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工業(yè)技術(shù)水利工程黃河泥沙粗細分治的理論與實踐

黃河泥沙粗細分治的理論與實踐

黃河泥沙粗細分治的理論與實踐

定 價:¥120.00

作 者: 曹如軒,秦毅,程文,譚培根,錢善琪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工業(yè)技術(shù) 水利工程 治河工程與防洪工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448026 出版時間: 2015-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黃河泥沙粗細分治的理論與實踐》是論述黃河治理決策方面的專著,共11章,兩個附錄。在分析研究黃河來水來沙特性、低溫輸沙特性和粗泥沙運動特性的基礎上,闡明黃河沖積平原河段縱橫斷面變化的趨向、河道游蕩的成因以及不游蕩的緣由,進而提出黃河中游河道對粗泥沙進行時空調(diào)節(jié)的機理。通過研究自排沙廊道輸沙特性及螺旋流流場特征,認識到自排沙廊道具有高效排粗沙的能力。從而提出以自排沙廊道系統(tǒng)工程對黃河泥沙進行粗細分治的治理方案,以解決黃河四個沖積平原河段的游蕩問題。

作者簡介

暫缺《黃河泥沙粗細分治的理論與實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與時俱進治粗沙
1.1 治黃認識上的突破
1.2 粗細泥沙分治
1.2.1 分治的必要性
1.2.2 分治的技術(shù)系統(tǒng)
1.3 三門峽基巖天然落差的利用
1.3.1 三門峽基巖的溢流壩功能
1.3.2 根治渭河下游洪澇鹽堿災害
第2章 黃河來水來沙特性
2.1 流域概況
2.2 徑流、洪水特征
2.2.1 年徑流量
2.2.2 洪峰流量
2.3 泥沙特征
2.3.1 沙量大,含沙量高
2.3.2 水沙異源
2.3.3 泥沙粒徑組成
2.4 水沙協(xié)調(diào)性問題
2.4.1 黃河上游水沙協(xié)調(diào)性分析
2.4.2 黃河中游水沙協(xié)調(diào)性分析
2.4.3 黃河下游水沙協(xié)調(diào)性分析
2.5 近期來水來沙減少原因分析
2.5.1 自然因素影響
2.5.2 人為活動影響
第3章 黃河低溫輸沙特性研究
3.1 黃河上、中、下游凌情概況
3.1.1 黃河上游寧蒙河段
3.1.2 黃河中游河段
3.1.3 黃河下游河段
3.2 低溫期河道輸沙特征
3.2.1 已有成果簡介
3.2.2 黃河上、中、下游低溫時空分布
3.2.3 寧蒙河段低溫期輸沙特性
3.2.4 北干流低溫期沖淤特性
3.2.5 小北干流低溫期的沖刷特性
3.2.6 黃河下游低溫期輸沙特性
3.3 塑就低溫輸沙特性的機理
3.3.1 低溫效應
3.3.2 沿程增能效應
3.3.3 凍融效應
3.4 影響低溫輸沙的次要因素
第4章 粗泥沙運動
4.1 粗泥沙的粒徑界定
4.1.1 河道淤積物含量界定法
4.1.2 河流動力學界定法
4.1.3 泥沙運動形態(tài)界定法
4.2 粗泥沙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
4.2.1 推移質(zhì)與懸移質(zhì)的區(qū)別
4.2.2 粗泥沙的運動特性
4.3 來沙組成及含量對河道沖淤的影響
4.3.1 不同水沙條件下游沖淤量變化
4.3.2 粗、中、細沙淤積的相互影響分析
4.3.3 各級流量下不同粒徑泥沙沖淤變化
4.3.4 高含沙洪水不同粒徑泥沙沿程沖淤量
4.3.5 粗泥沙是淤積主體
第5章 黃河輸沙特性
5.1 影響水流輸沙的因素
5.1.1 來水來沙對輸沙率的影響
5.1.2 邊界條件對輸沙率的影響
5.2 不平衡輸沙理論
5.2.1 含沙量沿程變化
5.2.2 水流挾沙力
5.3 高含沙水流挾沙力
5.3.1 渾水的沉降特性
5.3.2 高含沙渾水的流變特性和靜態(tài)極限切應力
5.3.3 高含沙渾水的沉速
5.3.4 挾沙力雙值關(guān)系
5.4 高含沙水流的輸沙特性
5.4.1 細沙高含沙水流的輸沙特性
5.4.2 粗沙高含沙水流的輸沙特性
5.5 高含沙洪水演進中的異?,F(xiàn)象
5.5.1 洪水位創(chuàng)新高機理
5.5.2 流量沿程增加機理
5.5.3 駝峰現(xiàn)象
第6章 黃河下游縱橫斷面變化基本規(guī)律
6.1 影響縱橫剖面變化的主要因素
6.1.1 來水來沙條件的影響
6.1.2 侵蝕基準面的影響
6.1.3 河道周界條件
6.2 黃河下游縱剖面形態(tài)
6.2.1 黃河下游縱剖面形態(tài)特征
6.2.2 黃河下游縱剖面沿程調(diào)整分析
6.3 黃河下游橫斷面形態(tài)
6.3.1 黃河下游橫斷面形態(tài)特征
6.3.2 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對下游橫斷面形態(tài)的影響
6.4 黃河下游河相關(guān)系
6.4.1 造床流量
6.4.2 縱剖面河相關(guān)系
6.4.3 橫斷面河相關(guān)系
6.5 河道游蕩成因
6.5.1 已有成果簡介
6.5.2 懸推轉(zhuǎn)換集中迅速且兩岸無約束是河流游蕩的根源
6.5.3 沖積平原河流不游蕩的成因分析
第7章 黃河中游對粗沙的時空調(diào)節(jié)
7.1 北干流是粗沙的轉(zhuǎn)運調(diào)節(jié)通道
7.1.1 北干流概況
7.1.2 支流的水沙
7.1.3 粗沙轉(zhuǎn)運調(diào)節(jié)機理
7.2 小北干流是黃河粗沙的時空調(diào)節(jié)通道
7.2.1 小北干流概況
7.2.2 低溫期沖淤特性
7.2.3 高溫期沖淤特性
7.3 潼關(guān)至三門峽河段對粗沙的調(diào)節(jié)
7.3.1 潼三河段概況
7.3.2 河段沖淤特性
7.4 渭河下游對粗沙的調(diào)節(jié)
7.4.1 渭河下游概況
7.4.2 天然情況下渭河下游沖淤特性
7.4.3 三門峽建庫后渭河下游的沖淤演變
7.5 中游泥沙時空調(diào)節(jié)對下游的影響
第8章 利用三門峽基巖天然落差降低潼關(guān)高程
8.1 重新認識天然情況下的潼關(guān)高程問題
8.1.1 地理位置的獨特性
8.1.2 天然情況下影響潼關(guān)高程的因素
8.1.3 天然情況下潼關(guān)河床處于動態(tài)沖淤平衡微淤狀態(tài)
8.2 重新認識建庫后潼關(guān)高程問題
8.2.1 潼關(guān)高程演變特性
8.2.2 潼關(guān)高程居高不下的原因
8.3 潼關(guān)高程成為問題的原因及影響
8.3.1 小北干流演變加劇
8.3.2 渭河下游洪澇鹽堿災害嚴重
8.4 降低潼關(guān)高程的方案
8.4.1 敞泄排沙降低潼關(guān)高程
8.4.2 黃河下游輸沙特性對水庫蓄清排渾運用的制約
8.4.3 自排沙廊道排沙
第9章 黃河寧蒙河段的產(chǎn)沙、輸沙特性
9.1 寧蒙河段概況
9.1.1 自然地理
9.1.2 河流環(huán)境
9.2 粗沙來源
9.2.1 水沙異源特征
9.2.2 粗泥沙進入寧蒙河段的形式
9.3 粗沙的輸移與河床演變
9.3.1 天然情況下粗沙的輸移與河床變化
9.3.2 人類活動影響下粗沙的輸移
9.4 近期河床演變趨勢分析
9.4.1 徑流量減少
9.4.2 區(qū)間來沙增加
9.4.3 用水量增加
9.4.4 河床的演變趨勢
9.5 寧蒙河道治理方案分析
9.5.1 下泄大流量沖刷方案
9.5.2 自排沙廊道治理方案
第10章 一種新型的排粗沙建筑物——自排沙廊道
10.1 廊道中三維水流的數(shù)值模擬
10.2 廊道的功能演變
10.2.1 第一代廊道
10.2.2 第二代廊道
10.2.3 自排沙廊道
10.2.4 自排沙廊道在沉沙池中的應用
10.2.5 自排沙廊道排粗沙效率高的機理
10.3 自排沙廊道的優(yōu)化設計
10.4 應用前景
10.4.1 游蕩河道變窄的希望工程
10.4.2 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
10.4.3 增大城市下水道排水能力
第11章 高含沙水流長距離輸送
11.1 明渠高含沙輸送
11.1.1 輸送濃度的選擇
11.1.2 明渠設計
11.2 管道高含沙輸送
11.2.1 管道高含沙輸送的能量損失
11.2.2 管道高含沙輸沙的臨界流速
11.2.3 管道輸送設計步驟
11.2.4 高濃度長距離輸送需研究的問題
11.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錄1 東雷抽黃灌區(qū)自排沙廊道技術(shù)應用十年回眸
附錄2 1967~1968年渭河淤塞、歸流紀實
彩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