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世界教育事業(yè)下一步是什么:未來科學的報告

下一步是什么:未來科學的報告

下一步是什么:未來科學的報告

定 價:¥20.00

作 者: (美)布魯克曼 編,王文浩 譯
出版社: 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叢編項: 第一推動叢書-綜合系列
標 簽: 科普讀物 科學史話 科學世界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5768025 出版時間: 2011-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20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本題材廣泛的原創(chuàng)性論文集提供了對這個時代最具挑戰(zhàn)性的科學問題的最新認識。本書的作者——當今世界最杰出的青年科學家——不僅介紹了他們各自所在領(lǐng)域的最新進展,而且討論了其工作對社會、倫理和哲學等方面的影響。《下一步是什么》一書縱橫捭闔,所涉領(lǐng)域橫跨天體物理學、人類學、氣候?qū)W和神經(jīng)科學等,為我們了解這些學科的前沿提供了邏輯清晰、內(nèi)容豐富的導引。

作者簡介

  戴維·伊戈爾曼,貝勒醫(yī)學院知覺與行為實驗室主任,從事大腦如何感知時間的分析;卡捷琳娜·哈爾瓦蒂,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古人類學家,研究原始人類在過去遭到滅絕的證據(jù),以及它對我們自己這個物種在未來的意義;

圖書目錄

1. 馬克斯·布魯克曼(Max Brockman):序言
2. 勞倫斯·史密斯(Laurence C. Smith):我們將撤向北部邊緣?
20世紀里人類的全球居住環(huán)境處于危急之中絕不是危言聳聽。
3. 克里斯蒂安·凱澤斯(Christian Keysers):鏡像神經(jīng)元:我們天生就合乎道德嗎?
進化為我們的大腦配備了這樣的線路,使我們能體驗到其他人的動作和感覺。
4. 尼克·博斯特倫(Nick Bostrom):如何增強人自身
鑒于我們對人體組織特別是大腦的初步了解,我們希望怎么樣來增強這一系統(tǒng)?這相當于超越進化....
5. 肖恩·卡羅爾(Sean Carroll):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
早期宇宙既熱又致密,后來宇宙冷卻并稀釋開來。那…為什么會這樣呢?事實是,我們不知道。
6. 斯蒂芬·亞歷山大(Stephen H. S. Alexander):暗能量到底是什么?
暗能量本身是直接觀察不到的,它是最令人困惑的物質(zhì),是唯一一種其作用范圍從亞原子尺度跨越到整個宇宙中最大距離的“東西”。
7. 莎拉-杰恩·布雷克摩爾(Sarah-Jayne Blakemore):青少年中社會腦的發(fā)展
利用現(xiàn)代腦成像技術(shù),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人類大腦的變化確實遠遠超出了童年。
8. 賈森·米切爾(Jason P. Mitchell):觀察大腦的互動
腦成像技術(shù)對心理科學最難以預期的貢獻也許是社會性思維在人類全部精神活動的中心地位突然變得重要起來。
9. 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是什么使得大觀念如此牢固?
大觀念往往與人腦的構(gòu)造和功能相匹配,大腦使得我們以一種幾乎不能不信的方式來看待世界。
10. 約書亞·格林(Joshua D. Greene):道德心靈的生理學基礎(chǔ)
人們經(jīng)常談?wù)摗皞惱肀灸堋被颉暗赖乱庾R”,即暗示著道德判斷是一個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但對于道德判斷的科學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則描述了一種非常不同的景象。
11. 萊拉· 博羅迪茨基(Lera Boroditsky):語言是如何影響我們思考的?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禮物,是人類經(jīng)驗的集中體現(xiàn)。理解它在建設(shè)我們精神生活的作用將使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人類的本質(zhì)。
12. 薩姆·庫克(Sam Cooke):記憶增強,記憶擦除:我們過去的未來
一旦我們理解了記憶是如何形成、存儲并在大腦內(nèi)進行回憶的,我們就可以操縱它們——塑造我們自己的故事。我們的過去——或至少是我們對過去的回憶——有可能成為一個選擇性問題。
13. 蒂娜·斯科尼克·韋斯伯格(Deena Skolnick Weisberg):想象的極端重要性
成人和兒童了解周圍世界的主要途徑之一是通過詢問“如果…將會怎樣?”他們利用想象力來設(shè)想過去可能發(fā)生過什么或?qū)砜赡馨l(fā)生什么。這種把握現(xiàn)實的能力遠遠不只是表現(xiàn)在兒童游戲或白日夢當中,很可能對我們與現(xiàn)實的互動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14. 戴維·伊戈爾曼(David M. Eagleman):腦時間
將時間比作河流——均勻流動,永遠向前——的日子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時間感就像視覺感,是大腦的一種建構(gòu),實驗上很容易操作。
15. 萬內(nèi)薩·伍茲(Vanessa Woods)和布賴恩·黑爾(Brian Hare):超越大腦:為什么智人要從樹上下來,為什么其他動物不跟著學?
六百萬年前,自從原始人跟我們與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進化上的祖先分道揚鑣以來,我們的大腦所發(fā)生的變化使得我們變得長于合作、快速積累起知識和操作工具,從而殖民到這個星球的幾乎每一個角落。
16. 內(nèi)森·沃爾夫(Nathan Wolfe):我們當中的外來者
盡管病毒必須通過感染生命細胞形式來完成其生命周期,但這并不意味著造成重大破壞是它們的宿命。我們這個星球的現(xiàn)有平衡依賴于病毒世界的行為,消滅它們將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17. 塞利安·薩姆娜(Seirian Sumner):群居昆蟲是如何變得具有社會性的?
我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條件和選擇壓力使得社群性昆蟲的祖先翻上窗臺,發(fā)展出復雜的社會性。
18. 卡捷琳娜·哈爾瓦蒂(Katerina Harvati):滅絕和人類進化
現(xiàn)在已經(jīng)清楚,人類(無論是化石還是活生生的)不能免除來自生物力量的影響,滅絕(不僅過去是,現(xiàn)在仍然是)具有明顯的可能性。
19. 加文·施密特(Gavin Schmidt):為什么專業(yè)化沒有導致科學的四分五裂?
隨著科學文獻數(shù)量的成倍增加,人們也更加關(guān)注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日益專業(yè)化已使得不同領(lǐng)域的科學家很難進行交流,更不用說合作了。
致謝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