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法定犯理論與實踐

法定犯理論與實踐

法定犯理論與實踐

定 價:¥32.00

作 者: 譚兆強 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08118973 出版時間: 2013-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法定犯理論與實踐》這本學術專著是在譚兆強博士的同名博士畢業(yè)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的?!斗ǘǚ咐碚撆c實踐》的創(chuàng)新之處是在研究方法上,充分運用了北京大學儲槐植教授提出的刑事一體化思想的方法論。作者在刑法學之前的犯罪學中闡述法定犯提出的歷史背景和主要內(nèi)容;在刑法學之中辨析法定犯與行政犯的異同和法定犯的違法性意識以及法定犯的犯罪形態(tài);在刑法之外研究法定犯的刑法分則規(guī)范因罪狀的不同與外部前置性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不同關系及法律適用問題;在刑法之上研究法定犯的犯罪和刑罰等立法問題,實現(xiàn)法定犯刑法立法的科學性。作者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經(jīng)過分析論證后提出,法定犯與行政犯之間雖存在共性,但兩者在法律淵源、行為性質(zhì)、內(nèi)涵外延、刑法總則的指導作用等方面更存在差異;在司法實踐中,要根據(jù)罪狀的不同,解決前置性行政法律規(guī)范與刑法分則規(guī)范對法定犯的犯罪構成要件和構成要件要素規(guī)定的不一致的法律適用問題;在法定犯故意與違法性意識關系上,要堅持“責任說”,將違法性意識與故意分開,明確違法性意識是與故意并列的責任本身的要素;對法定犯各種犯罪形態(tài)的司法認定,既要遵循各種犯罪形態(tài)的基本理論,又要堅持法定犯的自身特點。刑法是一門實踐性相當強的應用型學科,《法定犯理論與實踐》的獨特之處是理論結合實踐?!斗ǘǚ咐碚撆c實踐》結合我國實際來研究法定犯理論,聯(lián)系我國刑事立法與司法實踐來研究法定犯理論。在理論上,作者提出要走出法定犯與行政犯等同說的誤區(qū);在立法上,作者提出要以刑事立法謙抑原則為視角,審視我國法定犯立法的犯罪化與非犯罪化問題;在實踐上,作者對涉及打擊行政犯與法定犯相銜接的行政執(zhí)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問題,提出要從程序、證據(jù)和立法三方面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作者對法定犯從宏觀到微觀、從立法到司法、從理論到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給予了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對于完善我國刑法理論、指導刑法立法和刑事司法都具有一定的價值。綜觀《法定犯理論與實踐》全書,內(nèi)容翔實、結構嚴謹、論證嚴密、觀點鮮明,作者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富有新意;并達到了相當?shù)纳疃?,表現(xiàn)出其具有較高的科研能力和較強的文字素養(yǎng)。

作者簡介

  譚兆強,男,漢族,1971年出生,江西南昌人,廣東省珠海市委政法委執(zhí)法監(jiān)督室主任,1995年、2004年、2012年分別在華東政法學院、武漢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法律碩士、法學博上學位。在《法學》、《法律適用》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曾參與《體系刑法學》、《民事執(zhí)行策略與方法》等書的撰寫。曾獲得珠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論文類三等獎,調(diào)研報告類二等獎,廣東省法學會(廣東省刑法學研究會2011年學術會議)論文一等獎。

圖書目錄

總序

導言
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二、我國對法定犯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與不足
三、研究的視角與方法
四、本書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第一章 法定犯基礎理論
第一節(jié) 法定犯產(chǎn)生淵源
一、歷史淵源
二、產(chǎn)生背景
第二節(jié) 法定犯與自然犯
一、主要內(nèi)容
二、劃分界限l
三、兩者關系
第三節(jié) 法定犯概念與特征
一、法定犯概念
二、法定犯特征
第四節(jié) 法定犯刑法價值
一、法定犯刑法價值主要觀點
二、法定犯與刑法理論
三、法定犯與刑法立法
四、法定犯與刑事司法
第二章 法定犯與行政犯
第一節(jié) 走出法定犯與行政犯等同說的誤區(qū)
一、曲解:法定犯與行政犯等同:我國刑法理論的通說
二、追根溯源:行政犯理論與立法
三、曲解的形成
四、正本清源:法定犯與行政犯之間存在刑事不法與
第三章 行政不法之本質(zhì)區(qū)別
第二節(jié) 法定犯與行政犯差異辨析
一、歷史淵源不同
二、法律淵源不同
三、行為性質(zhì)不同
四、內(nèi)涵外延不同
五、刑法總則適用不同
第三節(jié) 法定犯與行政犯銜接辨析
一、兩者的共性
二、兩者銜接的現(xiàn)實必要性
三、兩者銜接的切實可行性
四、兩者的銜接機制
第四節(jié) 法定犯立法謙抑原則
一、刑事立法謙抑原則
二、謙抑原則立法考察
三、我國刑事立法謙抑原則貫徹之檢討
四、我國法定犯立法謙抑原則的實現(xiàn)途徑
第三章 法定犯與罪狀
第一節(jié) 法定犯罪狀與前置性規(guī)范的兩種關系
一、法定犯前置性規(guī)范變動引發(fā)的刑法問題loo
二、行政刑法變動法律適用問題的兩種情況
第二節(jié) 法定犯與空白罪狀
一、補充空白罪狀的行政刑法變動適用刑法溯及力原則
二、補充空白罪軼的行政刑法變動適用行為時行政刑法
三、行為時和裁判時行政刑法有不同規(guī)定時,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第三節(jié) 法定犯與敘明罪狀
一、法定犯空白罪狀與敘明罪狀的區(qū)分
二、依附敘明罪狀的行政刑法變動適用刑法解釋規(guī)則
第四節(jié) 立法啟示
一、大陸法系國家、地區(qū)法定犯立法例考察
二、英美法系國家法定犯立法例考察
三、我國法定犯立法例評析
四、借鑒與啟示:完善我國法定犯立法的建議
第四章 法定犯與違法性意識
第一節(jié) 違法性意識的發(fā)展、演變
一、不知法律不免罪
二、不知法律不免罪原則的例外
三、區(qū)分禁止錯誤與構成要件錯誤
四、違法性意識與故意理論
五、違法性意識與罪責理論
第二節(jié) 走出故意的誤區(qū)
一、故意與違法性意識關系的學說
二、我國刑法關于故意的誤區(qū):將社會危害性納入故意
三、走出故意的誤區(qū)
第三節(jié) 法定犯違法性意識辨析
一、違法性意識的不同學說與評析
二、法定犯違法性意識
三、法定犯違法性意識與違法性認識過失辨析
四、法定犯禁止錯誤可避免性的判斷標準
第五章 法定犯與犯罪形態(tài)
第一節(jié) 法定犯與故意犯罪停止形態(tài)
一、法定犯與犯罪既遂
二、法定犯與犯罪預備
三、法定犯與犯罪未遂
四、法定犯與犯罪中止
第二節(jié) 法定犯與共同犯罪形態(tài)
一、法定犯與共同犯罪人相關理論
二、法定犯與共同犯罪構成
第三節(jié) 法定犯與罪數(shù)形態(tài)
一、認定一罪與數(shù)罪的標準的不同學說與評析
二、一罪犯罪形態(tài)考察
三、法定犯與牽連犯
四、法定犯與想象競合犯
五、法定犯與法條競合犯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