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史中國早期藝術的文化釋讀:審美人類學微觀研究

中國早期藝術的文化釋讀:審美人類學微觀研究

中國早期藝術的文化釋讀:審美人類學微觀研究

定 價:¥58.00

作 者: 蕭兵 著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藝術史 藝術與攝影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16082396 出版時間: 2014-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5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早期藝術的文化釋讀:審美人類學微觀研究》是對中國成文史以前幾件最重要的藝術作品做跨學科、跨文化、跨時空的“開放性”闡釋(所以又叫作“審美人類學微觀研究”,列為上海交通大學文學人類學中心研究課題之一)。半坡魚紋人面與網(wǎng)“伴出”,額有開口,可能是祝愿“飛翔的靈魂”驅(qū)魚入網(wǎng);馬家窯“割紋人首”器蓋,腦后蟠蛇,可能用為增殖、祈雨巫術;濮陽西水坡蚌塑夾衛(wèi)墓主人,是為了凸顯“中心話語”的權威;閻村“鸛鳥石斧”彩繪,除了炫示男性霸權之外,還可能涉及‘再生”;咬尾者的紅山文化玉蟲龍則明顯體現(xiàn)“永恒回歸”圖式,還跟“玉龍禱旱”相關;所謂“三孔式”或“連環(huán)形”玉飾是雙蛇交纏的高度抽象;“勾云形器’則可能是蚌蜃——女陰意象;河姆渡牙雕,一雙太陽神鳥正在孵育或護衛(wèi)“宇宙卵”;而良渚“神人獸面”兼體造型則是在炫耀“有牙女陰”……《中國早期藝術的文化釋讀:審美人類學微觀研究》嘗試“圖像證史”,以“有證據(jù)假謝’來驗證“物的敘事”。還嘗試使用建構(gòu)主義或“中程模式”,來進行“美術考古”或?qū)徝廊祟悓W的個案研究。有些說法平實卻新穎,只是多數(shù)專家習焉不察;有些不免流于奇誕,但也是為了激起爭論,以使真理愈辯愈明。它們可以證謬,因此也可以證實——上述每件“問題標本”已有20~30種“新解”或“異說”,《中國早期藝術的文化釋讀:審美人類學微觀研究》謹予簡介,卻從根本上加以質(zhì)難,其間的是非曲直短長,只有留待學術中人與愛好者來評斷了。

作者簡介

  蕭兵,原名邵宜健,1933年11月生于福建福州。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中文系教授,東南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吉林師范大學東北文化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文學人類學中心兼職教授,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發(fā)表論文300余篇,出版著作約30種(其中在港、臺出版6種)。含《楚辭研究》7種、《中國文化的人類學破譯》系列6種等。曾獲中國圖書獎、江蘇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等。曾赴中國科技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清華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30余所高校和學術文化機構(gòu)講學訪問。曾被評為江蘇省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1985年)、全國總工會讀書自學積極分子(1986年)、全國自學成才優(yōu)秀人物(1991年)、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1992年)、江蘇省高校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1993年)、江蘇省優(yōu)秀社會科學工作者(1998年)。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上古藝術的先導
一、飛翔的精靈:珥魚人面
二、原初的裝飾、面具或“附加物”
三、圖騰神,圖騰的泛化
四、生命與豐饒意象
五、神魚和魚神
六、各種新學說勾起的困惑
七、鏈化的直觀形象:魚-人面-網(wǎng)
八、豐饒、性和繁育
九、“記時”或“指向”猜想
第二章 萌芽期的“靈魂”,它能做什么?
一、人面“露地”、甕棺開孔:便于“靈魂”出入?
二、靈魂展翅飛翔
三、“飛頭”傳說
四、精靈或“面具”驅(qū)魚入網(wǎng)
第三章 蟠蛇割痕人首
一、“器蓋神面”為什么割痕
二、“容器:母腹”與“禾稼:谷神”的繁育
三、神蛇或“原龍”
四、理想的參照系:人面龍身卣
第四章 龍虎蚌殼葬的發(fā)現(xiàn)與猜測
一、“大地藝術”的龍虎夾衛(wèi)蚌塑
二、夾衛(wèi)母題
三、龍虎構(gòu)成“寶座”
四、龍虎助人“再生”?
五、再論猛虎噬人
六、“三躋”理論失去事實依據(jù)
第五章 鳥與斧的“中心霸權”和魚的死生
一、吃魚的鸛,石斧:權力的象征
二、鳥魚:天地的二元對立
三、鸛鳥:騅兜——圖騰?
四、鳥魚斧的性隱喻
五、對部落性生活、生存繁衍的神秘掌控
六、鸛魚石斧和祈雨的可能聯(lián)系
第六章 玉蜷龍的巫術與象征功能
一、紅山文化玉蜷龍:粗壯型與纖細型
二、蛇、鱷、蜥、魚:龍形象的多母型
三、豬頭龍,卻不僅是“豬頭”
四、玉豬龍的祈雨功能
五、熊首龍的“歷史神話”敘事
六、蟲形玉龍及其啟示
七、永恒回歸的“咬尾者”
第七章 權力意象的蛇及交尾雙蛇
一、操蛇,踐蛇,控蛇:“合法性”資源的占據(jù)
二、蛇與蛇神,交通天地人神者
三、象生、再生與永生的雙蛇
四、具象抽象的獸首雙蛇交纏玉飾
五、“三連環(huán)器”也是交纏的雙蛇
六、“委維”形象與一首雙身的“肥遺”
第八章 由蚌蜃-女陰變形來的勾云形器
一、“勾云形器”出自蚌蜃及其異變
二、“蚌蜃-勾云形器”原是蚌鐮
三、蚌蜃-女陰象征
四、珠胎暗結(jié):繁殖生命的蚌蜃
五、蚌蜃成為生命或“再生”符號
六、作為生命符號的蚌蜃之關涉
七、蚌蜃可能繁變?yōu)槎喾N神秘生物
第九章 “日鳥懷卵”和宇宙蛋
一、從河姆渡到良渚的鳥母題
二、河姆渡的“雙鳳朝陽”
三、太陽鳥下蛋
四、宇宙卵:物的敘事與象征講述
五、凌家灘“豬首翅”太陽鷹
六、“日-鳥-卵”三元素之組合
七、神鷹懷抱太陽-宇宙
第十章 兼體造型的“有牙女陰”神人豬面
一、兼體造型的中外考古學證明
二、尊重感官與知覺
三、“生殖崇拜”的猜測與偏離
四、頭面在胸腹下的女戰(zhàn)神
五、大母神多職司
六、“有牙女陰”的危險與克服
七、獸面:淫蕩的豬
八、豬的象征或隱喻
九、作為“神人獸面”遺構(gòu)的豬面饕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