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第五輯)》以紀念禹貢學會80年為主題。本輯刊發(fā)了禹貢學會成員侯仁之先生70年代兩篇譯稿,這兩篇文稿都涉及到地理學思想的重要理論,且皆為首次刊發(fā)。此外,還有顧潮與岳升陽對禹貢學會及其舊址的介紹文章。顧頡剛先生在編輯《禹貢》雜志時,鼓勵在讀學生在《禹貢》發(fā)表論文,本輯也選取了一組優(yōu)秀研究生課程作業(yè),與侯仁之先生的文章呼應,希望歷史地理學與《禹貢》精神薪火相傳。此外,本輯內容大概可以分為三部分。一、經典的歷史地理學研究論文。如李零與王小甫的論文,結合實地考察,研究地理形勢與往來通路;郭偉川、鐘翀與計小敏則對特定的地域進行了長時段專題研究。二、系統(tǒng)考察歷史地理學文獻,對文本與思想進行研究的作品。三、宗教與祭祀與地理空間分布研究。祭祀與禮制是近年史學界研究的熱點,而祭祀中的空間則鮮少有歷史學者關注,本輯中張偉然、柳濟憲兩位的論文皆從這一角度切入。本輯斷代橫跨先秦至近現(xiàn)代,內容涵蓋歷史地理學的經典與熱點話題,是值得關注的歷史地理學論文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