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科學家漫談30位院士的智慧和故事

漫談30位院士的智慧和故事

漫談30位院士的智慧和故事

定 價:¥30.00

作 者: 田新娟 著
出版社: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8189063 出版時間: 2015-01-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 176 字數:  

內容簡介

  《漫談30位院士的智慧和故事》收錄了三十位院士的智慧和故事,其中有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楊振寧,有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瑞士物理化學家理查德.恩斯特,還有匡廷云、陸鐘武、金涌、孫鐵珩、李培根、王國棟、嚴陸光、趙忠賢、徐建中、趙東元、孫保國、陳溫福、路甬祥、劉人懷、潘云鶴、朱高峰、杜祥琬、楊風田、柯偉、胡壯麒、李依依、張嗣瀛、樊代明、鄔賀銓、劉大響、劉嘉麒、柳百城、熊有倫等兩院院士。

作者簡介

  田新娟,1956年生,研究生學歷。沈陽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黨組成員、副巡視員,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沈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圖書目錄

心靈與星空(代序)
楊振寧
告訴你學習方法
我很早就知道楊振寧的名字,他的名字中國老百姓耳熟能詳,他是著名的物理學家。1957年,他與李政道教授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理查德·恩斯特
用"兩條腿"走路
"我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是我的興趣,但很多的原因是我的工作。獲得這個獎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我的工作對人類、對社會做出的貢
獻,這才是最重要的!"
匡廷云
倡導學科交叉研究
2007年我見到了匡廷云院士,她來到沈陽農業(yè)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作了一場題為"21世紀生命科學發(fā)展的趨勢"的學術報告,我陪同她一起參加了活動,她談到最多的是學科交叉
陸鐘武
青少年成長有學問
哈佛大學的教育目標是什么?是"為增長智慧走進來,為更好地服務祖國和同胞走出去",這句話在哈佛大學的校門口就能看見。
陸鐘武
為什么要穿越"環(huán)境高山"?
爬山的經歷你一定有過,從山底往上爬,到了山頂再爬下來。不知道你有過"穿山"的經歷嗎?我是坐火車在隧道里通過,穿越山嶺。
金涌
創(chuàng)新是需要意識的
"創(chuàng)新是需要意識的,是需要規(guī)律和基礎的。"
對于少年朋友, 我想你要記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寫的自立歌:"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先,不算是好漢。"然后,你要按照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就是獨立思考。當然了,前提是你要有知識
孫鐵珩
"先有廚房還是先有庭院?"
"我這個人沒什么特點,就是努力、投入、執(zhí)著!"這句話使我想起了這樣一段話"你要有熱情和追求,一個好的命題,中間要花很多工夫,有時候甚至是很痛苦的,可是我們只要曉得,最后的成果是值得的,我們就會花很多工夫不斷地努力"
李培根
從人文中走出的數控裝備
納米相當于頭發(fā)絲的萬分之一粗細。形象地講,一納米的物體放到乒乓球上,就像一個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一般。
王國棟
有橋,不必游泳過河!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承認巨人,找自己的差距,然后攀登巨人,縮小差距,不要將巨人踩在腳下,不要貶低。繼承是跨越式發(fā)展的需求,河上有橋,為什么要游泳過河?
嚴濟慈嚴陸光
一家兩院士父子皆學者
"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必須專心致志,刻苦鉆研,甚至要有所犧牲。法國小說家莫泊桑說過:'一個人以學術許身,便再沒有權利同普通人一樣生活'。"
趙忠賢
"超導"及科技的影響
在一定的低溫狀態(tài)下,某些固體的電阻會突然間降到一個很小的數值,物理上就是電阻為零。這種狀態(tài)就是超導。
徐建中
低碳經濟向我們走來
每個人生活中浪費能源和增加碳排放量,看似微小,整個國家加在一起,就是巨大的數目。
趙東元
"造孔人"的想法
我們可能要用"一輛車皮的衣服,換來一兩個筆記本"。所以,那整個的二氧化碳排放及能源的消耗都在中國,人家那個高科技"一兩個筆記本"就夠了。解決能源的問題,要研究材料的科技創(chuàng)新。
孫保國
食品添加劑沒惹禍!
近幾年有影響的食品安全事件都不是食品添加劑造成的,是人禍,但食品添加劑成了替罪羊。嫁禍于食品添加劑只能加劇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恐慌,而不能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陳溫福
想到糧食安全問題
人類正面臨著在較少的土地上,利用有限的淡水資源,生產出更多糧食的挑戰(zhàn)!他所研究的超級稻育種,也正是要回答這個問題。
路甬祥
他本質上是一位科學家
"星期天,德國的'兔子'都去旅游了,只有我這個中國'龜'還在不停地爬著。"天長日久,連亞琛大學的假日巡警也給予了這位每逢休息日必來加班的中國人特別的關照。
劉人懷
創(chuàng)新路上的感想
"忍耐是成功的秘訣"。耐心使你頭腦清醒、心態(tài)平和、不急不躁,在耐心的等待中積蓄力量,在冷靜的思考中從容應對,在反復的比較和選擇中理智前行。記住這句古語:"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
潘云鶴
人工智能與我們的關系
20世紀的人工智能是想將計算機變得與大腦一樣聰明,本世紀的AI專家最感興趣的是人和計算機協(xié)作而成一個新的智能系,比兩者分別都強。
朱高峰
融合中要"溝通"
工業(yè)化和信息化融合應該是技術和業(yè)務的融合,進一步說是人之間的融合。我認為應該是工業(yè)化為主體,信息技術作支撐,要把信息技術用到工業(yè)發(fā)展中去。
杜祥琬
優(yōu)良學風助你終生!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內心里崇高的道德,頭頂上燦爛的星空。"這是一種境界,這是一種呼喚,這也使我們充滿信心和希望!
楊鳳田
通用航空的理念
在將來,輕型私人飛機也可能會像現(xiàn)在的汽車一樣,人們可以購買,通用航空產業(yè)會像汽車產業(yè)一樣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因素。
柯偉李依依
夫妻院士伉儷楷模
生活上,他們彼此"愛其所同,重其所異";工作上,相互支持和配合,兩人始終充滿著激情。
柯偉
求索者的路
李薰曾這樣囑托:"你去了國外,不要管你的專業(yè)是什么,要忘記你自己擅長什么,只要看人家的特長是什么,你就學什么。"
胡壯麒
工程科研六十載
"要創(chuàng)新,就要注意知識生長點,抓住學科交叉研究的'亮點'。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研究,既依賴于學識的廣度,又依賴于學識的深度"
李依依
堅實的科學足跡
"天才來自勤奮,自信才能創(chuàng)新。人活著就要使人感到你能為大家做事,是有用的。"
張嗣瀛
在復雜中尋求簡單
"大家都知道下棋吧,兩個人下棋像靜態(tài)博弈,你出一著我出一著,次序是固定的。而微分對策實際是一種動態(tài)的博弈。"
樊代明
從戰(zhàn)士到院士
什么是成功,倒下去爬起來,倒下去爬起來,只要爬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了。好多人為什么失???就是倒下去沒再爬起來啊!一念之差,結果大相徑庭。
鄔賀銓
大數據支撐智慧城市建設
信息化的深入發(fā)展同時迎來了大數據時代。世界經濟論壇2011年發(fā)布報告,認定大數據為新財富,價值堪比石油。
劉大響
根治飛機的"心臟病"
"我對于航空發(fā)動機事業(yè),可以說是"先結婚,后戀愛",但愛得很深沉、很執(zhí)著,從來沒有后悔過。我是屬牛的,屬牛的人都會有點兒牛脾氣,但總是勤奮勞作、不畏艱辛、任勞任怨、奮力向前。"
劉嘉麒
探險科考感受大自然
火山口邊不斷地往下陷,需要特別小心。頭幾年有報道,有人掉進去了,其實掉進火山口這種事不是一次兩次了,我認識的火山學家,以身殉職的就有兩三個了,有的是掉進火山口的,也有被火山巖漿埋進去的。"
柳百成柳百新
兄弟院士學術人生
柳百成和他弟弟都是66歲當選為院士的,他們也是貧苦人家出身,當然比打工的要好些。
熊有倫
從數字到智能的制造
數字化是一場革命,是顛覆性技術。當然,從數字制造到智能制造又是一次跨越,彭明盛(IBM總裁) 提出"智慧地球",用三維感知、互聯(lián)網智能化把數字地球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附錄科學家簡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