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安全科學食品微生物學

食品微生物學

食品微生物學

定 價:¥50.00

作 者: 殷文政,樊明濤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30431042 出版時間: 2015-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1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食品微生物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在食品微生物學基本知識和進一步深化的基礎上,結合近年來食品微生物學的發(fā)展動態(tài),融入并強化了一些新的知識點,其中包括微生物與食源性疾病、微生物與食品安全、微生物生長模型與安全預警技術等內(nèi)容?!妒称肺⑸飳W/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著眼于國內(nèi)外食品微生物學的研究與發(fā)展現(xiàn)狀,不但對食品生產(chǎn)中的微生物予以較多關注,而且對涉及食品安全方面微生物問題的闡述較目前同類教材更為系統(tǒng)全面。

作者簡介

暫缺《食品微生物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概述
1.1 微生物及其特點
1.1.1 種類多、分布廣
1.1.2 繁殖速度快
1.1.3 代謝旺盛
1.1.4 適應性強、易變異
1.1.5 食譜雜、易培養(yǎng)
1.2 微生物學與人類的關系
1.3 微生物學的發(fā)展簡史
1.3.1 形態(tài)學時期
1.3.2 生理學時期
1.3.3 現(xiàn)代微生物學的發(fā)展
1.3.4 食品微生物學發(fā)展的大事記
1.3.5 我國微生物學的發(fā)展
1.4 食品微生物學及其研究的對象、內(nèi)容與任務
1.4.1 食品微生物學定義
1.4.2 食品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
1.4.3 食品微生物學的研究內(nèi)容
1.4.4 食品微生物學的研究任務
1.4.5 國內(nèi)外食品微生物學的發(fā)展與展望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原核細胞型微生物
概述
2.1 細菌
2.1.1 細菌個體形態(tài)和大小
2.1.2 細菌的細胞結構
2.1.3 細菌的繁殖與菌落形態(tài)特征
2.1.4 細菌的分類與鑒定
2.1.5 食品中常見的細菌
2.2 古生菌
2.2.1 生命三域?qū)W說的提出及古菌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2.2.2 古生菌與細菌、真核生物的異同
2.2.3 古生菌的細胞
2.2.4 古生菌的繁殖及生活特征
2.2.5 古生菌的代表屬種
2.3 其他原核細胞型微生物
2.3.1 放線菌
2.3.2 藍細菌
2.3.3 螺旋體
2.3.4 支原體
2.3.5 衣原體
2.3.6 立克次氏體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真核細胞型微生物
概述
3.1 酵母菌
3.1.1 酵母菌的形態(tài)結構
3.1.2 酵母菌的繁殖
3.2 絲狀真菌——霉菌
3.2.1 霉菌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
3.2.2 霉菌的繁殖
3.3 真核微生物的分類系統(tǒng)
3.3.1 安斯沃思(Ainswonh)的分類系統(tǒng)
3.3.2 《真菌字典》的分類系統(tǒng)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非細胞型微生物
概述
4.1 病毒
4.1.1 病毒的基本特點
4.1.2 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和化學成分
4.1.3 病毒增殖的一般過程
4.1.4 病毒的分類
4.1.5 亞病毒
4.2 噬菌體
4.2.1 噬菌體的概念與主要類型
4.2.2 噬菌體的結構
4.2.3 毒性噬菌體的增殖與溶菌作用
4.2.4 溫和噬菌體與溶源性細菌
4.2.5 噬菌體與食品發(fā)酵工業(yè)的關系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微生物的營養(yǎng)
概述
5.1 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
5.1.1 化學元素組成
5.1.2 化學物質(zhì)組成
5.2 微生物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及生理功能
5.2.1 水
5.2.2 碳源
5.2.3 氮源
5.2.4 生長因子
5.2.5 無機鹽
5.3 微生物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方式
5.3.1 被動擴散
5.3.2 促進擴散
5.3.3 主動運輸
5.3.4 基團轉(zhuǎn)位
5.4 微生物的營養(yǎng)類型
5.4.1 光能自養(yǎng)型微生物
5.4.2 光能異養(yǎng)型微生物
5.4.3 化能自養(yǎng)型微生物
5.4.4 化能異養(yǎng)型微生物
5.5 培養(yǎng)基
5.5.1 培養(yǎng)基配制的基本原則
5.5.2 培養(yǎng)基類型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微生物的代謝
概述
6.1 微生物的能量代謝
6.1.1 化能異養(yǎng)型微生物的能量代謝
6.1.2 自養(yǎng)微生物的生物氧化與產(chǎn)能
6.2 微生物的物質(zhì)代謝
6.2.1 分解代謝
6.2.2 合成代謝
6.2.3 分解代謝與合成代謝的關系
6.2.4 初級代謝與次級代謝
6.2.5 微生物次級代謝物的合成
6.3 微生物獨特合成代謝途徑舉例
6.3.1 自養(yǎng)微生物的CO2固定
6.3.2 生物固氮
6.3.3 微生物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6.4 微生物代謝調(diào)控與發(fā)酵生產(chǎn)
6.4.1 微生物的代謝調(diào)控
6.4.2 代謝調(diào)控在發(fā)酵工業(yè)中的應用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7章 傳染與免疫
概述
7.1 傳染
7.1.1 傳染與傳染病
7.1.2 引起傳染的主要因素
7.1.3 傳染后的幾種狀態(tài)
7.2 免疫
7.2.1 非特異性免疫
7.2.2 特異性免疫
7.3 抗原與抗體
7.3.1 抗原
7.3.2 抗體
7.4 免疫學方法及其應用
7.4.1 抗原、抗體反應的一般規(guī)律
7.4.2 抗原﹑抗體間的主要反應
7.4.3 免疫標記技術
7.5 生物制品及其應用
7.5.1 人工自動免疫類生物制品
7.5.2 人工被動免疫類生物制品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8章 微生物的生長與控制
概述
8.1 微生物的生長
8.1.1 微生物的純培養(yǎng)
8.1.2 微生物生長量的測定
8.1.3 微生物的生長曲線
8.1.4 微生物的連續(xù)培養(yǎng)
8.1.5 微生物的高密度培養(yǎng)
8.2 影響微生物生長的主要因素
8.2.1 溫度
8.2.2 氧氣
8.2.3 pH
8.3 理化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8.3.1 微生物控制的基本概念
8.3.2 控制微生物生長的物理方法
8.3.3 控制微生物生長的化學方法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9章 微生物的生態(tài)
概述
9.1 食品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9.1.1 土壤中與食品有關的微生物
9.1.2 水中與食品有關的微生物
9.1.3 空氣中與食品有關的微生物
9.1.4 生物體內(nèi)外與食品有關的微生物
9.1.5 極端環(huán)境中與食品有關的微生物
9.1.6 食品環(huán)境中的微生物
9.2 微生物與生物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9.2.1 互生
9.2.2 共生
9.2.3 寄生
9.2.4 拮抗
9.2.5 捕食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10章 微生物遺傳變異和育種
概述
10.1 遺傳變異的物質(zhì)基礎
10.1.1 遺傳和變異的物質(zhì)基礎
10.1.2 遺傳物質(zhì)在微生物細胞內(nèi)存在的部位和方式
10.2 基因突變和誘變育種
10.2.1 基因突變的類型及特點
10.2.2 自發(fā)突變與隨機選育
10.2.3 理化誘變與定向選育
10.2.4 適應性進化與系統(tǒng)生物學方法選育
10.2.5 高通量篩選技術
10.3 基因重組
10.3.1 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組
10.3.2 原生質(zhì)體融合
10.3.3 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組
10.4 基因工程簡介
10.4.1 基因工程定義
10.4.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10.4.3 基因工程與轉(zhuǎn)基因食品
10.5 菌種的衰退﹑復壯和保藏
10.5.1 菌種衰退的原因
10.5.2 菌種的復壯
10.5.3 菌種的保藏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11章 微生物與食品生產(chǎn)
概述
11.1 微生物發(fā)酵
11.1.1 利用微生物代謝產(chǎn)物生產(chǎn)食品
11.1.2 利用微生物酶促轉(zhuǎn)化生產(chǎn)食品
11.2 細菌的應用
11.2.1 發(fā)酵乳制品
11.2.2 食醋的釀造
11.2.3 氨基酸發(fā)酵
11.3 酵母菌的應用
11.3.1 乙醇和白酒的生產(chǎn)
11.3.2 啤酒的生產(chǎn)
11.3.3 葡萄酒的釀造
11.3.4 面包的生產(chǎn)
11.4 霉菌的應用
11.4.1 淀粉質(zhì)原料的糖化
11.4.2 醬油、醬類的釀造
11.4.3 豆腐乳生產(chǎn)
11.4.4 有機酸生產(chǎn)
11.5 微生物酶和菌體的應用
11.5.1 酶制劑
11.5.2 單細胞蛋白
11.5.3 食用菌
11.6 微生物發(fā)酵中雜菌污染及其防治
11.6.1 發(fā)酵異常現(xiàn)象及原因分析
11.6.2 雜菌污染的途徑和防治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12章 微生物與食品的腐敗變質(zhì)
概述
12.1 食品的腐敗變質(zhì)
12.1.1 食品腐敗變質(zhì)的原因
12.1.2 食品腐敗變質(zhì)的鑒定
12.1.3 微生物引起的各類食品腐敗變質(zhì)
12.2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12.2.1 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徑
12.2.2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12.3 微生物生長的控制
12.3.1 微生物生長的控制與食品保藏方法
12.3.2 食品防腐保藏新技術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13章 微生物與食源性疾病
概述
13.1 概述
13.1.1 食源性疾病定義
13.1.2 食物中毒與有毒食物
13.1.3 食物中毒的特點與分類
13.2 細菌性食物中毒
13.2.1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定義
13.2.2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特點及表現(xiàn)
13.2.3 細菌性食物中毒發(fā)生的原因及條件
13.2.4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發(fā)病機制
13.2.5 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
13.3 真菌性食物中毒
13.3.1 真菌性食物中毒的定義
13.3.2 真菌性食物中毒發(fā)生的原因及條件
13.3.3 真菌性食物中毒發(fā)病機制
13.3.4 常見的真菌性食物中毒
13.4 食品介導的病毒感染
13.4.1 食品介導的病毒
13.4.2 食源性病毒
13.5 食品介導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13.5.1 結核分枝桿菌
13.5.2 布魯氏桿菌
13.5.3 炭疽桿菌
13.6 食品介導的消化道傳染病的病原菌
13.6.1 傷寒沙門氏菌和副傷寒沙門氏菌
13.6.2 痢疾志賀氏菌
13.6.3 霍亂弧菌與副溶血性弧菌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14章 微生物與食品安全
概述
14.1 食品衛(wèi)生與標準
14.1.1 食品衛(wèi)生
14.1.2 食品衛(wèi)生的微生物學標準
14.2 食品中微生物的檢驗
14.2.1 食品中細菌數(shù)量的檢測
14.2.2 食品中大腸菌群數(shù)量的檢測
14.2.3 食品中致病菌的檢測
14.2.4 食品中其他菌類數(shù)量的檢測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15章 微生物生長預測模型與安全預警技術
概述
15.1 微生物生長預測模型
15.1.1 微生物生長預測模型的分類
15.1.2 微生物生長預測模型介紹(一級模型)
15.1.3 環(huán)境因素對微生物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