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認證與等級考試其他認證和考試特崗教師招聘筆試一本通(最新版)

特崗教師招聘筆試一本通(最新版)

特崗教師招聘筆試一本通(最新版)

定 價:¥48.00

作 者: 中公教育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 編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叢編項: 中公版-2014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
標 簽: 教師類考試 考試

ISBN: 9787510076817 出版時間: 2014-03-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9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根據(jù)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的具體情況和要求,構架起以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新課程改革、、教育法律法規(guī)等模塊有機結合的龐大知識體系,是一本專門針對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的專用復習教材。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最基本、最重要的考點出發(fā),深入淺出地向考生講解各個知識點,使考生對知識點有足夠透徹的印象和理解。真正地使考生一書在手,知識盡有。

作者簡介

暫缺《特崗教師招聘筆試一本通(最新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部分教育學
第一章  教育與教育學 (2)
深度解析 (2)
本章知識框架 (2)
第一節(jié)  教育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3)
一、教育的定義 (3)
二、教育的構成要素 (3)
三、教育的本質 (4)
四、教育的功能 (4)
五、教育起源的學說 (4)
六、教育的歷史發(fā)展與改革 (5)
第二節(jié)  教育學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8)
一、教育學的定義 (8)
二、教育學思想的萌芽 (8)
三、教育學的創(chuàng)立與變革 (12)
四、當代教育理論的發(fā)展 (13)
案例賞析(14)
標準化自測題(14)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發(fā)展 (17)
深度解析 (17)
本章知識框架 (17)
第一節(jié)  社會對教育的制約 (18)
一、生產(chǎn)力對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和制約 (18)
二、政治經(jīng)濟制度對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和制約 (18)
三、文化對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和制約 (19)
四、科學技術對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和制約 (19)
五、人口對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和制約 (20)
第二節(jié)  教育對社會的影響 (21)
一、教育對生產(chǎn)力的影響 (21)
二、教育對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影響 (21)
三、教育對文化的影響 (21)
四、教育對科學技術的影響 (24)
五、教育對人口的影響 (24)
第三節(jié)  教育相對于社會發(fā)展的獨立性 (25)
一、教育與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不平衡性 (25)
二、教育與政治經(jīng)濟制度發(fā)展的不平衡性 (25)
三、教育本身的歷史繼承性 (25)
案例賞析(26)
標準化自測題(26)
第三章  教育與人的發(fā)展 (29)
深度解析 (29)
本章知識框架 (29)
第一節(jié)  人的身心發(fā)展概述 (30)
一、個體身心發(fā)展的概念 (30)
二、人的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30)
第二節(jié)  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因素 (31)
一、關于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因素的主要觀點 (31)
二、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32)
第三節(jié)  教育的個體功能 (34)
一、教育對個體發(fā)展的功能 (34)
二、教育的個體謀生和享用功能 (35)
三、教育對個體發(fā)展的負向功能 (35)
第四節(jié)  學校教育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任務 (36)
一、童年期兒童發(fā)展的主要特征與小學教育的特殊任務 (36)
二、少年期的年齡特征與初中教育的個體發(fā)展任務(38)
案例賞析(39)
標準化自測題(39)
第四章  教育目的 (41)
深度解析 (41)
本章知識框架 (41)
第一節(jié)  教育目的概述 (42)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42)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42)
三、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jù) (42)
四、教育目的確立中的價值取向 (43)
五、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43)
六、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 (44)
第二節(jié)  我國的教育目的 (44)
一、國外發(fā)達國家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44)
二、我國教育目的確立的理論依據(jù) (45)
三、我國教育目的的精神實質 (45)
四、我國中小學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 (46)
五、素質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47)
案例賞析(50)
標準化自測題(51)
第五章  教育制度 (53)
深度解析 (53)
本章知識框架 (53)
第一節(jié)  教育制度概述 (54)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54)
二、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據(jù) (54)
三、學校教育制度的發(fā)展歷程 (55)
四、現(xiàn)代學制的類型 (55)
五、現(xiàn)代學校教育制度的變革 (56)
六、現(xiàn)代教育制度的發(fā)展趨勢 (56)
第二節(jié)  我國的學制 (57)
一、我國的學制發(fā)展 (57)
二、我國當前的學制改革 (58)
三、義務教育  (59)
四、終身教育 (60)
案例賞析(61)
標準化自測題(62)
第六章  學生與教師 (63)
深度解析 (63)
本章知識框架 (63)
第一節(jié)  學生 (64)
一、學生的本質屬性及特征 (64)
二、學生的社會地位、權利及義務 (64)
第二節(jié)  教師 (65)
一、教師及教師職業(yè) (65)
二、教師的角色扮演 (66)
三、教師勞動的特點 (67)
四、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68)
五、教師職業(yè)專業(yè)化的內容及發(fā)展 (69)
第三節(jié)  師生關系 (71)
一、師生關系的含義及內容 (71)
二、師生關系的類型 (71)
三、我國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 (72)
四、良好師生關系的作用及建立、發(fā)展 (72)
案例賞析(73)
標準化自測題(74)
第七章  課程 (76)
深度解析 (76)
本章知識框架 (76)
第一節(jié)  課程概述 (77)
一、課程的概念 (77)
二、課程的類型 (77)
三、制約課程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78)
四、幾種典型的課程理論 (79)
第二節(jié)  課程目標 (80)
一、課程目標的概念 (80)
二、課程目標的分類 (80)
三、課程目標的確定(80)
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81)
一、課程設計的概念(81)
二、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81)
第四節(jié)  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83)
一、課程實施(83)
二、課程評價(85)
第五節(jié)  中小學課程設置(86)
一、小學課程設置(86)
二、初中課程設置(87)
案例賞析(89)
標準化自測題(89)
第八章  教學 (92)
深度解析 (92)
本章知識框架 (92)
第一節(jié)  教學概述 (93)
一、教學的概念 (93)
二、教學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 (93)
三、教學的基本任務 (94)
第二節(jié)  教學過程 (95)
一、教學過程的本質 (95)
二、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  (96)
三、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98)
第三節(jié)  教學原則 (99)
一、教學原則的含義 (99)
二、教學原則 (99)
第四節(jié)  教學方法 (101)
一、教學方法的概念(101)
二、常用的教學方法(102)
三、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104)
第五節(jié)  教學組織形式(105)
一、教學組織形式的概念(105)
二、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105)
第六節(jié)  教學評價(108)
一、教學評價的概念(108)
二、教學評價的功能(108)
三、教學評價的類型(109)
四、教學評價的原則(111)
第七節(jié)  教師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111)
一、備課 (111)
二、上課 (112)
三、課外作業(yè)的布置、指導與批改 (113)
四、課外輔導 (113)
五、學業(yè)成績的評價 (113)
案例賞析(114)
標準化自測題(115)
第九章  德育 (118)
深度解析 (118)
本章知識框架 (118)
第一節(jié)  德育概述 (119)
一、德育 (119)
二、小學德育的特點、目標及內容 (119)
三、中學德育的目標及內容 (121)
四、德育的意義(122)
第二節(jié)  德育過程 (122)
一、德育過程的內涵 (122)
二、德育過程的特點 (123)
第三節(jié)  德育的原則、途徑與方法 (124)
一、德育的原則 (124)
二、德育的途徑與方法 (125)
案例賞析(128)
標準化自測題(129)
第十章  班主任與班級 (131)
深度解析 (131)
本章知識框架 (131)
第一節(jié)  班主任工作 (132)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132)
二、班主任工作 (133)
第二節(jié)  班級管理 (136)
一、班級概述 (136)
二、班集體概述  (136)
三、班級管理的概念和功能  (138)
四、當前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139)
五、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現(xiàn)代班級管理機制 (139)
第三節(jié)  班級活動 (140)
一、班級活動概述 (140)
二、班級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141)
案例賞析(142)
標準化自測題(143)
第二部分心理學
第一章  心理學概述 (146)
深度解析 (146)
本章知識框架 (146)
第一節(jié)  心理學基本知識 (147)
一、心理及心理學定義 (147)
二、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147)
三、心理學研究的意義 (148)
第二節(jié)  心理學的流派 (148)
一、構造主義心理學 (148)
二、機能主義心理學 (148)
三、行為主義心理學 (149)
四、格式塔心理學 (149)
五、精神分析心理學 (149)
六、策動心理學 (149)
七、認知心理學 (150)
八、人本主義心理學 (150)
標準化自測題(150)
第二章  認知 (152)
深度解析 (152)
本章知識框架 (152)
第一節(jié)  注意 (153)
一、注意的概念和特點 (153)
二、注意的分類 (153)
三、注意的品質 (154)
四、注意的功能 (155)
五、注意規(guī)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155)
第二節(jié)  感覺 (156)
一、感覺的概念 (156)
二、感覺的種類 (156)
三、感覺現(xiàn)象 (157)
第三節(jié)  知覺 (158)
一、知覺的概念 (158)
二、知覺的種類 (158)
三、知覺的基本特征 (159)
四、觀察 (159)
第四節(jié)  記憶 (160)
一、記憶的概念 (160)
二、記憶的過程 (161)
三、記憶的分類 (161)
四、記憶的品質 (162)
五、瞬時記憶 (163)
六、短時記憶 (163)
七、長時記憶 (164)
八、遺忘 (165)
第五節(jié)  想象 (166)
一、想象的定義 (166)
二、想象的功能 (166)
三、想象的種類 (167)
四、想象的特征 (167)
五、想象在教學中的作用及培養(yǎng) (168)
第六節(jié)  言語 (168)
一、言語的概念 (168)
二、言語的功能 (168)
三、言語的種類 (168)
第七節(jié)  思維 (169)
一、思維的概念 (169)
二、思維的特征 (169)
三、思維的種類 (169)
四、思維的形式 (171)
五、思維的過程 (171)
六、思維的品質 (172)
七、思維規(guī)律在教學中的應用 (173)
案例賞析(174)
標準化自測題(174)
第三章  情緒、情感和意志 (177)
深度解析 (177)
本章知識框架 (177)
第一節(jié)  情緒與情感 (178)
一、情緒和情感的概念 (178)
二、情緒和情感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178)
三、情感的分類 (178)
四、情緒的分類 (179)
五、情緒和情感的功能 (180)
第二節(jié)  意志 (180)
一、意志的概念 (180)
二、意志行動 (181)
三、意志的品質 (182)
四、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 (183)
案例賞析(183)
標準化自測題(184)
第四章  個性心理 (186)
深度解析 (186)
本章知識框架 (186)
第一節(jié)  個性 (187)
一、個性的概念 (187)
二、個性的基本特征 (187)
三、個性心理結構 (187)
第二節(jié)  能力 (188)
一、能力的概念 (188)
二、能力的分類 (188)
三、智力 (189)
第三節(jié)  氣質與性格 (191)
一、氣質的概念 (191)
二、氣質的類型與學說 (191)
三、性格的概念 (192)
四、性格與氣質 (192)
五、性格的類型 (193)
六、性格的結構 (193)
七、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 (194)
案例賞析(195)
標準化自測題(195)
第五章  社會心理與行為 (198)
深度解析 (198)
本章知識框架 (198)
第一節(jié)  社會態(tài)度與社會知覺 (199)
一、社會態(tài)度的概念 (199)
二、社會態(tài)度的功能 (199)
三、社會知覺 (200)
第二節(jié)  印象形成 (200)
一、印象形成的概念 (200)
二、印象形成效應 (200)
第三節(jié)  人際關系 (201)
一、人際關系概述 (201)
二、人際關系類型 (202)
三、中小學生主要的人際關系 (203)
第四節(jié)  群體心理 (203)
一、群體心理概述 (203)
二、群體的分類 (203)
三、群體行為規(guī)律 (204)
四、群體影響 (205)
案例賞析(207)
標準化自測題(207)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學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概述 (210)
深度解析 (210)
本章知識框架 (210)
第一節(jié)  教育心理學的學科概況 (211)
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211)
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211)
三、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212)
第二節(jié)  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概況 (212)
一、初創(chuàng)時期 (212)
二、發(fā)展時期 (213)
三、成熟時期 (213)
四、完善時期 (214)
案例賞析(214)
標準化自測題(214)
第二章  學生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17)
深度解析 (217)
本章知識框架 (217)
第一節(jié)  學生心理發(fā)展概述 (218)
一、心理發(fā)展的含義及特征 (218)
二、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一般特征 (218)
三、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階段特征 (219)
四、心理發(fā)展的教育意義 (219)
第二節(jié)  認知發(fā)展與教育(220)
一、認知發(fā)展的階段理論(220)
二、認知發(fā)展階段與教學的關系(221)
第三節(jié)  社會性發(fā)展與教育(222)
一、人格的發(fā)展(222)
二、自我意識的發(fā)展(223)
第四節(jié)  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 (226)
一、學生的認知差異及其對教育的意義 (226)
二、學生的性格差異及其對教育的意義 (227)
案例賞析(228)
標準化自測題(229)
第三章  學習與學習理論 (232)
深度解析 (232)
本章知識框架 (232)
第一節(jié)  學習概述 (233)
一、學習的概念及實質 (233)
二、人類學習與動物學習的區(qū)別 (233)
三、學生學習的特點 (233)
四、學習的分類 (234)
第二節(jié)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235)
一、桑代克的聯(lián)結主義理論 (235)
二、巴甫洛夫的經(jīng)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236)
三、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237)
四、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238)
第三節(jié)  認知學習理論 (238)
一、苛勒的完形—頓悟學習理論 (238)
二、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 (239)
三、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240)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241)
第四節(jié)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42)
一、建構主義學習觀 (242)
二、建構主義學生觀 (242)
三、建構主義知識觀 (243)
四、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教育的啟示  (243)
第五節(jié)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243)
一、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 (243)
二、學生中心的教學觀 (244)
案例賞析(244)
標準化自測題(245)
第四章  學習心理 (248)
深度解析 (248)
本章知識框架 (248)
第一節(jié)  學習動機 (249)
一、學習動機的含義 (249)
二、學習動機的分類 (249)
三、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的關系 (250)
四、學習動機理論(251)
五、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 (253)
六、學習動機的激發(fā) (254)
第二節(jié)  知識的學習 (255)
一、知識的概念及類型 (255)
二、知識學習的類型 (256)
三、知識的獲得 (257)
四、知識的遺忘 (258)
五、知識的保持 (259)
第三節(jié)  學習遷移 (260)
一、學習遷移的概念 (260)
二、學習遷移的作用 (261)
三、學習遷移的類型  (261)
四、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262)
五、影響學習遷移的主要因素 (263)
六、促進學習遷移的教學策略 (264)
第四節(jié)  技能的形成 (265)
一、技能的定義及特征 (265)
二、技能的分類 (265)
三、技能的作用 (266)
四、操作技能的形成 (266)
五、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要求 (267)
六、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論 (268)
七、心智技能的學習過程 (269)
八、心智技能的培養(yǎng)要求 (270)
第五節(jié)  學習策略 (270)
一、學習策略的概念及特點 (270)
二、典型的學習策略 (271)
三、影響學習策略掌握和運用的因素 (273)
四、學習策略訓練的方法 (274)
第六節(jié)  問題解決與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274)
一、問題及問題解決的含義 (274)
二、問題解決的過程 (275)
三、問題解決的策略 (275)
四、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276)
五、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 (276)
六、創(chuàng)造性的含義和特征 (278)
七、影響創(chuàng)造性的因素 (278)
八、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方法 (279)
第七節(jié)  態(tài)度與品德的形成 (280)
一、態(tài)度 (280)
二、品德 (281)
三、品德形成的基本理論 (282)
四、小學生品德發(fā)展的基本特征 (284)
五、中學生品德發(fā)展的基本特征 (284)
六、態(tài)度與品德形成的一般過程 (285)
七、影響態(tài)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條件 (285)
八、良好態(tài)度與品德的培養(yǎng) (286)
案例賞析(288)
標準化自測題(288)
第五章  心理健康教育 (292)
深度解析 (292)
本章知識框架 (292)
第一節(jié)  心理健康 (293)
一、心理健康概述 (293)
二、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意義 (293)
三、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293)
四、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及治療 (294)
第二節(jié)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和具體方法 (296)
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 (296)
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 (296)
第三節(jié)  心理評估 (298)
一、心理評估及其意義 (298)
二、心理評估的方法 (298)
第四節(jié)  心理輔導 (299)
一、心理輔導概述 (299)
二、學生心理輔導的方法 (300)
案例賞析(302)
標準化自測題(303)
第六章  教師心理 (305)
深度解析 (305)
本章知識框架 (305)
第一節(jié)  教師的角色心理 (306)
一、教師的心理特征 (306)
二、教師的角色心理 (306)
第二節(jié)  教師的成長心理 (310)
一、教師成長的歷程 (310)
二、教師成長與發(fā)展的基本途徑 (310)
第三節(jié)  教師的心理健康 (311)
一、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311)
二、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 (311)
標準化自測題(312)
第四部分新課程改革
第一章  我國課程改革概述 (314)
深度解析 (314)
本章知識框架 (314)
第一節(jié)  我國課程改革的回顧與理論 (315)
一、我國課程改革的回顧 (315)
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 (316)
第二節(jié)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理念 (316)
一、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316)
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317)
標準化自測題(318)
第二章  新課程帶來的變革 (319)
深度解析 (319)
本章知識框架 (319)
第一節(jié)  教育觀念的變革 (320)
一、教學觀的轉變 (320)
二、新型教師觀 (320)
三、新型學生觀 (321)
第二節(jié)  學習方式的變革 (322)
一、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 (322)
二、新課程下學習方式的特點 (323)
第三節(jié)  課程組織的變革 (324)
一、課程結構的變革 (324)
二、課程內容的改革 (325)
三、課程評價的改革 (327)
四、課程管理與課程資源方面的變革 (329)
標準化自測題(330)
第五部分教育法律法規(guī)
第一章  教育法律基礎 (334)
深度解析 (334)
本章知識框架 (334)
第一節(jié)  教育法律概述 (335)
一、教育法的含義 (335)
二、教育法規(guī)的含義 (335)
第二節(jié)  教育法律關系 (335)
一、教育法律關系的含義 (335)
二、教育法律關系的特征 (336)
三、教育法律關系的類型 (336)
四、教育法律關系的產(chǎn)生、變更和消滅 (338)
五、教育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338)
第三節(jié)  教育法律規(guī)范 (338)
一、教育法律規(guī)范的類型 (338)
二、教育法律規(guī)范的構成要素 (340)
第四節(jié)  教育法律責任 (341)
一、教育法律責任的含義 (341)
二、教育法律責任的歸責要件 (342)
三、教育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 (343)
四、教育法律責任的分類 (344)
第五節(jié)  教育法律救濟 (346)
一、教育法律救濟的含義 (346)
二、法律救濟的特征 (346)
三、法律救濟的渠道 (346)
四、法律救濟的基本原則 (346)
五、法律救濟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46)
六、教師申訴制度 (347)
七、學生申訴制度 (348)
第六節(jié)  依法執(zhí)教和對教師的法制教育 (348)
一、依法執(zhí)教的含義 (348)
二、依法執(zhí)教的必要性 (349)
三、對教師的法制教育 (349)
標準化自測題(350)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規(guī)匯編 (353)
深度解析 (353)
本章知識框架 (353)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354)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357)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361)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365)
五、《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367)
六、《教師資格條例》 (371)
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 (374)
八、《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376)
九、《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379)
十、《中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382)
標準化自測題(385)
第六部分教師職業(yè)道德
第一章  教師職業(yè)道德概述 (388)
深度解析 (388)
本章知識框架 (388)
第一節(jié)  教師職業(yè)道德基本知識 (389)
一、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含義、地位與特點 (389)
二、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基本構成 (389)
三、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功能與作用 (390)
四、教師職業(yè)道德品質 (391)
第二節(jié)  教師職業(yè)道德范疇 (391)
一、教師義務 (391)
二、教師良心 (392)
三、教師公正 (393)
四、教師榮譽 (393)
第三節(jié)  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394)
一、《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394)
二、《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解讀 (394)
案例賞析(395)
標準化自測題(396)
第二章  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養(yǎng)成 (398)
深度解析 (398)
本章知識框架 (398)
第一節(jié)  教師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概述 (399)
一、教師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的含義 (399)
二、教師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的任務 (399)
三、教師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的基本內容 (399)
四、教師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的意義 (400)
第二節(jié)  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自我養(yǎng)成 (400)
一、教師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的基本原則 (400)
二、教師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的途徑 (401)
三、教師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的方法 (402)
案例賞析(403)
標準化自測題(404)
第七部分教學技能與特崗教師招聘面試
第一章  教學語言表達技能(408)
深度解析 (408)
本章知識框架 (408)
第一節(jié)  教學口語技能(409)
一、教學口語的含義(409)
二、教學口語的功能及分類(409)
三、教學口語的基本要求(410)
四、教學口語技能提高的途徑(410)
第二節(jié)  教態(tài)語言技能(411)
一、教態(tài)語言的含義及特點(411)
二、教態(tài)語言的功能(411)
三、教態(tài)語言的類型(411)
四、教態(tài)語言的基本要求(413)
第二章  課堂教學技能(414)
深度解析 (414)
本章知識框架 (414)
第一節(jié)  課堂導入技能(415)
一、課堂導入技能的含義及作用(415)
二、課堂導入的類型(415)
三、課堂導入的基本要求(416)
第二節(jié)  課堂講授技能(416)
一、課堂講授的含義(416)
二、課堂講授的分類(417)
三、課堂講授的基本要求(417)
第三節(jié)  課堂提問技能(418)
一、課堂提問的含義(418)
二、課堂提問的類型(418)
三、課堂提問的基本要求(419)
第四節(jié)  課堂對話技能(419)
一、課堂對話的含義及特點(419)
二、課堂對話的類型(419)
第五節(jié)  課堂板書技能(420)
一、課堂板書的含義(420)
二、課堂板書的內容(420)
三、課堂板書的類型(420)
第六節(jié)  結課技能(421)
一、結課的含義(421)
二、結課的方法(421)
標準化自測題(422)
第三章  面試概論(423)
深度解析(423)
本章知識框架(423)
第一節(jié)  教師面試概述(424)
一、面試的涵義(424)
二、面試的構成要素(424)
三、面試的特征(425)
四、面試的作用(426)
五、面試的發(fā)展趨勢(426)
第二節(jié)  教師面試的形式與測評要素(428)
一、面試的形式(428)
二、面試的測評要素(428)
第三節(jié)  教師面試的流程(431)
一、確定面試對象(431)
二、面試報到抽簽(431)
三、候考(431)
四、進入考場(431)
五、作答(431)
六、計算成績(432)
七、公布成績(432)
第八部分教學設計
第一章  教學設計技能(434)
深度解析 (434)
本章知識框架 (434)
第一節(jié)  教學設計概述(435)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435)
二、教學內容的處理(442)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確定(444)
四、教學流程的設計(446)
五、教學方法的選擇(447)
六、教學媒體的選擇應用(449)
七、作業(yè)與練習的設計(449)
第二節(jié)  教案(450)
一、教案的類型(450)
二、教案的結構與內容(451)
三、教案編寫基本要點(452)
標準化自測題(453)
第二章  教學設計精選(454)
深度解析 (454)
本章知識框架 (454)
第一節(jié) 語文教學設計經(jīng)典范例(455)
第二節(jié) 數(shù)學教學設計經(jīng)典范例(457)
第三節(jié) 英語教學設計經(jīng)典范例(463)
2014年特崗教師招聘筆試面授課程(469)
2014年特崗教師招聘面試面授課程(470)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47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