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造 溫州
02守望鄉(xiāng)愁:賀州鄉(xiāng)土文化教…
03重慶文化研究 癸卯夏
04地方文化研究輯刊(第二十…
05廣西歷代名人叢書(第一輯…
06浙江文史記憶 路橋卷
07來自鐵路的二十四封郵件
08皖籍思想家文庫 嵇康卷
09新時代名人故居的智慧與力…
10中華源河南故事 中原糧谷…
李燕 羅日明
我們的姓氏是怎么來的?每一個大姓都是從什么地方起源的?姓的分布與歷史有什…
可購
我國悠久的歷史造就了浩瀚多彩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而作為傳統(tǒng)文化重要載體的典籍…
蒙學是對我國傳統(tǒng)幼兒啟蒙教育的統(tǒng)稱,其目標是培養(yǎng)兒童識字和書寫的基本能力…
家訓也叫家戒、家范、家約、庭訓等,是指家庭中的長輩對子孫后代立身處世、持…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通過嚴格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
陸羽 著,劉峰,樓宇烈
全書分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
張偉
《中國文化論衡》是山東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旨在傾力打造中國文化研究…
謝梅 汪靜泉
本書囊括了彝族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內容涉及文學、音樂、美術、書法…
本書囊括了羌族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內容涉及文學、音樂、美術、書法…
本書囊括了藏族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內容涉及文學、音樂、美術、書法…
汪榕
.民間工藝是民眾智慧的結晶,隨著現代化進程加快,機械技術廣泛應用,消費市…
常麗霞 著
藏族生態(tài)習慣法文化作為中華生態(tài)文明和中華法文化形態(tài)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蘊…
龐進 主編
中華龍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影響廣泛,本書立足中華文化,以高雅與通俗、…
肖遠平,柴立,王偉杰,王月月,李霞
本書以“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性保護”為主題,收…
云南大學文學院
本套叢書以1958年、1962年、1963年、1981年、1983年五次大規(guī)模云南民族民間文…
陳丹
書稿第一章討論了游戲的基本理論,并探究了古代典籍中隱含的游戲觀。第二章討…
黎煉,黎學銳
賓陽炮龍節(jié)是流行于廣西南寧市賓陽縣賓州鎮(zhèn)一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漢族、壯族文化…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韓鏡清北大聽課筆記》是他1932年在北大上課時的筆記。筆記主要分為中國通史…
楊東甫
由南寧師范大學文學院楊東甫教授編著的《廣西歷代美文》一書,精選從漢代至清…
黃偉林
廣西以山水享譽中外,棲居于青山綠水間的十二個世居民族風情獨特,人與自然通…
李斯穎
《布洛陀》是一部古老而宏偉的創(chuàng)世史詩,唱誦天地日月形成、人類起源及遠古人…
李慧 李斯穎
本書全面介紹并分析了廣西各民族中表現形式獨特的多種口頭文學,如神話、民間…
過竹
坡會是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極具特色的年節(jié)文化盛會,于每年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七…
陳鈺文 韋蘇文
認識民間游藝,品味文化廣西。廣西文聯(lián)副主席韋蘇文與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
呂紅軍 等
作者圍繞留守婦女兒童教育脫貧工作面臨的困境、提升留守婦女兒童生活質量的策…
叢斌,黃瑞亭
本書在梳理大量文獻基礎上,詳細介紹了中國古代各個朝代(先秦、秦、漢、唐、…
郭愛平, 吳曉偉
本書以內蒙古飲食文化研究為起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視角,研究內蒙…
黃炎藩
該書細述了潮繡一千余年發(fā)展史,詳盡收錄潮繡五大主要品種與五大衍生品種、一…
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29輯),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核心刊物…
潘魯生、邱運華
天長歷史悠久,考古發(fā)現,早在五萬年前就有人居住。唐太和元年已稱天長鎮(zhèn)。天…
首都圖書館
《北京民俗影像》是以北京老照片為主題的出版物。首都圖書館藏有老照片數萬張…
贠琰
本書為學術專著,以通識性、跨學科、全球史的角度,對古代亞洲射藝文化進行全…
谷子瑞
本書立足田野現實和文獻資料,以組織形式和演出模式為主線,梳理定縣秧歌百年…
項楚
本書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編纂的系列論文集,…
蕭放主編
本書是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前沿研究課程系列演講合集,共分為5個篇章,分別圍…
李德英、余劍秋、劉凡、王華
本書是研究近代成都平原鄉(xiāng)村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與變遷的學術專著。該書以成都…
徐贛麗,滕璐陽
本書是對手工藝在當代都市語境下的傳承走向即其新變的考察和思考。本書較為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