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南史(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
02高句麗渤海壁畫墓研究譯文…
03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
04歸葬:三至六世紀士族個體…
05中國史學的考析與評判
06子其艱貞:晚年章太炎
07張海鵬精選集
08簡明濰坊通史
09嚴復經典語錄
10中國近代法制史料(全10冊…
羅軍風 著
在工作多年之后,我有幸繼續(xù)我的求學之旅,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攻讀…
可購
禹堅白 編著
《躍起作龍鳴:禹之謨史料》內容主要包括傳記、禹之謨傳、禹之謨傳、禹之謨傳…
薛駒 著
《歷史的回顧與現(xiàn)實的思考》寫的是: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作為浙江改革開放…
劉夫德 著
在古代傳說中,盤古是“開天辟地”的巨人神,又是“首出御世”的圣王,“自從…
吳式求 著
享有“古語活化石”盛譽的慶元方言,是一宗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她不章是慶元…
(清)潘仕成 著
《海山仙館叢書(1-20)(套裝共20冊)》是潘仕成輯的一部大型綜合性舊書。潘…
金觀濤 著
《探索現(xiàn)代社會的起源》共講述了有十四節(jié)的內容,分別是從馬克思到韋伯、現(xiàn)代…
顧頡剛 等主編
《禹貢(半月刊)(套裝全11冊)》內容主要包括:《禹貢(半月刊)(1)》、…
劉馨 著
何炳松是我國近代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出版家。何炳松的學術貢獻主要在歷史…
張維,王希隆 著
《還讀我書樓文存》是近代甘肅著名學者張維先生(1890-1950)的文集。張維先…
魯迅 著
本書包含《中國小說史略》和《漢文學史綱要》兩個部分?!吨袊≌f史略》是部…
《海山仙館叢書(21-40)(套裝共20冊)》是潘仕成輯的一部大型綜合性舊書?!?/p>
傅斯年 著,楊佩昌 整理
傅斯年是“五四運動”積極的參加者,在現(xiàn)有的那張北大學生游行的經典照片中,…
文史哲編輯部 編
《文史哲》雜志創(chuàng)辦于1951年5月,起初是同人雜志,自辦發(fā)行,山東大學文史兩…
《王永興先生紀念文集》編委會 編
本文集是對王先生人生價值和學術成就的高度肯定和褒揚。盡管先生一生坎坷,盡…
郭德宏 著
《探尋歷史的真相:郭德宏史論集》是從作者發(fā)表的270多篇文章中精選出來的,…
許海杰 編
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最先靠漁獵采集為生,后來,人們掌握了種植…
于東 著
《歷史發(fā)展中的周期率問題研究》把歷史周期率置于階級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和當…
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研究所 編
上海圖書館主要依托自身豐富的館藏,對未刊的文獻資料進行標點整理,每年一輯…
吳銘能 著
以第一手未曾公開發(fā)表的檔案書信文稿為主,勾勒如梁啟超、陳獨秀、雷震等人的…
汪高鑫 著
中國史學史研究的深化,中外史學比較以及民族文化特點的理解,都要求我們把史…
黃冬敏 著
理性主義史學及其所闡釋的政治、倫理、宗教問題是組成西方社會機構、制度的基…
周新國 著
本書作者現(xiàn)為揚州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近代史的教學與研究,…
李小樹 著
《中華史學三千年史》所要呈現(xiàn)給讀者的是作為一個偉大民族天才創(chuàng)造與智慧結晶…
(法)勒高夫 著,方仁杰,倪復生 譯
記憶在社會界、文化界和學術界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對歷史編纂的基本形式產…
鄧小南 著
《朗潤學史叢稿》收錄了鄧小南教授史學論文一一十三篇、回憶文章一篇。文章涉…
朱佳木 主編
當代中國研究所于1990年6月經中共中央批準成立,至今已走過20年。20年來,當…
羅布 著
《甘丹頗章時期西藏地方史宗論·以十三世達賴喇嘛新政改革為中心(藏文版…
陳梧桐 著
《散葉集》是由著名歷史學家陳梧桐教授撰著的史學文集,最近由河北大學出版社…
周一良 著
《魏晉南北朝史論集》作者以魏晉南北朝史名家?!段簳x南北朝史論集》收入了作…
張博泉 著
《甫白文存》所稱“歐亞”(Eurasia)是指內陸歐亞,這是一個地理概念。其范…
劉超英 編
《昆山紅十字運動發(fā)展史》通過大量史實,再現(xiàn)了昆山紅十字運動發(fā)展演進的歷史…
饒淑瑩,馮紹雷 著
《轉型時代的帝國研究》介紹帝國作為一種歷史現(xiàn)象,在人類歷史上發(fā)揮了非常重…
宋志英 著
《研究文獻輯刊(套裝共10冊)》為《先秦典籍研究文獻叢刊》系列之一,將歷代…
(美)戈德斯通 著,關永強 譯
在本書中,歷史社會學家杰克·戈德斯通對為什么歐洲能夠在全世界范圍內率…
嚴立賢 著
《現(xiàn)代化模式與近代以來中國歷史進程》從社會發(fā)展道路的角度,將近代中國的現(xiàn)…
(清)張爾田 著
史微要旨表詮、序、題辭、凡例、重定內篇目錄敘、史微卷第一、原史、史學附史…
何順果 著
《三維集:歷史理論、資本主義和美國史研究》主要涉及三個領域或層次:一是歷…
韓永利 著
“珞珈史學文庫”是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師學術研究成果的結集。第一批推出的是…
常秉義,常松 著
《六十四卦與歷史:歷史中的大智慧》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解經之作,而是先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