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文化溯源:東方與西方的學習理念

文化溯源:東方與西方的學習理念

文化溯源:東方與西方的學習理念

定 價:¥52.00

作 者: 李瑾 著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化 文化交流

ISBN: 9787567527942 出版時間: 2015-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3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西方和東方的學習觀念對兩地培育孩子的方法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書作者對學界多年來的相關研究進行了梳理,指出兩者之間所存在的重要差別,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西方學習模式和東亞學習模式這兩個新的概念:前者為心智導向學習模式 (Western mind model),旨在開發(fā)心智以理解世界;后者為美德導向模式(East Asian virtue model),追求個人在道德方面的完善并實現(xiàn)自己的社會價值。書中追溯上述兩種學習模式的文化淵源,對其在學習過程、學習情緒(learning affect)、同學關系(regard of learning peers)、表達所知的方式,以及父母為教導孩子所付出的心力(guiding efforts)等方面的表現(xiàn)作了心理學方面的探索和分析。作者認為,盡管東西方文化交流在不斷深化與發(fā)展,兩種學習模式的差異非但不會彼此削弱,反而會更加彰顯各自的長存價值。

作者簡介

  李瑾(Jin Li),四川邛崍人。美國匹茲堡大學教育學碩士、哈佛大學教育學院行政管理與社會政策學系碩士、哈佛大學教育學院人類發(fā)展暨心學理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文化學習模式對兒童學習信念發(fā)展及其成長之影響。研究對象包括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以及美國華裔、歐裔兒童的教養(yǎng)文化研究。主持多項跨國、跨族裔及移民兒童與家庭之研究項目。主要著作有《學校里的實用智能》(合著,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學習的文化基礎:東方與西方》(劍橋大學出版社),另有學術論文60余篇,散見于《美國心理學家》 (American Psychologist)、《教育心理學》(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兒童發(fā)展》 (Child Development)、《發(fā)展心理學》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民族精神》(Ethos),以及 《認知與情緒》 (Cognition and Emotion) 等學術期刊。于2009年應邀赴德國雅閣布斯大學 (Jacobs University),發(fā)表以《新世紀的跨文化學習》為題之畢業(yè)典禮講演,于2011年應邀在享有國際聲譽之北京論壇上發(fā)表以《再發(fā)現(xiàn)長存的價值:21世紀學習的文化寶庫》為題之專題發(fā)言,于2013應邀赴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舉辦以《長存之價值:21世紀的西方與東亞文化學習模式》為題之校際講座, 于2014應邀赴韓國,出席由哈佛燕京舉辦的有關儒家人文學習視角在東亞教育領域之前景與挑戰(zhàn)的研討會,并以《有本之水難涸也: 百折不衰的儒家學習模式》為題發(fā)言。

圖書目錄

序 不同文化傳統(tǒng)中學習信念為何存在差異? 陳向明 自序   第一章:浮士德及一個研究課題的誕生 邂逅浮士德 驚異美國 魚發(fā)現(xiàn)了水 再思中華文化與浮士德
第二章:為掌控宇宙而學亦或為完善自我而學 西方知識傳統(tǒng) 知曉客觀世界 準確無誤的知識 心智的奇跡 省視過的人生 西方學習者 儒家的學習傳統(tǒng) 完善自我 以天下為己任 學習美德 行勝于言 中華學習者   第三章:遠古時光、現(xiàn)代時光 更改課程增加競爭力 考試地獄 早期研究中對東亞學生成績的解釋 華人學習者的悖論 學習信念 學習過程 進一步的研究:深挖文化的學習信念 描繪文化學習模式的圖像 歐裔美國人學習模式 學習目的 學習的原動過程 成就的種類 情感 歐裔美國人學習模式印證西方知識傳統(tǒng) 華人學習模式 學習目的 學習的原動過程 成就的種類 情緒 華人學習模式與其儒家淵源 文化層面與個人層面的信念   第四章:心智與美德之學習歷程 人類學習形式的種類 西方與華人文化的學習過程 西方心智導向的學習過程 主動投入 探索與探究 思考與批判性思考 自我表達與交流 美德導向的華人/東亞學習過程 認真/誠意 勤奮/發(fā)奮 熟 練習 精 刻苦 恒心 專心   第五章: 好奇導引探索,熱誠激發(fā)投入 情感概述 學習中的正面與負面情感 學習情緒的文化差異 西方學習者的學習相關情感 學習前 學習中 學習后 華人/東亞洲學習者的學習相關情感 學習前 學習中 尊敬-東亞學習者的重要情感之一 學習后 低度的驕傲、高度的謙虛   第六章:  “書呆子”的地獄與避風港 西方學習者眼中的同伴 “書呆子”地獄 欺負“書呆子”是人的天性? 西方“書呆子”難逃的厄運 東亞學習者眼中的同學 同學的重要 “書呆子”的避風港 學校及社群里同學互助的學習方式 父母心中的模范同學 孩子自己尋求同學支持的學習方式 東亞洲悠久的模范生傳統(tǒng) 美國的亞裔“書呆子”族   第七章: 蘇格拉底與孔孟式的家庭輔導師 最有決心且最有效率的文化處方執(zhí)行者 捕捉社會化的流動 結構分析:母子對談的要素 序列分析:真實時間中母子對談的開展 話語分析:母親的話里乾坤 認知社會化 認知社會化的共同點:引導孩子進入母親的心智架構  認知社會化的共同點:孩子的反駁狡辯 認知社會化的共同點:母親的勸說與孩子的修正 認知社會化的不同點:歐裔美籍母親聚焦在孩子的心智根源 認知社會化的不同點:臺灣母親聚焦于孩子的美德根源 認知社會化的不同點:歐裔美籍母親的心智潛能因果論 認知社會化的不同點:臺灣母親的美德力量因果論 情感社會化 情感社會化的共同點 情感社會化的不同點:歐裔美籍母親聚焦在興趣與樂趣上面 情感社會化的不同點:臺灣母親著重在吃苦與毅力上面 情感社會化的不同點:歐裔美籍母親以成功為榮 情感社會化的不同點:臺灣母親更重視為了未來的成就而堅持不懈 普遍且有效的家庭輔導師:蘇格拉底與孔子   第八章: 魔鬼的辯護者和猶豫的說話人 西方久遠的雄辯傳統(tǒng) 彰顯個人素質 說話是一種權利 說話是領導特質的表現(xiàn) 說話是門藝術 西方的說話風格 量的準則:不多不少 質的準則:真實不虛 關聯(lián)準則:一針見血 清晰準則:直截了當 西方課堂語言互動與社會化 成長為魔鬼的辯護者 東亞人對言語的懷疑 說話者的負擔 道德考慮 社會考慮 個人考慮 東亞人的說話風格 微量準則:少說為佳 模糊準則:不定為妙 間接準則:說話客氣 傾聽準則:先聽后言 東亞課堂語言互動與社會化 成長為猶豫的說話人   第九章:巨變景象中人類學習的寓意 全球大規(guī)模遷徙 不可避免的文化融合 文化交流無法阻擋的文化差異 文化價值觀活在每個成員心中 文化價值觀與個人認同的交錯纏繞 學習信念是身份認同的一部份 東亞兒童發(fā)展與教育所面臨的挑戰(zhàn) 東亞移民面臨的兒童發(fā)展與教育挑戰(zhàn) 了解不同學習模式的必要性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