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評述中外文化與文論(26)

中外文化與文論(26)

中外文化與文論(26)

定 價:¥46.00

作 者: 曹順慶 著
出版社: 四川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化 文化理論

ISBN: 9787561477724 出版時間: 2014-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9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外文化與文論(第26輯)》“文化遺產(chǎn)與文化認同”專號收錄的17篇論文,是這次會議的總結(jié)和延伸。論文作者的學科背景包括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文學等領域,屬地則來自西班牙和中國的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專輯開篇以夾敘夾議方式對會議作了概述,接下來的議題分為幾方面展開?!皻v史與認同”一欄,收錄了葉舒憲與張洪友、史蕓蕓的2篇論文,探討了中國古代和近代的認同問題。不同歷史階段呈現(xiàn)出來的在“遺產(chǎn)認同理論”一欄,楊煦生和匡宇對identity的脈絡進行了知識考古,又分別從比較文化學和思想史的角度,討論了這一概念與中國國家認同的關(guān)系?!斑z產(chǎn)認同個案”欄目提供了各式各樣的遺產(chǎn)研究和認同研究案例。其中既有討論某一民族文化遺產(chǎn)與認同的案例,又有探討國家文化認同表述的論文。最后的“跨文化研究與域外比較”,包括了文學、人類學、電影學的研究案例,既有學理研究,也有中外案例討論。

作者簡介

暫缺《中外文化與文論(26)》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簡述“文化遺產(chǎn)與文化認同”國際研討會
歷史與認同
玉石之路與華夏認同
中國近現(xiàn)代民族主義與民族認同的歷史演變
遺產(chǎn)認同理論
“Identity”的多元意涵及其在當前中國語境中的意義
忒修斯之船的疑難
——同一性、承認與現(xiàn)代國家的集體認同
身體:一個遺產(chǎn)關(guān)鍵詞的東西方對話
在文本與文化之間
——民族志寫作與文化認同的關(guān)聯(lián)
遺產(chǎn)認同個案
從“母語文學”看少數(shù)權(quán)利和文化認同
民族身份遺產(chǎn)與多元文化交融
——泰州回族俞氏家族的個案考述
文化認同表征的普遍性與多元性
——以鹿崇拜為例的考察
仫佬族白馬娘娘崇拜與族群認同
跨文化研究與域外比較
論“跨文化”背景下的變異學研究
“少數(shù)電影”與認同政治
——以阿比察邦·韋拉斯哈古的電影為例
毛姆的中國書寫:論毛姆《面紗》中的中國人形象
從沉默的“他者”走向自由的自我表述
——薩義德《東方學》與比較文學的交鋒
作為比較文學學理基礎和身份標識的“和而不同”
On the Role of Food Habi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dentity antl Cultural Herltage of South and S0utheast Asia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