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白蘭(Klara Blum,1904—1971),原名克拉拉?布魯姆,出生于富裕猶太家庭,1937年與早期中國共產黨黨員、革命戲劇運動先驅朱穰丞認識并相戀。朱穰丞失蹤后,她輾轉來華尋找戀人,后加入中國國籍,取名朱白蘭,長期在高校教授外語。終其一生,朱白蘭沒有再見到朱穰丞,也不知道戀人因為莫須有的“間諜罪”已于1943年死于西伯利亞勞改營。朱白蘭主要從事詩歌、小說的創(chuàng)作和翻譯,以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義、反法西斯為主題。來華后,其創(chuàng)作圍繞著中國的革命、建設事業(yè)進行,對中國有著熱烈深厚的感情,以中國為第二故鄉(xiāng)。朱白蘭其人及作品的研究、出版,國外正方興未艾,但在國內尚屬空白。本書是朱白蘭生平與作品的結集,對朱白蘭的傳奇人生、作品藝術進行了詳細解讀,并擷選朱白蘭的詩歌35首、一首長篇小說和中篇小說4篇(含節(jié)選)譯介以饗讀者。全書分四章,同時附錄朱白蘭翻譯成德語的毛澤東詩詞兩首和朱白蘭年譜。第一章詳細勾勒了朱白蘭的傳奇人生,講述她成長于富裕猶太家庭,但同情窮人、反對封建傳統(tǒng),支持工人運動,并逐漸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后來流亡蘇聯(lián),認識早期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近代話劇先驅朱穰丞,從此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朱穰丞失蹤后,朱白蘭輾轉來華,見證和參與了中國的革命戰(zhàn)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并以此為創(chuàng)作題材,在世界文壇留下了珍貴的文學遺產。第二章對朱白蘭的作品藝術進行了剖析,指出朱白蘭的作品貫穿著一個主題——家園、戰(zhàn)歌和中國情,中國題材、中國形象是其作品的獨特魅力。第三章選譯了朱白蘭的詩歌35首,涵蓋朱白蘭創(chuàng)作的各個階段,題材涉及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和中國抗日戰(zhàn)爭、革命建設等內容,讓讀者對朱白蘭的詩歌成就有清晰的了解。第四章則選譯了朱白蘭一首長篇小說和4篇中篇小說,小說題材范圍覆蓋中國社會農、工、商、學各個領域,貫穿著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義的斗爭,讓世界人民通過她的作品認識和了解中國的革命建設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