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上編 理念
禮樂·雅樂·鼓吹樂之辨析
中國禮樂制度四階段論綱
周公制禮作樂與禮樂、俗樂類分
俗樂的雙重定位:與禮樂對應、與雅樂對應
“六代樂舞”為《樂經》說
《詩經》與兩周禮樂之關系
重器功能,合禮演化——從金石樂懸到本品鼓吹
“合制之舉”與“禮俗兼用”——對曾侯乙墓樂懸的合禮探討
“武音”辨
小祀樂用教坊,明代吉禮用樂新類型
明代國家吉禮中祀教坊樂類型的相關問題
禮樂之間:一個久違的思想空間
下編 本體活態(tài)
從《朝天子》管窺禮樂傳統的一致性存在
一把解讀雅樂本體的鑰匙
——關于邱之桂的《丁祭禮樂備考》
以《太常續(xù)考》為個案的吉禮雅樂解讀
親緣關系與音樂禮俗的承繼
當下傳統音樂與民間禮俗的依附與共生現象
民間禮俗——傳統音聲技藝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間
中國音樂教育史研究中禮樂文化缺失的思考
中華禮樂文明、禮儀之邦的歷史與現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