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簡明濰坊通史
02敦煌日月:出土天文歷法文…
03史記這么讀才有趣:鄭國崛…
04人文論叢 禮學與制度特輯…
05史記人物五十講
06知宋·宋代之儒學
07《孫子兵法》與戰(zhàn)爭謀略
08講透資治通鑒25
09史記這么讀才有趣·西…
10明代特務政治
馬平安 著
本書從探討孔學與儒學開篇,探究《論語》的夫子大道,解析《易傳》與《春秋》…
可購
本書從探討各種領導者類型開篇,探究各種人物的領導智慧,通過《論語》《老子…
本書從法家的緣起談起,進而總結了法家的傳統(tǒng)、特征、師承,以及先秦法家對中…
本書從神話傳說中的黃帝文化探源,到先秦諸子中的黃帝文化闡述,再到兩漢對黃…
周少川,史麗君 著
全書主體內容分為6章,包括緒論、結語,共有8個部分。陳垣的史學思想非常豐富…
丁萬明 著
從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相繼登上秦國的王位、呂不韋成為秦國的相國…
辛德勇
書中內容涉及讀書、讀史、學科發(fā)展以及追憶故人舊事。其中,《談談怎樣學歷史…
任大援 著
《華裔學志》1935年創(chuàng)立于北京輔仁大學,經歷了中國、日本、美國、德國四個時…
閻純德 著
本書是一部內容涉及國內外漢學研究、海外漢學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集,是國內外…
胡美 著
本書嘗試在搜集現有歷史文獻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對毛塔援助項目現場的調研和訪…
[俄羅斯] 噶邦福 著,馬少甫 譯
《歷史綜合法》為華東師范大學李孝遷主編之“中國近代史學文獻叢刊”之一,由…
馬新 著
《中國古代村落形態(tài)研究》對中國古代村落的產生、早期村落的形態(tài)、村落形態(tài)的…
[清] 宋起鳳 著
《稗說》抄本是目前海內外僅存的珍貴中國古籍?!栋拚f》的作者宋起鳳,字來儀…
錢穆 著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共三編八冊,匯集了作者六十年來討論中國歷代學術思想…
胡繩武
有關立憲運動的史料相當豐富,內容廣泛。它包含一歷史檔案館與全國各地檔案館…
張生 著
為回應當前頗受關注的史學研究“碎片化”討論,作者從自身對史學研究范式理解…
李欣然
近代擊敗中國的西方,起初引起中國人的反思,是他們的器械精良、武力強大。而…
[宋] 蘇軾 著,夏華 等 譯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學*…
[清] 王國維 著,夏華 等 譯
《人間詞話》發(fā)表于1908年,屬于文藝批評類著作。王國維先生運用了傳統(tǒng)的詩話…
[唐] 李白 著,夏華 等 譯
李白,字太白,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尊稱為“詩仙”,開啟唐代…
[明] 陳繼儒 著,夏華 等 譯
《小窗幽記》與《菜根譚》《圍爐夜話》被世人并稱為中國修身養(yǎng)性的三大奇書?!?/p>
周文玖 著
《民國時期中外史學交流/“通古察今”系列叢書》在過去成果的基礎上,從國別…
張國剛 著
本書以“大唐氣象”的呈現為旨趣,分別從制度、家庭和社會等領域對唐代歷史和…
李健勝
2019年7月,“西北早期區(qū)域史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先秦史學會第十一屆年會”在青…
孟志平 著
鄭光祖,約生于蒙古世祖皇帝忽必烈至元初年(公元1264年),卒年不祥。字德輝…
崔濟哲 著
作者從歷史中2000余名帝王中選出最有爭議最有說法最有“定論”的二十幾位帝王…
辛德勇 著
全書主要圍繞兩方面內容:第一,針對新近發(fā)現的重要石刻史料《燕然山銘》,從…
陳瑩雪,李隆國 著
本書以古代中世紀歐洲原始史料的翻譯匯編為主,以少量研究論文和書評為輔。翻…
[日] 柳田國男 著,[日] 西村真志葉 譯
《桃太郎的誕生》,收錄了圍繞9篇論文及若干小篇。桃太郎是中國80后最熟悉的…
唐克揚 著
從皇家廢園到莘莘學子夢想之地,北京大學校園的前身經歷了怎樣的建造過程?未…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護…
櫟陽瓦當,是秦人瓦當藝術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從秦都雍城瓦當到咸陽瓦當的演變研…
周立剛 著
《舉箸觀史:東周到漢代中原先民食譜研究》以人骨和動物骨骼的穩(wěn)定碳氮同位素…
暫缺作者
該書輯錄了漢代到民國的210多種史籍、碑文和詩歌,共20余萬字。內容包括哀牢…
郭院林 著
《左傳》鴻文巨制,眾經無出其右。如無《左傳》,《春秋》之學如射覆,古史研…
焦培民 著
《歷史理論與學術規(guī)范》適用對象為歷史專業(yè)本科生與研究生,是“學術論文寫作…
汪林 著
《英雄模范共產黨員故事匯:王杰》系《英雄模范共產黨員故事匯》叢書之一,記…
賈鵬濤,王東,李孝遷 編
本書為“中國近代史學文獻叢刊”之一種。本書搜集史學理論與史學史著作方面的…
尤學工,王東,李孝遷 編
《歷史教育論》收錄不同學派學者關于歷史教育的論文,全面展現了中國近代歷史…
陳恭祿 著,裘陳江 編
陳恭祿作為近代著名歷史學家,其著作影響甚大,近年不斷被再版翻印,其主要著…
劉安志
作者以敦煌吐魯番文獻、墓葬出土文書和墓志、日本古抄本等資料為切入點,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