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2015年MBA、MPA、MPAcc管理類聯(lián)考邏輯零基礎高分輔導

2015年MBA、MPA、MPAcc管理類聯(lián)考邏輯零基礎高分輔導

2015年MBA、MPA、MPAcc管理類聯(lián)考邏輯零基礎高分輔導

定 價:¥39.00

作 者: 陳慕澤 編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MBA/MPA/MPACC 考試

ISBN: 9787111462811 出版時間: 2014-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2015年MBA、MPA、MPAcc管理類聯(lián)考邏輯零基礎高分輔導》是為未經(jīng)任何邏輯知識專門訓練,即所謂零基礎的考生提供的綜合能力邏輯測試考前輔導用書。編者是這一領域的資深專家,在對歷年真題進行詳盡分析的基礎上,努力培養(yǎng)考生的日常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注重各類邏輯試題解題技巧的應用,幫助考生切實提高解題能力。

作者簡介

暫缺《2015年MBA、MPA、MPAcc管理類聯(lián)考邏輯零基礎高分輔導》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綜合能力邏輯測試的特點和試題基本分類1
第一節(jié) 綜合能力邏輯測試的特點1
第二節(jié) 綜合能力邏輯試題的基本分類3
一、邏輯試題恰當分類的意義3
二、什么是(純)知識型邏輯試題以及為什么綜合能力考試不測試此類試題4
三、什么是“(知識)強相關”型邏輯試題5
四、什么是“(知識)弱相關”型邏輯試題7
五、“強相關”與“弱相關”型試題的共同之處和區(qū)別8
六、什么是“獨立能力型”邏輯試題9
七、A類和B類:綜合能力邏輯試題的基本分類和不同的應對方略11
附錄1A 近五年MBA邏輯真題類與型的數(shù)目與比例統(tǒng)計13
第二章 如何應對B類題18
第一節(jié) 強相關邏輯知識要點18
一、連接詞:“非”、“且”、“或”(“要么……要么”)、“則”18
二、條件關系20
(一)充分和必要20
(二)條件關系的四種情況21
(三)條件關系的日常語言表達22
(四)用“→”表達(充分、必要)條件關系23
(五)逆否式23
(六)“除非……否則”的準確刻畫24
(七)綜合樣題27
三、四個重要的等值公式28
(一)公式的等值28
(二)德摩根律29
(三)條件關系的否定30
(四)“或”與“則”的等值置換33
(五)綜合樣題35
四、命題推理的基本規(guī)則36
(一)“→”:“則”的推理規(guī)則36
(二)“∨”:“或”的推理規(guī)則40
(三)“要么……要么”的推理規(guī)則42
(四)二難推理43
(五)綜合樣題45
五、對當關系和對偶關系51
(一)直言命題對當關系51
(二)模態(tài)對當關系55
(三)算子、量詞的對偶和否定56
(四)綜合樣題60
第二節(jié) 強相關知識點在應試中的綜合運用63
第三章 如何應對A類題78
第一節(jié) 綜合能力邏輯應試要關注的若干要點78
一、試題結構78
二、試題難度80
三、快速準確地閱讀和理解題干83
(一)區(qū)分相干信息和不相干信息84
(二)抓住關鍵信息85
(三)抓住關鍵概念86
(四)簡約概括88
(五)帶著問題讀題干90
四、如何應對干擾項91
五、如何理解“如果為真”94
六、“能”和“最能”95
七、選擇與排除98
八、解題之扣102
九、重復出現(xiàn)的考點103
十、若干解題要領104
十一、綜合能力邏輯考試的命題依據(jù)105
第二節(jié) 綜合能力邏輯測試的七種題型及其應對106
一、論證辨析106
(一)相關知識點107
什么是推理107
形式推理和非形式推理109
反例:形式推理無效性的判定111
什么是論證112
(二)什么與評價一個論證相關114
(三)如何確定一個論證的假設116
(四)如何加強一個論證120
(五)如何削弱(質疑)一個論證122
二、語義辨析126
(一)理解126
(二)概括128
(三)評價131
(四)解釋132
(五)識別134
(六)確定爭論焦點136
(七)核對141
(八)綜合樣題143
三、邏輯推斷147
(一)直接推斷148
(二)復雜推斷151
(三)分析性推理153
四、謬誤辨析159
(一)相關知識點159
概念的內涵和外延159
概念的定義和劃分159
歐拉圖方法162
類和集合體167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168
預設172
(二)定義不當173
(三)混淆概念174
(四)自相矛盾177
(五)不當兩不可177
(六)非黑即白178
(七)訴諸無知179
(八)以偏概全180
(九)不當類比181
(十)集合體誤用182
(十一)強置因果184
(十二)倒置因果184
(十三)樣本不當186
(十四)循環(huán)論證186
(十五)形式謬誤187
五、類比辨析189
(一)類比評價189
(二)確定類比對象190
(三)結構和方法類比192
(四)謬誤類比196
(五)自涉和互涉197
六、數(shù)字比例198
七、因果關系205
(一)求因果五法205
(二)樣題分析20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