、社會構成、經濟結構等要素對城市空間生產的影響,探索政府、企業(yè)、社區(qū)組織自身角色職能的嬗變以及相互關系轉變對城市空間的影響。同時,從社會-空間辯證統(tǒng)一的觀點出發(fā),探索城市空間的擴張與重構等物質景觀變遷對社會結構以及社會成員關系的反作用。《中國土地與住房研究叢書:城市邊緣區(qū)空間生產與土地利用沖突研究》適合人文地理學、城市與區(qū)域規(guī)劃、土地資源管理等學科的科研工作者,相關專業(yè)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城市規(guī)劃、城市開發(fā)及城市管理實務從業(yè)人員,以及對城市土地利用問題、城市研究和城市規(guī)劃等感興趣的其他社會各界人士等。

作者簡介

  馬學廣,中山大學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后,英國卡迪夫大學訪問學者,中國海洋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空間社會學、城市地理學和土地資源管理等

圖書目錄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設計
第二章 國內外研究進展述評
2.1 國外城市空間的社會生產研究
2.2 國外土地利用沖突管理的機制與策略
2.3 國內城市空間的政治經濟學考察
2.4 國內土地利用,中突管理的機制與策略
2.5 小結
第三章 城市空間政治經濟學理論與方法
3.1 城市政治經濟學的主要分支
3.2 城市空間的政治經濟學考察
3.3 權力空間與空間中的權力運作
3.4 國家與社會互動理論
3.5 城市與地方治理理論
3.6 城市空間政治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總結
第四章 近代城市空間的社會生產
4.1 晚清時期城市空間的社會生產
4.2 民國時期城市空間的社會生產
4.3 近代城市空間生產的總結
第五章 計劃經濟時期城市空間的社會生產
5.1 社會主義城市空間生產的制度建構
5.2 社會主義城市空間生產的主要特點
5.3 社會主義城市空間生產的機制與模式
5.4 社會主義城市空間生產的價值與局限
第六章 轉型時期城市空間的社會生產
6.1 轉型期的城市政治經濟體制轉型
6.2 政府主導下城市空間的社會生產
6.3 市場主導下城市空間的社會生產
6.4 社區(qū)主導下城市空間的社會生產
6.5 城市空間的社會生產的運作機制
6.6 轉型時期城市空間社會生產的理論總結
第七章 城市空間社會生產進程中的土地利用沖突
7.1 城市建成環(huán)境空間重構的土地利用沖突
7.2 城市生態(tài)空間建構中的土地利用沖突
7.3 城市流通空間擴展中的區(qū)位沖突
7.4 城市邊緣區(qū)社會一空間轉型中的征地沖突
7.5 城市空間社會生產視角下的土地利用沖突
第八章 土地利用沖突的治理與整合
8.1 土地利用沖突的影響因素
8.2 土地利用沖突的協同治理機制
8.3 土地利用沖突的社會整合機制
8.4 土地利用沖突的空間整合機制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