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國建筑文化的使命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博士獲國際文物修護學會頒發(fā)的文物保護專業(yè)最高榮譽
“福布斯獎”專題
中國20世絲己建筑遺產認定標準的再研究
——兼論傳承中國20世紀建筑師的作品與思想
第十四次中國近代建筑史學術年會專輯
“西風”漸近影響下的貴州近代建筑
20世紀前半葉建筑人員與建筑材料的移動
——以戰(zhàn)前中國東北地區(qū)為例
中東鐵路建筑群(昂昂溪區(qū))保護規(guī)劃研究
青年風格派在青島德國建筑中的表現及其影響
人民公社時期建筑的價值特征及其保護研究
——晉寧縣上蒜人民公社舊址的保護思考
民國時期媒體視野中民族建筑的現代性
從三一教堂建造史看上海近代建筑技術的進步(1847—1893)
近代陳嘉庚校園規(guī)劃理念的形成發(fā)展初探
近代清華校園建設之若干問題辨析
清末民國歷史保護相關史料鉤沉(一)
——清末《保存古跡推廣辦法章程》之評介
雪域修行,以攝影為引
——記攝影師高志勇與“佛界:西藏壁畫攝影展覽”
2014年中國建筑文化遺產年度報告(節(jié)略版)
東北三省抗戰(zhàn)歷史建筑考察記之一
——長春“偽滿新京建筑”一瞥
故宮基礎設施改造研究與對策
從《威尼斯憲章》到《北京文件》的歷史衍變
——兼論中國有機建筑論思想及其建筑遺產保護理論與實踐特色
談今日拙政園宅園割裂之弊
圖說巴爾干
——克羅地亞和馬其頓的四座城
后工業(yè)時代新創(chuàng)意經濟模式的示范
——德國、瑞士、奧地利三國考察隨筆
“綿長影子”的啟示
——展評:“德國:一個國家的記憶”
書刊推薦18則
“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成立綜述
追憶歷史立足當下
——河北建筑師“重走梁思成、劉敦楨古建之路河北行”之考察
中國建筑文化遺產業(yè)內動態(tài)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