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二十世紀青年報刊史

二十世紀青年報刊史

二十世紀青年報刊史

定 價:¥32.00

作 者: 陳彤旭 著
出版社: 新華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出版/發(fā)行 社會科學 新聞傳播出版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6610411 出版時間: 2014-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青年是所有類型媒體的重要受眾,這個受眾群體不僅具有巨大的市場價值也代表著活躍的文化,《二十世紀青年報刊史》的研究對象是20世紀初至21世紀初的青年報刊,書中搜集了大量史料,以第一手文獻為基礎,采用了文本分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中外比較的研究方法,通過研究報刊對青年的影響及青年讀者訴求的變化,第一次系統(tǒng)回顧了20世紀青年報刊。

作者簡介

陳彤旭,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傳媒與青年研究所所長,中國新聞史學會理事。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圖書目錄

序言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復制西方模式 回應中國變革:基督教青年會報刊(1897-1933)
第一節(jié) 西方式的傳播系統(tǒng) 職業(yè)化的編輯部門
第二節(jié) 以同學、同伴的群體關系為傳播的紐帶
第三節(jié) 溝通組織信息 傳播西方生活方式
第四節(jié) 基督教女青年會的會刊《女青年》
第五節(jié) 歷史的局限性:對新思潮的被動回應

第二章 繼承太學傳統(tǒng) 啟蒙公眾思想:青年知識分子報刊(1915-1924)
第一節(jié) 太學傳統(tǒng)與近代維新的青年士子傳播
第二節(jié) 文化先鋒姿態(tài)的《新青年》/
第三節(jié) 學生社團報刊結合人際傳播對青年發(fā)生影響
第四節(jié) 雜志群落與大學校園的傳播生態(tài)環(huán)境

第三章 大眾化風格:商業(yè)性青年報刊(1925-1929)
第一節(jié) 《生活》:本土的商業(yè)性青年報刊
第二節(jié) 《中國學生》:商業(yè)性的大學生刊物

第四章 爭奪青年:政黨青年報刊(1922-1948)
第一節(jié) 語言變遷與報刊名稱
第二節(jié) 《少年》與少年共產(chǎn)國際
第三節(jié) 共青團的早期傳播思想
第四節(jié) 《中國青年》:宣傳的激情與策略
第五節(jié) 學潮與傳播
第六節(jié) 爭奪青年:國家主義青年黨與三民主義青年團報刊
第七節(jié) 日本侵略時期對中國青年的傳媒控制

第五章 傳統(tǒng)與偏向:全國青年報刊系統(tǒng)(1949-1985)
第一節(jié) 蘇聯(lián)共青團報刊的傳統(tǒng)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全國青年報刊系統(tǒng)的形成
第三節(jié) 青年報人風格的形成
第四節(jié) 動員青年與傳播的偏向

第六章 漸進式改革:社會變遷中的當代青年報刊(1986-2004)
第一節(jié) 從組織到市場:當代青年報刊的漸進式改革
第二節(jié) 蘇聯(lián)及東歐政治體制變遷后的青年報刊
第三節(jié) 美國青少年雜志的歷史及啟示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