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xué)藝術(shù)文學(xué)戲劇與戲曲潮劇史(上編)

潮劇史(上編)

潮劇史(上編)

定 價:¥65.00

作 者: 吳國欽,林淳鈞 著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暫缺

ISBN: 9787536077225 出版時間: 2015-12-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57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在全國二三百個地方戲曲劇種中,潮劇因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鮮明的地方特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而獨樹一幟。然而和兄弟劇種比起來,潮劇的歷史研究依然滯后,至今尚未有一書對其歷史源流進行梳理,不得不令人扼腕。這也是兩位八十上下的老學(xué)者吳國欽和林淳鈞寫作《潮劇史(上編)》的意義所在?!冻眲∈罚ㄉ暇帲飞暇幷撌龀眲拿鞔a(chǎn)生到新中國成立前的歷史,包括潮劇之誕生論及源流“第五聲腔”、明代的七種戲文、劇本的來龍去脈,從明朝到清朝的舞臺、演出變化。以詳實的論據(jù)提出全新的看法,即潮劇距今已有580年歷史,而非原來普遍認(rèn)為的400年。明本潮州戲文七種的出現(xiàn),為明代潮州地區(qū)的社會生活、民情風(fēng)俗、語言運用等提供了寶貴資料?!冻眲∈罚ㄉ暇帲烦斯蠢掌浒l(fā)展的歷史,“辨其訛談,論其疑似”也是文章的精彩所在,這是功力使然,也是作者“治學(xué)惟劬,持論惟謹(jǐn)”的學(xué)術(shù)態(tài)度使然。

作者簡介

  吳國欽,1938年生,汕頭人,中山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博導(dǎo),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專家。1961年中山大學(xué)中文系本科畢業(yè)后,在王季思教授門下攻讀中國戲曲史研究生,1965年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任教至退休。主要著述有《中國戲曲史漫話》《西廂記藝術(shù)談》《關(guān)漢卿全集校注》《論中國戲曲及其他》,與人合作有《古曲觀止》《元雜劇研究》,參與王季思主編項目《中國戲曲選》《全元戲曲》《元雜劇選》的編注等。有《潮劇溯源》等論文數(shù)十篇。林淳鈞,1934年生,潮州市人。二級編劇,知名潮劇學(xué)者。1959年提前從中山大學(xué)中文系本科畢業(yè)后,到廣東潮劇院工作,歷任研究室主任、潮劇院副院長等職。主要著作有《潮劇聞見錄》(獲首屆潮學(xué)研究優(yōu)秀獎)、《姚璇秋》《潮劇藝術(shù)欣賞》《歲月如歌一一潮劇百年圖錄》《二十世紀(jì)潮劇百戲圖》、《潮劇劇目匯考》(與陳歷明合作);參與《潮劇劇目綱要》《潮丑表演藝術(shù)》《潮劇花旦表演藝術(shù)》《中國戲曲志?廣東卷》《潮劇志》等書的編寫工作。

圖書目錄

序一 藝文志畛域之豐碑
序二 《潮劇史》小引
序三 潮劇史的開山之作
引言
第一章 潮劇的產(chǎn)生
第一節(jié) 潮劇的母體是宋元南戲
第二節(jié) 宋元南戲怎樣流播到潮州
第三節(jié) 潮劇是南戲與潮汕本土藝術(shù)結(jié)合而生成的
第四節(jié) 潮劇迄今已有580年的歷史
第五節(jié) 潮劇既非來自關(guān)戲童,也不是來自弋陽腔或正字戲
第二章 明代的潮劇
第一節(jié) 從潮泉腔到潮腔潮調(diào)
第二節(jié) 明本潮州戲文的閃亮登場
第三節(jié) 明代潮劇的演出
第三章 明本潮州戲文七種
第一節(jié) 《劉希必金釵記》
第二節(jié) 《蔡伯皆》
第三節(jié) 《荔鏡記》
第四節(jié) 《顏臣》
第五節(jié) 《荔枝記》
第六節(jié) 《金花女》
第七節(jié) 《蘇六娘》
第四章 清代的潮劇
第一節(jié) 前后期潮劇的不同風(fēng)貌
第二節(jié) 外地班與本地班的競爭交流及其對潮劇的影響
第三節(jié) 蔚為大觀的清代劇目
第四節(jié) 唱腔的新變
第五節(jié) 民俗活動成為潮劇勃興的推手,也決定了潮劇的美學(xué)品格
第六節(jié) 出現(xiàn)童伶制
第七節(jié) 戲神、戲班、戲服、戲臺與戲館
第五章 民國時期的潮劇
第一節(jié) 文明戲與古裝戲交匯,劇作題材多樣化
第二節(jié) 舞臺演出方方面面的變化
第三節(jié) 民國名伶名家譜系
第四節(jié) 民生凋敝,戲班由盛而衰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