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和古文大師握個手
021927·廣州起義英雄人…
03大流士大帝
04宋朝人的生活
05往事光影
06恢弘大元
07歷史漫點說2:大秦帝國篇…
08歷史為什么2:蟲小綠漫畫…
09從前的古人生活慢
10了凡四訓澤后世:嘉善居士…
暫缺作者
《中山陵檔案·哀思錄(上)》為“中山陵檔案”叢書中的一本,《哀思錄》…
可購
呂章申
公元前221年,“六王畢,四海一”,秦王贏政以赫赫雄師統(tǒng)一中國,自稱“始皇…
齊榮晉
盧溝橋畔,侵略者的炮轟向縣衙和縣長。炮火連天,老百姓哭天喊地,舊縣長爭相…
李吉奎
《步云軒史學集錄(套裝上下冊)/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書系》集結(jié)作者李吉奎…
李玉明,劉偉
石刻,指鐫刻有文字的歷代碑、碣、造像碑、經(jīng)幢、石幢(內(nèi)容非經(jīng)文者)、摩崖…
張嘉驊 著,鄭慧荷,官月淑 繪
《少年讀史記/漢帝國風云錄》的故事,主要根據(jù)《史記》“列傳”的第三十九篇…
鄧林,蘇予
《皇帝的名片:中國歷代帝王表》收集整理從夏、商、周至清朝歷朝歷代帝王(包…
孔強
我國是一個擁有很多方言的國家,隨著時代變遷,普通話的大力推廣及使用,一些…
張新斌,李龍,王建華
本書是河南專門史系列叢書之一,作者為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專家張新斌、李龍和王…
肖平
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偉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
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
廣州位于我國南海之濱,珠江i角洲北部,兩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自古以…
李育民 編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簡明讀本/新時代湖南政工師學習叢書》按時間順序共分為從鴉片…
古蜀文明作為長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區(qū)域,不僅具有很高的文明程度,而且具有…
池子華
在中國紅十字運動史上,上海萬國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萬國董事會、中國紅十…
黃澤嶺
字輩,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輩份的字(多為名字中間的字),俗…
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北京大學歷史系
《稽古·貫通·啟新:中國古代史》為國圖名家講座系列之…
全國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中國政協(xié)文…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fā)布“五一口號”,號召迅速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民…
金敬梅
《上下五千年》為現(xiàn)代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林漢達所著,講述了上至三皇五帝…
高天霞
20世紀初,在敦煌藏經(jīng)洞發(fā)現(xiàn)6萬余件寫本,其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類書寫本,尤以《…
王國平
《西湖摩崖萃珍一百品/杭州全書·西湖叢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以阮元《…
趙鷗 編
《安第斯文明特展:探尋印加帝國的起源》致力于像中國觀眾呈現(xiàn)這個來自遙遠南…
杭州市余杭區(qū)政協(xié)文史和教文衛(wèi)體委員會 編…
暫缺簡介...
郭泳
《大夏史》55萬字、近百幅文物圖的是一部富有價值的學術(shù)專著,該書論證了夏代…
李長莉
《當代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1949-2019)》系統(tǒng)梳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20…
劉琴麗
《漢魏六朝隋碑志索引(套裝1-6 共六冊)》主要對漢至隋代的碑誌(包括墓碑、…
盧冬,徐睿
《甘肅省博物館:絢麗絲路的瑰麗菁華/絲路物語書系》從宏觀的視野,簡明的線…
劉昆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刊載報道了多…
席龍飛
本書以我國古代海洋船舶為視角,以我國古代朝代演進為經(jīng),以古代船舶的產(chǎn)生、…
劉義杰
本書從航海技術(shù)的角度介紹了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概況,從遠古到近代,尤其…
宋正海
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中國傳統(tǒng)海洋文化中的哲學精神,以求從本質(zhì)上反映傳統(tǒng)海洋文化…
鄭一鈞,鄭聞天
本書以鄭和航海與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為主線,精辟闡述鄭和航海的…
李寶田,張丹,吳良
作者既有家國情懷,又有深厚學養(yǎng),通過對中外文獻、考古發(fā)現(xiàn)等的分析,全面系…
中共龍巖市委宣傳部,中央蘇區(qū)(閩西)歷史…
作為中央蘇區(qū)的核心區(qū)域,閩西地區(qū)保留有眾多的蘇區(qū)時期紅軍標語,內(nèi)容豐富,…
程郁
《宋代的仕女與庶民女性:筆記內(nèi)外所見婦女生活》以社會性別理論作為分析的主…
劉計平,趙五明
《老兵軍禮:一個太行山革命老區(qū)的老兵影像檔案》稿是一本關(guān)于山西盂縣革命老…
《老照片(第127輯)》辟有“故時風物”“名人一瞬”“舊事重溫”“私人相簿…
福建省三明市是中央蘇區(qū)的核心區(qū)、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fā)地、紅旗不倒的革命根據(jù)…
《老照片(第128輯)》辟有“故時風物”“名人一瞬”“舊事重溫”“私人相簿…
張榮芳
《中國古代史與嶺南文化叢稿》是張榮芳教授退休后耕耘中國古代史與嶺南歷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