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藏傳佛教認識論

藏傳佛教認識論

藏傳佛教認識論

定 價:¥29.80

作 者: 多識仁波切 著
出版社: 甘肅民族出版社
叢編項: 開啟量學因明學寶庫之金鑰匙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2117595 出版時間: 2010-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宗喀巴大師將量學因明視為打開佛教教理寶庫的金鑰匙,是證明佛與佛法正確可信的有力理論武器,將量學因明作為佛學的基礎課,正式列為顯學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師就用因明學這只明察秋毫的“世間”慧眼和“打開教理寶庫的金鑰匙”,重新全面審視了印藏學者的一切經(jīng)論學說,撥開了重重迷霧,打開了一個個癥結,對那些被缺乏精細理性思辨素質(zhì)的歷代的解經(jīng)者們搞得亂無頭緒、錯誤百出、違經(jīng)背理的學說觀點,一一做了糾正,一個更合乎理性的、新的顯密佛教理論體系,被創(chuàng)建了起來。也就是說,自從有了因明邏輯這個有力的認識方法、思辨武器,才使對佛法的認識和解說走上了一條真正正確的軌道。 因此,要想打開佛法深理的寶庫,首先必須掌握因明這個“世間慧眼”和“金鑰匙”。

作者簡介

多識仁波切,本名多識·洛桑圖丹瓊排,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天堂寺第六世朵什活佛,西北民族大學藏語言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多識仁波切是藏傳佛教法流清凈、戒脈具足的轉(zhuǎn)世活佛,從小深入甘藏、青藏等學院式、禪院式寺院,侍師如佛地遍學“五部”、“四續(xù)”,聞、思、修,顯、密全面結合的當代佛學宗師。兼任西藏大學客座教授等多種社會職務,成立“藏人文化發(fā)展促進會”,是我國官方唯一認可的關于民族區(qū)域的NGO組織。 多識仁波切不但精通佛學,同時也精通藏、漢語言學、傳統(tǒng)文化以及佛教哲學等諸多學科,與世界各國藏學家、漢學家、佛教精英交往甚密。多年來專心修持,并從事藏傳佛教教學,他用兩種文字撰寫出版了十多部涉及多學科的著作,以《愛心中爆發(fā)的智慧》書系享譽海內(nèi)外。

圖書目錄

藏傳量學與漢傳因明學之間的異同比較
第一章 認識論總論
第一節(jié) 認識對人類的重要性
一、人類的認識以知識為先導
二、知識的種類
三、西藏認識論的開展
第二節(jié) 認識的主體--人的定義
一、人的定義
二、人的分類
第三節(jié) 人類面對的兩種世界
一、物質(zhì)世界與觀念世界
二、存在事物的分類
三、佛教不否定分別的作用
第四節(jié) 人類思維的抽象性特點
一、事物與名相的關系
二、佛教各派的二諦思想
三、存在事物與認知主體的關系
四、事物的自性與排他性
第五節(jié) 永恒的存在和永恒的觀念
一、有與無
二、概念內(nèi)涵的變化
三、法性與永恒
第六節(jié) 語言和思維的分別性特點
一、分別與直覺
二、語言與分別
三、分別的特點
四、佛教與分別
五、思維的分別特點
第七節(jié) 概念分別在認識上的重要性
一、概念與范疇
二、概念的周遍與否
三、概念與四邊推理
第八節(jié) 因明學關于正確認識的標準和方法
一、因明學關于正確認識的標準
二、現(xiàn)量與比量
第九節(jié) 量論和因明論的關系

第二章 量學基本知識概說(攝類集辨)
第一節(jié) 入門知識
一、概念種屬關系
二、應成駁論的基本論式
第二節(jié) 知識的總相
第三節(jié) 知識概念分類
一、定義與被定義事相
二、總相與別相
三、對立與聯(lián)系
四、常法與有為法
五、共性與自性
六、因果辨
七、三時辨
八、真諦與假諦
九、三性辨
十、實體法與返體法
十一、分別見與無分別見
十二、顯性事物與隱性事物
十三、客體與主體
十四、一異辨

第三章 心智學
第一節(jié) 心王與心所生法
第二節(jié) 分別心和無分別心
一、分別心
二、無分別心
第三節(jié) 七類心識
一、現(xiàn)證識
二、聯(lián)想識
三、重復識
四、非理識
五、現(xiàn)而未決識
六、疑而未決識
七、謬誤識
第四節(jié) 正知與非正知
第五節(jié) 證知與未證知
第六節(jié) 倒錯識與非倒錯識

第四章 因明學
第一節(jié) 因義總說
第二節(jié) 正因論詳述
一、正因的相對面
二、正因的定義
三、與正因相關的規(guī)律
第三節(jié) 正因的分類
一、以正因的性質(zhì)分類
二、以論證形式分類
三、以論證內(nèi)容分類
四、以論證的依據(jù)分類
五、以因與同品的接觸面分類
六、以論證的對象分類
第四節(jié) 非正因(無效因)
一、不成因
二、相違因
三、不定因
第五節(jié) 駁論
一、駁論的定義及結構
二、駁論的形式
談藏族對因明學的貢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