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史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德國卷

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德國卷

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德國卷

定 價:¥72.00

作 者: 衛(wèi)茂平,陳虹嫣 著;錢林森,周寧 編
出版社: 山東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中外文學交流史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2884896 出版時間: 2015-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5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外文學交流史 中國-德國卷》前4章的不少內(nèi)容,依靠德語原著,或得到補充,或重新修訂。《中外文學交流史 中國-德國卷》的敘述大約止于20世紀上半葉。按照原先設想,《中外文學交流史 中國-德國卷》第五章起的主題是“德語文學在中國”,既談德語文學在中國的譯介,也論中國作家對德語文學的接受?!吨型馕膶W交流史 中國-德國卷》這章,可視為對原來“德語文學在中國”這部分內(nèi)容的替代,也可看作從一個特定角度,討論新中國建立至今,“德語文學在中國”之傳衍的另一種嘗試?!吨型馕膶W交流史 中國-德國卷》第六至第九章屬于個案研究。它們各自通過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例子,或講述中國文化對德國哲人的影響,或介紹德國文學在中國的接受。第六章談德國哲學界對辜鴻銘的接受或拒斥。在中國晚清名人中,辜鴻銘的敏銳和機智、率真和怪異,可算獨樹一幟。撇開以老莊和孔孟等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哲人,他是對現(xiàn)代德國文人影響大的中國學者。但至今為止,國內(nèi)尚無這方面的專論。第七章討論德國文學在中國的譯介或接受。我們以茨威格作為舉例對象,是因為這個德語作家在中國的德語文學譯介史上,具有超常影響力的緣故。第八和第九章論述德國文壇兩位負盛名的作家,即歌德和席勒,在中國的接受情況。

作者簡介

暫缺《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德國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總序

概述
第一章 冒險的精神與開放的視野-至17世紀德國文學中的中國
一、羅森施普呂特《葡萄酒贊歌》中的巨富可汗
二、奧皮茨筆下漫游中國的戰(zhàn)神
三、“癡兒”的中國奇遇
四、耶穌會教士的《韃靼戰(zhàn)紀》與幾部德意志的“中國小說”
五、小結
第二章 17和18世紀德語文獻或文學中的“中國精神”及中國文學
一、萊布尼茨的《中國近事》與沃爾夫《關于中國道德學的演講》
二、周游世界的中國人眼中的中西世界
三、德國版的《孝經(jīng)外傳》
四、瑞士作家哈勒爾的兩部“國事小說”與中國的關系
五、維蘭德的《金鏡》及中國的教育典范
六、《趙氏孤兒》在德國的流傳
七、翁策爾筆下“武帝”的浪漫哭訴
八、小結
第三章 19世紀德國文學中的中國
一、中國形象由褒向貶的轉(zhuǎn)變
二、利希滕貝格及《關于中國人軍事禁食學校及其他一些奇聞》
三、歌德對中國文學的接受
四、席勒對中國題材的處理
五、塞肯多夫創(chuàng)作與老莊哲學——兼及“莊生夢蝶”在德國的流傳
六、浪漫主義、青年德意志及畢德邁耶爾文學中的中國
七、埃利森、霍普芬和古姆彭貝格筆下的“江郎才盡”故事
第四章 中國文學在德國——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德文學交流的事實及我們的審視
一、海澤作品中的《詩經(jīng)》故事和對《三國演義》的改編
二、蛇女——一篇中國故事在格林和凱勒作品中的變體
三、馮塔納《艾菲-布里斯特》中的中國異者
四、通俗小說家卡爾·邁的創(chuàng)作與中國的關系
五、道滕代的“中國”小說
六、《鮑家漂亮姑娘》和《幽王的毀滅》
——比爾鮑姆和黑塞筆下的褒姒故事(兼及海涅)
七、霍夫曼斯塔爾對中國文學及哲學的接受
八、德布林的《王倫三跳》與老莊哲學及其他
九、德國作家對中國古典詩歌的改編與仿作——以德默爾為例
十、中國短篇故事集在德國的譯介——以《今古奇觀》和《聊齋志異》為例
十一、哲學的滲透——克拉邦德與中國文學及哲學
十二、文學的借鑒——埃倫施泰因與《水滸傳》
十三、思想的探討——以托馬斯·曼《魔山》和《綠蒂在魏瑪》為例
十四、故事的借用——勒爾克與“鐘馗驅(qū)鬼”
十五、老子的出關——施泰爾與布萊希特
十六、現(xiàn)實的觀察——基希及其《秘密的中國》
第五章 德語文學在中國——以《世界文學》(1953-2008)中的德語翻譯文學為例-
一、《世界文學》的辦刊歷程及文學翻譯概述
二、從《世界文學》看中國和德語國家的文化交流關系
三、德語文學在《世界文學》中的譯介
第六章 辜鴻銘在德國——德國哲學界對他的接受
一、凱瑟琳(Hermann Graf Keyserling,1880-1946)
二、潘維茨(Rudolf Pannwitz,1881-1969)
三、萊奧納德·納爾遜(Leonard Nelson,1882-1927)
四、《西方的沒落》受了辜鴻銘的影響嗎?
五、哲學史著作中的辜鴻銘
六、小結
第七章 斯·茨威格小說在中國的譯介與研究(1949-2005)
一、茨威格小說在中國的譯介
二、茨威格小說研究
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接受研究
第八章 歌德在中國
一、譯介初期(1920年以前)
二、“五四”之后的譯介高潮(1920-1937)
三、抗日戰(zhàn)爭到新中國成立前的余波(1937-1949)
四、新中國成立到“文革”后的低迷(1949-1977)
五、“文革”后歌德譯介的百花齊放(1977-至今)
第九章 席勒戲劇在中國——從起始到當下的翻譯及研究述評
一、民國時期的譯介與研究
二、1949-1966年問的譯介與研究
三、1978-20lO年間的譯介與研究
四、結語
附錄
1.中德文學交流大事記
2.本書撰稿人名單
參考文獻
編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