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管、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自愿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也是得到教育部批準和支持的全國中學生五項學科競賽之一。競賽創(chuàng)辦于1984年,每學年舉行一屆,截至2013年共舉辦了30屆。競賽分為預賽、復賽和決賽,其中預賽于每年9月舉行,全國有50萬左右的中學生參加。決賽于同年10月舉行,由經預賽、復賽選拔出的中學生參加。決賽分為理論部分和實驗部分,決賽設立獎項: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4個單項獎(總成績最佳獎、理論成績最佳獎、實驗成績最佳獎及女學生成績最佳獎)。獲獎的大多數同學在現場往往就被以北大、清華為首的國內十余所著名高校預錄取。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自1985年起,每年編寫一期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專輯,作為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中學生、輔導教師和學生家長的指定參考書。1986年7月,我國首次參加了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17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在以后的歷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我國每年選派5名學生參賽,至今共派出133人,總計獲得133個獎項,其中金牌101,銀牌21,銅牌9,表揚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