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戲劇藝術穿過巨龍之眼:跨文化對話中的戲曲藝術(1919—1937)

穿過巨龍之眼:跨文化對話中的戲曲藝術(1919—1937)

穿過巨龍之眼:跨文化對話中的戲曲藝術(1919—1937)

定 價:¥45.00

作 者: 江棘 著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戲劇藝術/舞臺藝術 藝術與攝影

ISBN: 9787300213460 出版時間: 2016-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48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跨文化對話中的戲曲藝術”為研究對象,結合社會思想文化史的考察,分析二三十年代戲曲跨文化交流高潮形成的多重原因,回到20世紀戲曲藝術海外交流的**個自覺期與高潮期的具體歷史情境中來展現(xiàn)代興之際的劇界景觀。

作者簡介

  江棘,1983年出生于江蘇南京,浙江定海人。文學博士,現(xiàn)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國劇研究中心。2001年-2005年就讀于清華大學中文系中外文化綜合班,獲文學學士學位;2005年-2009年就讀于清華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師從王中忱教授,獲文學碩士學位;2009年-2012年就讀于中國藝術研究院戲劇戲曲學系,師從劉禎研究員,獲文學博士學位。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中國儺戲?qū)W研究會會員、北京越劇研究會理事。曾獲第四、第五屆全國王國維戲曲論文獎,清華大學優(yōu)秀碩士論文獎、中國藝術研究院優(yōu)秀博士論文獎,先后在《戲曲研究》、《文藝理論與批評》、《魯迅研究月刊》、《戲曲藝術》、《戲劇》、《中華戲曲》、《清華大學學報》、《文化遺產(chǎn)》、《戲劇藝術》等刊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目錄
摘要I
引言1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4
第三節(jié) 論文結構8
第一章 眾聲喧嘩與殊途同歸:時代大潮中的戲曲對外傳播熱及其推動者10
第一節(jié) 主要事件與中心人物概述10
第二節(jié) 時代性的期待:投向戲曲的別樣視線17
一 戲曲界中的世界主義18
二 作為心靈鏡像的戲曲:精神鄉(xiāng)土的烏托邦想象23
第三節(jié) 發(fā)聲之窗:對外書刊中的戲曲傳播者28
一 被遺忘的劇界“權威”梁社乾及其于西人報刊中的戲曲評介28
二 《天下》與中國雙語知識分子的戲曲譯評44
三 多彩底色:“中國通”的經(jīng)驗化寫作48
(一)阿靈敦與哈羅德?艾克敦49
(二)祖克52
(三)辻聽花、波多野乾一、村田烏江及其他55
第四節(jié) 另一種推動:“新文化”陣營的批判與劇界文化人的應激59
第二章 編碼重組:劇目的越境之旅66
第一節(jié) 活態(tài)劇目譯介的特點66
第二節(jié) 中外譯劇者的兩次對話:《打漁殺家》與《奇雙會》70
一 劇目的選擇70
(一)復仇反抗主題的不同闡釋70
(二)誤會與機緣:流行劇目與傳統(tǒng)典范73
二 翻譯策略中的戲劇觀碰撞75
(一)面對“表演中心”的戲曲:指南讀本與“在場性”75
(二)戲曲“情致”精髓的翻譯傳達78
第三節(jié) 奇特的改譯:從《紅鬃烈馬》到《王寶川》86
一 語言:翻譯的“中國性”:“原汁原味”還是“大膽創(chuàng)造”?89
(一)是巴里風格還是戲曲特質(zhì):關于語詞、文風與譯者敘述90
(二)怪力亂神的刪減與“去政治化”的中國風情97
(三)隱喻式結局:中國倫理禮儀與歐美文明的“大登殿”99
二 誰能為中國代言?——從“精華”與“通俗鬧劇”說起102
第四節(jié) 對外公演的劇目選擇與改編107
一 劇目的選擇107
(一)劇目行當108
(二)表演類型109
(三)劇種比例110
(四)新編劇目與傳統(tǒng)劇目111
二 劇目的包裝與改編115
第三章 對話焦點(一):嬗變中的戲曲傳統(tǒng)120
第一節(jié) 認知障礙:陌生與多維度的傳統(tǒng)120
一 遙遠的戲曲傳統(tǒng):公演之前的海外輿論120
二 傳統(tǒng)的復興與“再創(chuàng)”123
第二節(jié) 海外觀演評論中的戲曲傳統(tǒng)認知128
一 1919:對于“再造傳統(tǒng)”及其“現(xiàn)代性”的正反之議128
(一)“與時代和世界趨勢相適應”的“東西合璧”129
(二)脫離昆曲傳統(tǒng)、有技無藝的“沙上樓閣”132
(三)特立獨行的品梅者:坪內(nèi)逍遙論梅蘭芳137
二 20年代中期:傳統(tǒng)與近代劇風審視的新參照系144
(一)“新意圖”的再次確認144
(二)輿論“轉(zhuǎn)向”:“牡丹”競“梅”之旅與新參照系的出現(xiàn)147
三 1928:京昆對立的深化與傳統(tǒng)代言人的“更正”152
(一)“換位”的梅、韓評價152
(二) 對于韓世昌“代言人”身份合法性的強調(diào)策略及其背后154
四 30年代:“原始”與“成熟”之間——傳統(tǒng)想象的強化與反思157
(一)文明對立感的深刻化:東方傳統(tǒng)能夠被理解嗎?158
(二)從“現(xiàn)代”走向“過去”:中方公演“指南”中的戲曲傳統(tǒng)160
(三)“原始”的傳統(tǒng):從“野蠻的嬰兒期”到“天真稚拙”的“杰出生氣”165
(四)“成熟”的傳統(tǒng):“業(yè)已完成”的精美藝術168
(五)逆流權威:斯達克?揚的“古典精神”反思與“南方傳統(tǒng)”171
(五)余響:熊式一的兩重天178
第三節(jié) 海外輿論與戲曲本土“國粹化”歷程的歷史互動180
第四章 對話焦點(二):關于戲曲藝術的本體特征185
第一節(jié) 關于中國戲曲“主導成份”的言說185
一 “聽”的第一性表述185
二 “芭蕾”、舞蹈與“啞劇”:純形象化的定位趨勢189
(一)現(xiàn)代舞/新舞踴運動觀照下的戲曲189
(二)“啞劇”(pantomime)的名與實193
三 感官世界的近代變革:說不盡的“聽”與“看”195
第二節(jié) 關于戲曲的表現(xiàn)形式與真實性的討論198
一 “形”與“技”:戲曲程式認知中的誤解與啟迪199
二 重勘“真實”的疆域:關于現(xiàn)實主義的再審思204
(一)對話的思考基點204
(二)發(fā)掘詩的真實:作為“現(xiàn)實主義的戲曲”207
三 圍繞“象征主義”的爭論216
(一)海內(nèi)外輿論對于戲曲“象征性”與“象征主義”的認定216
(二)“真正的”象征主義:從梅蘭芳訪蘇前夕魯迅與田漢的文章說起217
(三)從知識界到梨園:梅蘭芳、程硯秋對“象征主義”提法的“糾正”221
第三節(jié) 影響與實踐:“劇學”之興、科學話語與劇場新嘗試225
結語 歷史之鏡232
參考文獻23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