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戈,生于1977年5月,祖籍江西余干。復旦大學文學士,南京大學法學碩士,哥廷根大學法學碩士、法學博士。曾長期擔任哥廷根大學國際法及歐盟法研究所研究人員及《哥廷根國際法雜志》學術編審。牛津大學法律系社會法中心比較媒體法與政策項目(PCMLP)訪問學者。劍橋大學藝術社科人文研究中心(CRASSH)、知識產(chǎn)權與信息法中心(CIPIL)、沃夫森學院(Wolfson)“知識產(chǎn)權與全球治理”項目博士后研究人員。曾任牛津大學媒體政策暑期研究班(AnnenbergOxford Media Policy Summer Institute)講員及劍橋大學知識產(chǎn)權與信息法中心研究班(CIPIL Seminar)講員,并曾兩次在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做專題報告。曾多次參與完成德國聯(lián)邦政府組織的中歐立法、行政、司法機構之間的交流項目。主要研究領域為信息傳媒法。在國內(nèi)外發(fā)表數(shù)篇論文,其中代表性研究論文發(fā)表于劍橋大學出版社法律學術期刊《全球憲政》(Global Constitutionalism),另一篇論文曾獲中國國際經(jīng)濟法學會2010年“青年優(yōu)秀論文獎”二等獎并刊于《國際經(jīng)濟法學刊》。陳俊榕,1977年出生,臺灣花蓮人。中正大學法學士,哥廷根大學法學碩士、法學博士。曾任臺“司法院”法官助理。主要研究領域為醫(yī)事刑法、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曾于臺灣學術期刊(雙向匿名審稿制)發(fā)表數(shù)篇文章,并參與李模務實法學基金會第十五屆法學論文競賽獲得第二名(刑法類第1名)。傅梅瑛,1980年3月生于北京,籍貫北京。北京科技大學法學學士,弗萊堡大學法學碩士,弗萊堡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曾于2002年7月至2005年8月在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法院執(zhí)行庭工作,任法官助理。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法、物權法及擔保法、不動產(chǎn)法等。曾在卜元石教授主編的《域外中國法評論》中著有《德國土地債務》一文,及其他譯著。曾在北京市法院內(nèi)部刊物發(fā)表文章若干。柳建龍,1979年12月生于福建惠安。福州大學經(jīng)濟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和博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學院副教授。在《法學家》、《法令月刊》、《清華法學》、NUJS Law Review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憲法修正案的合憲性審查:以印度為中心》獨著1部,譯著2部(其中合譯1部)。曾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作為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生到印度西孟加拉國立法科大學訪學。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獲馬克斯·普朗克外國公法與國際公法研究所博士后獎學金前往該所研習德國憲法。蕭允強,1975年1月生于臺灣臺北市。輔仁大學法學學士,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法學碩士(公法組),慕尼黑大學德國法碩士,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曾任臺“內(nèi)政部”法規(guī)委員會約聘研究員,臺“行政院”衛(wèi)生署國民建康局法制助理與大學兼任講師(教授稅務法規(guī))。主要研究領域為公法與歐盟法。主要著作有《制度性保障比較研究——理論的回顧與展望》(輔仁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煙害防制與歐盟立法權限》(慕尼黑大學德國法碩士畢業(yè)論文)、《破冰的合作關系》(發(fā)表于《淡江大學歐盟信息中心通訊》第四十一期)。曾琦,1987年7月生于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法學士、文學士,南京大學、哥廷根大學法學碩士。法律實務工作者?,F(xiàn)任職于德國國際合作機構中德法律項目(GIZ)。朱軍,生于1982年1月,江蘇南京人。南京大學文學士、法學碩士,哥廷根大學法學碩士、法學博士。2013年9月起為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勞動法。德文勞動法專著為德國彼得·朗出版社出版。另有數(shù)篇論文發(fā)表于《華東政法大學學報》、《民商法論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