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一、“哲學的宗教維度”之兩重含義:哲學的宗教性與對宗教的哲學反思二、對“雙重真理論”的誤讀:哲學與宗教的“絕緣”三、哲學的宗教性與“哲學動力學”四、對宗教的哲學反思與哲學無“禁區(qū)”五、本著的結構與目標:站到哲學學的高度上第一章作為西方中世紀基督宗教哲學的經院哲學第一節(jié)經院哲學的學院性質與學術地位一、經院哲學的學院性質:經院哲學與教父哲學的分別二、黑格爾的“七里長靴”與中世紀經院哲學三、經院哲學與宗教文化的相對相關第二節(jié)托馬斯的作為神學“主婦”的哲學一、經院哲學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它的合法性問題二、哲學的相對獨立性:神學的“婢女”抑或“主婦”?三、“雙重真理論”:“啟示真理”與“理性真理”四、“兩門學科說”:“神學學科”與“哲學學科”第三節(jié)托馬斯的“作為哲學一部分的神學”:“自然神學”一、自然神學乃“作為哲學一部分的神學“二、上帝存在的致思路線:“由果溯因的后天演繹論證”三、上帝本質的致思路線:“排除法”四、上帝屬性的致思路線:“類比法”第二章西方近現(xiàn)代哲學的宗教性第一節(jié)歐洲近代唯理論哲學的宗教性:以上帝存在為“第一原理”一、以上帝存在為“第一原理”的本體論二、以上帝存在為“第一原理”的真理觀和倫理學三、歐洲近代唯理論哲學與中世紀經院哲學的同中之異第二節(jié)現(xiàn)當代猶太教一基督教存在主義:布伯與蒂利希一、馬丁·布伯的“關系學”與“同世界相會”二、蒂利希的“新正統(tǒng)主義”與“宗教社會主義”第三節(jié)新托馬斯主義:馬利坦與吉爾松一、馬利坦的“存在的存在主義”與“全整的人道主義”二、吉爾松的理論貢獻:從“托馬斯的現(xiàn)代化”到“現(xiàn)代化的托馬斯”第三章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宗教性第四章對宗教人學本質的哲學思考第五章對宗教功能的哲學反思第六章《圣經》之道:對《圣經》的哲學解讀附錄宗教思維和理性思維可以聯(lián)姻么?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