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計算機/網(wǎng)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CAD/CAM/CAEUG NX 9數(shù)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含盤)

UG NX 9數(shù)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含盤)

UG NX 9數(shù)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含盤)

定 價:¥69.80

作 者: 姜志鵬 王義文 岳彩旭
出版社: 中國鐵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CAD CAM CAE UG 計算機/網(wǎng)絡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3198312 出版時間: 2015-03-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內(nèi)容簡介書中以“加工方法分析+重點參數(shù)介紹+典型實例應用”的方式,全面、詳細地介紹了各類加工的全過程。命令功能介紹以夠用為原則,把重點放在加工方法分析和具體操作應用上。具體內(nèi)容包括:UG NX 9入門、數(shù)控技術(shù)基礎知識、UG NX 9 CAM加工入門、邊界的特性與創(chuàng)建、點位加工、平面銑加工、型腔銑削、固定軸曲面銑削、多軸銑削加工、后處理配置、手機外殼模具型芯編程加工、汽車后視鏡模具型腔加工、復雜多面類零件加工、航空用高精度專用葉輪5軸聯(lián)動加工等。本書附贈光盤中提供了書中實例的源文件和講解實例設計過程的語音視頻教學文件。本書適合在校學生以及從事機械、機電、自動化等相關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閱讀學習,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和培訓機構(gòu)機械設計及其相關專業(yè)的教材。

作者簡介

暫缺《UG NX 9數(shù)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含盤)》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 UG NX 9入門 1
1.1 UG NX 9 概述 1
1.1.1 UGS公司簡介 1
1.1.2 UG產(chǎn)品概述 1
1.1.3 UG NX 9 的安裝 2
1.1.4 UG NX 9 新功能體驗 5
1.1.5 UG NX 9 的軟件特點 8
1.2 UG NX 9 工作環(huán)境 10
1.2.1 UG NX 9 歡迎界面 10
1.2.2 UG NX 9 基本環(huán)境界面 10
1.3 UG文件操作 13
1.3.1 新建文件 13
1.3.2 打開/關閉文件 14
1.3.3 保存文件 14
1.3.4 導入/導出文件 15
1.3.5 邊學邊練——文件單位的轉(zhuǎn)換 16
1.3.6 邊學邊練——文件的導入與導出 16
1.4 常用輔助工具 18
1.4.1 基準平面 18
1.4.2 基準軸 18
1.4.3 基準CSYS 18
1.4.4 基準點 18
1.4.5 矢量構(gòu)造器 19
1.4.6 測量工具 19
1.5 UG NX 9 的環(huán)境配置 21
1.6 UG NX 9的幫助功能 22
1.7 UG NX 9的首選項設置 23
1.7.1 對象設置 23
1.7.2 用戶界面設置 23
1.7.3 資源板設置 24
1.7.4 選擇設置 24
1.7.5 可視化設置 24
1.7.6 用戶默認設置 25
第2章 數(shù)控技術(shù)基礎知識 26
2.1 概述 26
2.1.1 數(shù)控加工的定義及特點 26
2.1.2 數(shù)控加工的發(fā)展趨勢 27
2.2 數(shù)控機床概述 28
2.2.1 數(shù)控機床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29
2.2.2 數(shù)控機床的特點 30
2.2.3 數(shù)控機床的組成 30
2.2.4 數(shù)控機床的工作原理 31
2.2.5 數(shù)控機床的軌跡控制與輔助功能 33
2.2.6 數(shù)控機床的分類 35
2.2.7 數(shù)控機床的選擇 38
2.3 數(shù)控加工基礎知識 39
2.3.1 數(shù)控加工的工作過程及其主要內(nèi)容 39
2.3.2 坐標系與坐標軸 39
2.3.3 數(shù)控編程基礎 40
2.4 基于CAD/CAM軟件的交互式圖形編程 46
2.4.1 交互式圖形編程概述 46
2.4.2 交互式圖形編程技術(shù)的特點 46
2.4.3 交互式圖形編程的基本步驟 47
2.4.4 基于CAD/CAM軟件的交互式圖形編程原理 48
2.4.5 目前常用的CAD/CAM軟件簡介 48
第3章 UG NX 9 CAM加工入門 53
3.1 UG NX 9 CAM概述 53
3.1.1 UG CAM中的一些加工術(shù)語 54
3.1.2 UG CAM的一般流程 56
3.2 UG NX 9 CAM環(huán)境介紹 58
3.2.1 初始化加工環(huán)境 58
3.2.2 UG NX 9 CAM界面介紹 59
3.3 工序?qū)Ш狡骷安僮鞴芾?60
3.3.1 工序?qū)Ш狡?60
3.3.2 操作管理 60
3.4 UG NX 9的編程步驟 61
3.5 創(chuàng)建父節(jié)點組 62
3.5.1 創(chuàng)建程序?qū)ο?62
3.5.2 創(chuàng)建**對象 63
3.5.3 創(chuàng)建幾何對象 63
3.5.4 創(chuàng)建方法對象 64
3.6 創(chuàng)建操作 64
3.6.1 指定操作類型 64
3.6.2 設置操作參數(shù) 64
3.7 **路徑仿真及檢驗 65
第4章 邊界的特性與創(chuàng)建 67
4.1 加工區(qū)域 67
4.2 臨時邊界和永久邊界 67
4.3 邊界的分類 68
4.4 邊界的創(chuàng)建 69
第5章 點位加工 72
5.1 點位加工概述 72
5.1.1 點位加工運動原理 72
5.1.2 點位加工相關知識 72
5.2 點位加工類型 75
5.3 點位加工幾何體設置 77
5.3.1 指定孔 77
5.3.2 指定頂面 83
5.3.3 指定底面 84
5.4 循環(huán)類型 85
5.4.1 循環(huán)類型選擇方法 85
5.4.2 循環(huán)類型——無循環(huán)和啄鉆 85
5.4.3 循環(huán)類型——斷屑、標準文本、標準鉆 86
5.4.4 循環(huán)類型——標準鉆,埋頭孔/深度/斷屑 87
5.4.5 循環(huán)類型——標準鏜、快退、橫向偏置后快退、手工退刀、標準背鏜 88
5.4.6 循環(huán)類型參數(shù)設置 90
5.4.7 邊學邊練——均布孔加工 93
5.5 深度偏置 97
5.6 孔的附加、省略、反向、顯示點、圓弧軸控制 97
5.7 綜合實例1:孔系加工 98
5.7.1 零件工藝分析 98
5.7.2 公共項目設置 98
5.7.3 鉆定位孔 99
5.7.4 加工盲孔 101
5.7.5 加工通孔 104
5.7.6 鉆削加工導柱孔 105
5.8 綜合實例2:蝶板孔銑削加工 107
5.8.1 零件工藝分析 107
5.8.2 公共項目設置 107
5.8.3 點鉆引導孔 109
5.8.4 啄鉆銑削通孔 110
5.8.5 銑削沉頭孔 112
5.8.6 攻螺紋 112
第6章 平面銑 115
6.1 平面銑概述 115
6.1.1 平面銑的加工特點 115
6.1.2 平面銑操作的子類型 116
6.1.3 常用的銑削方式 118
6.2 平面銑的組設置 120
6.2.1 定義程序組及加工方法 120
6.2.2 坐標系的設置 121
6.2.3 **和刀軸 123
6.2.4 編輯組設置 129
6.2.5 邊學邊練——平面銑的組設置練習 129
6.3 平面銑削加工幾何體 131
6.3.1 底壁加工幾何體 131
6.3.2 平面銑削幾何體 134
6.3.3 幾何體邊界編輯 138
6.4 公用選項參數(shù)設置 139
6.4.1 切削模式 140
6.4.2 切削步進 146
6.4.3 切削層 148
6.4.4 切削參數(shù) 149
6.4.5 非切削移動 158
6.4.6 進給率和速度 167

6.5 刀路的產(chǎn)生與模擬 169
6.5.1 生成與重播 169
6.5.2 確認 169
6.5.3 列表 171
6.6 綜合實例1:簡單殼體平面銑削加工 172
6.6.1 零件工藝分析 172
6.6.2 公共項目設置 172
6.6.3 平面銑加工 175
6.7 綜合實例2:汽車模具銑削加工 181
6.7.1 零件工藝分析 182
6.7.2 公共項目設置 182
6.7.3 汽車模具表面粗加工 186
6.7.4 汽車模具表面精加工 190
第7章 型腔銑削 194
7.1 型腔銑概述 194
7.1.1 型腔銑簡介 194
7.1.2 型腔銑的子類型 198
7.2 型腔銑操作 202
7.2.1 型腔銑操作的創(chuàng)建步驟 202
7.2.2 幾何體 204
7.2.3 切削模式 209
7.2.4 步距與深度 211
7.2.5 切削層 212
7.2.6 切削參數(shù) 215
7.2.7 非切削移動 221
7.2.8 進給率和速度 222
7.3 其他型腔銑 224
7.3.1 插銑 224
7.3.2 深度加工輪廓銑 228
7.3.3 剩余銑 235
7.3.4 深度加工拐角 240
7.3.5 邊學邊練——型腔銑類別的選擇 241
7.4 綜合實例1:凸臺模具型腔銑削加工 244
7.4.1 零件工藝分析 244
7.4.2 公共項目設置 244
7.4.3 模型表面粗加工 248
7.4.4 模型側(cè)面及大平面半精加工 251
7.4.5 模型凸模表面精加工 252
7.5 綜合實例2:凸模型腔銑削加工 255
7.5.1 零件工藝分析 255
7.5.2 公共項目設置 256
7.5.3 模型表面粗加工 259
7.5.4 模型表面半精加工 260
7.5.5 生成車間文檔及NC程序 262
第8章 固定軸曲面銑削 264
8.1 固定軸曲面輪廓銑概述 264
8.1.1 固定軸曲面輪廓銑簡介 264
8.1.2 固定軸曲面輪廓銑的子類型 267
8.1.3 幾何體選擇 269
8.2 固定軸曲面銑驅(qū)動方法 271
8.2.1 曲線/點驅(qū)動方式 272
8.2.2 螺旋式驅(qū)動方式 274
8.2.3 邊界驅(qū)動方式 275
8.2.4 區(qū)域銑削驅(qū)動方式 278
8.2.5 曲面驅(qū)動方式 279
8.2.6 流線驅(qū)動方式 280
8.2.7 刀軌驅(qū)動方式 283
8.2.8 徑向切削驅(qū)動方式 284
8.2.9 清根驅(qū)動方式 285
8.2.10 文本驅(qū)動方式 286
8.3 投影矢量 286
8.3.1 指定矢量或刀軸 286
8.3.2 指定遠離點或朝向點 287
8.3.3 指定遠離直線或朝向直線 288
8.4 刀軌設置參數(shù)選項 289
8.4.1 切削參數(shù) 289
8.4.2 非切削運動 297
8.4.3 進給率和速度 297
8.5 綜合實例1:型腔固定軸銑削加工 297
8.5.1 零件工藝分析 297
8.5.2 公共項目設置 298
8.5.3 模型表面粗加工 302
8.5.4 模型表面半精加工 304
8.5.5 模型表面精加工 306
8.5.6 深度輪廓銑精加工陡峭區(qū)域 307
8.5.7 輪廓區(qū)域非陡峭銑精加工非陡峭區(qū)域 309
8.5.8 多刀路清根精加工拐角區(qū)域 311
8.6 綜合實例2:護腿型腔固定軸銑削加工 313
8.6.1 零件工藝分析 313
8.6.2 公共項目設置 313
8.6.3 護腿表面粗加工 317
8.6.4 護腿曲面半精加工 319
8.6.5 護腿曲面精加工 321
8.6.6 清根 323
8.6.7 護腿表面雕刻文字 324
第9章 多軸銑削加工 326
9.1 多軸銑削概述 326
9.1.1 多軸銑削的應用和特點 326
9.1.2 創(chuàng)建多軸曲面銑削操作 329
9.1.3 多軸曲面銑削子類型 329
9.2 刀軸控制 331
9.2.1 刀軸控制——遠離點與朝向點 331
9.2.2 刀軸控制——遠離直線、朝向直線、相對于矢量 332
9.2.3 刀軸控制——垂直于部件、相對于部件 333
9.2.4 刀軸控制——4軸,垂直于部件 334
9.2.5 刀軸控制——4軸,相對于部件 335
9.2.6 刀軸控制——雙4軸,相對于部件 335
9.2.7 刀軸控制——優(yōu)化后驅(qū)動、插補矢量 336
9.2.8 刀軸控制——垂直于驅(qū)動體、相對于驅(qū)動體 336
9.2.9 刀軸控制——側(cè)刃驅(qū)動體 337
9.2.10 刀軸控制——其余驅(qū)動方式 337
9.3 可變輪廓銑 338
9.3.1 可變輪廓銑簡介 338
9.3.2 可變輪廓銑創(chuàng)建步驟 340
9.3.3 刀軸控制方法 343
9.3.4 邊界驅(qū)動可變輪廓銑 343
9.3.5 曲面驅(qū)動可變輪廓銑 346
9.3.6 邊學邊練——可變輪廓銑實例 351
9.4 順序銑 355
9.4.1 順序銑介紹 355
9.4.2 創(chuàng)建順序銑操作 357
9.4.3 進刀運動 360
9.4.4 點到點的運動 365
9.4.5 連續(xù)刀軌運動 365
9.4.6 退刀運動 365
9.4.7 順序銑的循環(huán) 366
9.4.8 邊學邊練——順序銑實例 366
9.5 綜合實例1:復雜型面模型加工 374
9.5.1 零件工藝分析 374
9.5.2 公共項目設置 374
9.5.3 粗加工凹型面 376
9.5.4 半精加工型面 380
9.6 綜合實例2:可變流線銑加工葉片 382
9.6.1 葉片加工工藝分析 382
9.6.2 創(chuàng)建設置父節(jié)點參數(shù) 383
9.6.3 創(chuàng)建可變流線銑工序 385
第10章 后處理配置 389
10.1 UG NX 后處理 389
10.1.1 UG/Post 后處理簡介 389
10.1.2 UG/Post 后處理術(shù)語 390
10.1.3 UG/Post 后處理步驟 391
10.1.4 后處理構(gòu)造器創(chuàng)建后處理 391
10.1.5 后處理構(gòu)造器參數(shù)定義 394
10.2 車間文檔 403
10.2.1 車間文檔簡介 403
10.2.2 邊學邊練——生成車間文檔的過程 403
10.3 UG后置處理器的應用實例 404
10.3.1 相關參數(shù)要求 404
10.3.2 新建后處理器 405
10.3.3 后處理文件驗證 413
第11章 手機后殼型芯模具編程加工 415
11.1 制定編程加工方案 415
11.2 設置父節(jié)點組 416
11.3 型腔粗加工 418
11.3.1 型腔銑削加工——成型部位粗加工 419
11.3.2 型腔銑削加工——成型部位圓角側(cè)面粗加工 420
11.3.3 型腔銑削加工——膠位區(qū)域各扣位粗加工 423
11.3.4 面銑加工——型腔各個平面粗加工 425
11.3.5 面銑加工——膠位區(qū)域插卡外側(cè)面粗加工 427
11.4 型腔半精加工 428
11.4.1 深度輪廓銑削加工——膠位區(qū)域外側(cè)面半精加工 429
11.4.2 深度輪廓銑削加工——型腔定位槽側(cè)面半精加工 431
11.4.3 深度輪廓銑削加工——膠位區(qū)域內(nèi)側(cè)面半精加工 432
11.5 型腔精加工 434
11.5.1 深度輪廓銑削加工——型腔定位槽側(cè)面精加工 434
11.5.2 深度輪廓銑削加工——膠位區(qū)域內(nèi)側(cè)面精加工 435
11.5.3 深度輪廓銑削加工——膠位區(qū)域外側(cè)面精加工 437
11.5.4 面銑加工——型腔各平面精加工 439
11.5.5 面銑加工——膠位區(qū)域內(nèi)側(cè)L形平面精加工 441
11.5.6 面銑加工——膠位區(qū)域內(nèi)側(cè)大平面精加工 443
11.5.7 面銑加工——膠位區(qū)域插卡外側(cè)平面精加工 444
11.5.8 面銑加工——膠位區(qū)域窄平面精加工 445
11.5.9 面銑加工——膠位區(qū)域插卡平面精加工 446
11.5.10 深度輪廓銑削加工——膠位區(qū)域拉釘孔精加工 447
11.6 生成車間文檔及后處理 449
11.6.1 生成車間文檔 449
11.6.2 生成后處理文件 449
第12章 汽車后視鏡模具型腔加工 450
12.1 制定編程加工方案 450
12.2 設置父節(jié)點組 451
12.3 模具成型表面粗加工 454
12.3.1 型腔銑削加工——成型部位粗加工 455
12.3.2 型腔銑削加工——成型部位二次粗加工 456
12.3.3 型腔銑削加工——手柄中間小型腔粗加工 457
12.4 模具成型表面半精加工 459
12.4.1 深度輪廓加工——成型部位半精加工 459
12.4.2 深度輪廓加工——手柄中間小型腔半精加工 461
12.5 模具成型表面精加工 464
12.5.1 平面銑削加工——手柄平面精加工 464
12.5.2 深度輪廓加工——型腔斜坡精加工 466
12.5.3 固定輪廓銑——成型部位精加工 468
12.5.4 深度輪廓加工——膠位區(qū)域凹谷側(cè)面精加工 470
12.5.5 固定輪廓銑——膠位區(qū)域凹谷底面精加工 473
12.5.6 固定輪廓銑——膠位區(qū)域邊界精加工 476
第13章 復雜多面類零件加工 478
13.1 制定編程加工方案 478
13.2 設置父節(jié)點組 479
13.3 復雜多面類零件粗加工 483
13.3.1 面銑削加工——零件頂面 483
13.3.2 面銑削加工——零件側(cè)面 483
13.3.3 型腔銑削加工——零件側(cè)面凹槽 486
13.3.4 固定輪廓銑——零件頂部斜面 487
13.4 復雜多面類零件精加工 490
13.4.1 面銑削加工——零件頂面 490
13.4.2 面銑削加工——零件側(cè)面 491
13.4.3 深度加工拐角——零件側(cè)面的槽 491
13.4.4 固定軸銑削加工——零件頂部斜面 493
13.5 復雜多面類零件加工——孔加工 494
第14章 航空用高精度專用葉輪5軸聯(lián)動加工 496
14.1 整體葉輪數(shù)控加工工藝流程規(guī)劃 496
14.2 設置父節(jié)點組 498
14.2.1 進入加工模塊 498
14.2.2 創(chuàng)建幾何體 499
14.2.3 創(chuàng)建** 500
14.2.4 修改加工方式 502
14.2.5 創(chuàng)建程序組 502
14.3 流道開粗加工 503
14.4 葉輪精加工 505
14.4.1 葉片精加工 505
14.4.2 分流葉片精加工 508
14.4.3 葉片流道精加工 508
14.4.4 葉片倒角部分清根 510
14.4.5 分流葉片倒圓部分清根 511
14.5 葉片刀軌確認、后處理、車間文檔 513
14.5.1 葉片刀軌確認 513
14.5.2 葉輪車間文檔 513
14.5.3 葉輪后處理 51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