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澳大利亞研究(第5輯)
02歷史地平線
03川劇藝術家口述史:梅花獎…
04俄羅斯文明 東西文化交匯…
05英國文明 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源…
06南開日本研究 2023年第2輯…
07戰(zhàn)后美國外交政策探微
08北京石刻史話
09昆布羅王
10共同書寫的歷史:外地干部…
鄭異凡
本書共分為三卷,第一卷“革命與改良”,從俄國二月革命到斯大林執(zhí)政前,主要…
可購
暫缺作者
《襄陽耆舊記》五卷,東晉史學家習鑿齒撰。記載自周至晉襄陽地區(qū)的人物牧守、…
朱炯
朱炯著的《邵晉涵年譜新編》以新發(fā)現(xiàn)的朱蘭《南江先生年譜初稿》(未定稿)為…
李浩白
洪武元年春,朱元璋親率大軍,御駕征討元悍將王保保。丞相李善長與御史中丞劉…
孫建華
日本的交易所也叫取引所,產生于明治維新時期,在支持近代日本經濟發(fā)展、維持…
全國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西藏自治區(qū)…
《藏族百年實錄》是全國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重點項目“中國少數(shù)民族百年實錄書系”…
當下,民國學術日益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議題,民國史學研究亦逐漸為史學界所…
王傳
陳嘯江是1930-40年代卓有成就的社會經濟史家,尤擅長西漢、三國時代經濟史研…
(德)伯倫漢,胡昌智,李孝遷整理 著
與《史學原論》同享盛名,被譽為近代史學雙璧。1937年譯成中文,在民國史壇流…
李孝遷,任虎 編
本書廣泛查閱各種文獻,搜集史家資料,匯編多達200余篇民國時期報刊雜志上的…
李東朗
《史實與影響:中共黨史中的人與事/大有黨史文叢》為作者論文精選結集,主要…
曹策前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隋朝僅占短暫的三十八年,是名副其實的滄海一粟…
王應憲
民國學界涌現(xiàn)了大量有關中國古代史學的研究論著,作者遍檢民國各類報刊,得此…
鄭曦原
《紐約時報》創(chuàng)刊于19世紀中葉(1851年),在美國乃至西方社會有著廣泛而深遠…
池子華
近年來,隨著紅十字運動研究的發(fā)展,與其相關的資料建設日益得到重視。但紅十…
張學松
《流寓文化研究》第4輯由中國流寓文化研究中心和信陽師范學院共同主辦,本輯…
海外華西文獻研究中心 編
《華西書信》是一部關于華西協(xié)合大學創(chuàng)辦者的書信集,生動展現(xiàn)了這些外國友人…
可讀可購
中共上海市虹口區(qū)委黨史辦公室
本書為記錄虹口區(qū)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的口述史,展示了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
馬敏
《近代史學刊》是教育部百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
北京聯(lián)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文博系,北京…
建筑遺產是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的重要內容,建筑群是城市與鄉(xiāng)村景觀的主要載體…
陳悅
甲午海戰(zhàn),國人聚焦已久,卻又常辨常新。本書深入發(fā)掘中日雙方文獻資料,結合…
包偉民,劉后濱
《唐宋歷史評論》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主辦的以唐宋史研究為主的專業(yè)歷史…
鹿鼎公子
世界巨變之下東方王朝的最后喘息,沒落帝國在千瘡百孔中的掙扎令人唏噓不已,…
史研究室
本書按時間順序,講述了清華大學中共地下黨及愛國學生運動的歷史;選登了師生…
彭玉龍 著
《苦難與堅強:一場改變中國命運的戰(zhàn)爭》稿是一部有較高思想性和教育意義、可…
邢金善
象棋,古稱“象戲”,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棋類活動。春秋…
暫缺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一度的青年學者(40歲以下)學著學術報…
馬振犢
《拾珠集: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檔案工作研究文集》收集了該館研究人員近年來在…
孫江 著
本書是一本從社會史和概念史角度研究“中國近代”之輪廓的著作。第一編涉及清…
中共上海市長寧區(qū)委黨史研究室
本書是“上海改革開放40年口述系列叢書”中的一本,由中共上海市長寧區(qū)委黨史…
朔州市朔城區(qū)文物旅游局
優(yōu)力聯(lián)合童書
《行走中的紅色課堂:淮海戰(zhàn)役之旅》內容包含了淮海戰(zhàn)役歷史知識、文物背后的…
韓林
《武則天形象的文化建構及闡釋》以唐代以來的相關材料為基礎,研究傳統(tǒng)文化中…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山西大同大學云岡文…
《北朝研究(第九輯)》為北朝(含十六國與南朝)歷史研究論文集,共收錄19篇…
石璋如 調查著,石磊 編輯
《龍頭一年——抗戰(zhàn)期間昆明北郊的農村》是一本攝影民族志,記錄了1938—194…
(宋)周必大
玉堂雜記,三卷,五十七則,為周必大於孝宗時兩入翰苑、歷經十載所撰,并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