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猴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動物,激發(fā)我們無限的遐想。猿猴與人類都屬于靈長類。我們雖然能立即指出他們與人的差別,但是又難以否認他們與人類有相似的手腳、體形、表情和行為特征。黑猩猩與人類最近緣,其基因序列與人類的相似度高達98.7%。他們可以制作和使用60余種工具,甚至推翻了‘人類是唯一會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動物’的經典定義。站在黑猩猩籠舍前,不禁會懷疑欄桿的兩邊是我們在觀察他們,還是他們在觀察我們。我們常常疑惑,黑猩猩為什么沒有變成人?黑猩猩什么時候會變成人?20世紀以來,靈長類研究為理解人類自身提供了新的視角。越來越多的學者們意識到我們不能只關注人類自身,而可以通過比較人類與其他670余種靈長類的異同探索人性本質。如黑猩猩具有文化行為、懂得制造和使用60余種工具等,這些特征一次次推翻了‘人類是唯一有文化的動物’、‘人類是唯一會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動物’等古典人類定義。靈長類研究迅速發(fā)展成為跨越生物學和人類學的新興研究領域。在歐美日本等國家的知名大學都開設了靈長類進化論或生物人類學的通識課程,成為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科學思維方法的重要內容。我國是世界上猿猴分布最豐富的國家,但是人們一般只見過動物園里的猴子,對野生猿猴并不了解。經常有人問:人是猴子變的嗎?如果猴子變成了人,那動物園里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猴子;猴子需要多長時間能變成人?神農架的野人是猴子嗎?這些問題我們對近親猿猴物種的知識渴求,也反應了我國市場上缺乏關于猿猴進化的科普資料。本書是一本綜合介紹猿猴的科普書籍。在講述人和猴的共通性以外,這本書更強調猿猴與人類之間差異性。為了增加可讀性,書中略去繁瑣的數據圖表,增加大量圖片。文中以一問一答的方式介紹了猿猴進化、身體、生態(tài)、性與繁殖、行為、社會、智能等幾個主要方向的綜合知識。讀者可以從頭至尾地傳統(tǒng)閱讀,也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展開閱讀,提高讀者們的探索興趣。本書為大眾性科普讀物,適合于中學生、大學生、學者,以及對野生動物生態(tài)和人類進化感興趣的讀者群。具體框架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