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歷史知識讀物黎民恨:漢朝衰亡錄

黎民恨:漢朝衰亡錄

黎民恨:漢朝衰亡錄

定 價:¥38.00

作 者: 公孫策 著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歷史 秦漢史 中國史

ISBN: 9787544365505 出版時間: 2016-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0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在傳統(tǒng)的歷史書寫中,只有帝王將相才有資格進(jìn)入史書,而平民百姓卻少有人提及。公孫策的《黎民恨:漢朝衰亡錄》打破了這種局面,將漢朝的興衰與人民疾苦首次聯(lián)系在了一起,取《資治通鑒》《史記》等經(jīng)典原著的精華,用精彩絕倫的語言向讀者娓娓道來漢朝由盛轉(zhuǎn)衰的全過程。于現(xiàn)在的世情也具有很多的啟發(fā)意義。從諸呂之亂起,漢朝的根基就在動搖。全書以“帝國盛衰”“王莽篡漢”“光武中興”三大部分構(gòu)成,公孫策以百姓對朝廷的“恨”為切入點(diǎn),通過一個個或家喻戶曉、或鮮為人知的故事講述此“恨”在政權(quán)中的影響,道出政權(quán)在君臣、后宮及軍隊之間流轉(zhuǎn)的前因后果,以及百姓如何在這樣的政治斗爭中不斷成為犧牲品。然而,當(dāng)壓迫到了一定程度,人民必然會反抗。從認(rèn)命、逃避到反抗,人心從“厭漢”到“思漢”,漢朝的命運(yùn)最終還是掌握在人民手中。公孫策沖破了當(dāng)今通俗歷史讀本的書寫局限,他的語言通俗卻不庸俗,描寫生動卻不夸張。與其說他是一位歷史學(xué)者,不如說他是一位“歷史說書匠”,通過他的語言,無論多么千回百轉(zhuǎn)的歷史都能逐漸明晰起來,再深奧難懂的原典也變得親切可掬。在他的筆下,這些歷史人物重新被賦予生命,走出書中來到讀者面前,告訴我們漢朝的衰亡對于當(dāng)今的警世意義。

作者簡介

  公孫策,本名陳哲明,臺灣知名專欄作家、政論家。公孫策曾任中時報系記者、主任、副總編輯,曾任臺灣《新新聞周刊》總經(jīng)理、副總編輯,喜歡以歷史為鑒,發(fā)表大量政論文章。著有《公孫策說名句故事》、《公孫策說唐詩故事》等著作,擅長引經(jīng)據(jù)典寫亂世浮沉。作者說:高中時,歷史老師說:“你們歷史不好好念,將來就會‘張飛殺岳飛,殺得滿天飛’?!倍缃瘢疑瞄L的,就是拿故事跟時事對照,也就是“張飛殺岳飛”啦。

圖書目錄

總序三十本經(jīng)典,一千個故事/1
導(dǎo)讀此恨綿綿無絕期/8
楔子/11
第一部帝國盛衰
天下的興亡必有因果。始皇帝死后,皇后垂簾聽政,眼看漢地四分五裂,“非劉不王”的白馬之盟也岌岌可危。在文景之治短暫的繁榮過后,人民只過了一陣好日子,又因朝廷政變,不得安寧。皇后和權(quán)臣輪番和皇帝爭權(quán),最終劉氏大業(yè)還是落到了一個外姓手上。
1.人彘:垂簾聽政與驚世酷刑/22
2.諸呂之亂:高情商皇后PK心機(jī)權(quán)臣/25
3.文景之治:民心是最大財產(chǎn)/30
4.七國之亂:一場命案引來的叛亂/37
5.莫須有:比岳飛早一千二百年的罪名/43
6.金屋藏嬌:母以子為貴?瞄準(zhǔn)太子位/47
7.長門怨:陳阿嬌失寵,小舅子變姐夫/51
8.外戚大將軍:搏命將軍戰(zhàn)匈奴,大漢天威實為空/54
9.愛其子而殺其母:武帝的精明/58
10.托孤大臣:“可怕”的三個人/62
11.霍光大權(quán)獨(dú)攬:第一個權(quán)力大過皇帝的權(quán)臣/65
12.權(quán)臣廢立皇帝:長安獄中的“天子氣”/71
13.鴆殺皇后:兩次毒殺,一朝敗落/75
14.五日京兆:司法公正最重要/79
15.蘇武牧羊:緊握節(jié)杖/82
16.王昭君:仇恨與遺恨/86
17.模范生昏君:身體不好,宦官當(dāng)?shù)?89
18.燕啄王孫:奪床高手趙飛燕/93
19.王家班:老百姓的災(zāi)難的開始/98
第二部王莽篡漢
趙翼在《二十二史札記》中說道:“若莽者,其詐也,愚而已矣。”認(rèn)為王莽的奸詐不過是愚鈍。他不用任何武力便和平上位,瞄的是百姓“怨?jié)h”的心理。這位迷信又崇尚復(fù)古的“新帝”,雖然自比周公,但只是個山寨貨罷了。而劉氏在起兵重回巔峰的過程中,家族內(nèi)部也掀起一陣血雨腥風(fēng)。
20.四太后并立:后宮亂則政局亂/106
21.斷袖之癖:只愛男人的皇帝/111
22.王政君奪璽:被王莽利用的女人/114
23.山寨周公:周公姓姬,但王莽不姓劉/117
24.王莽嫁女兒:嫁了女兒,卻逼死兒子/121
25.九錫與造神:作秀、迷信、贊美詩/124
26.假皇帝:欺天瞞地,找個傀儡/128
27.反撲無力:拼了命戰(zhàn)斗,不如會寫奏/131
28.篡漢立新:沒動一絲一毫武力的特例/134
29.崩角的玉璽:老太后的憤怒/137
30.新朝行古制:迷信復(fù)古的新皇帝/140
31.空話治河:說得好聽而已/144
32.惹翻匈奴:外憂內(nèi)患的人間煉獄/148
33.自我感覺良好:馬屁文化的盛行/154
34.人心思漢:人民不安,政權(quán)不保/156
35.眾叛親離:在“精神錯亂”的路上越走越遠(yuǎn)/159
36.赤眉軍:把農(nóng)民逼成軍人/162
37.劉演起兵:漢朝的復(fù)興/166
38.更始皇帝:兩兄弟的明爭暗斗/169
39.巨無霸:一支人獸并存的王牌部隊/172
40.昆陽大捷:一戰(zhàn)摧大敵,頓使何宇平/174
41.更始?xì)⒀荩盒值芩浩颇?178
42.王莽惡貫滿盈:騙不了別人,只能騙騙
第三部光武中興
天下大亂,人民渴望出現(xiàn)英明的君主,猶如嬰兒渴望慈母一般。古時候凡是在亂世中興起的王朝,都是憑借君主的德行厚薄,不在于他的地盤大小。人民從“怨?jié)h”到“思漢”,從“思漢”到“思莽”,究竟經(jīng)歷了什么?然而劉秀的方式,卻不能保證帝國的永續(xù)。
44.人才來歸:不想當(dāng)官的鄧禹/188
45.北道主人:一路向北/191
46.喪家之犬:靠德行,不靠地盤/194
47.敗部復(fù)活:劉秀大勝王郎/197
48.人心思莽:更始必敗,源在民心/200
49.推心置腹:以心收人,十萬大軍不在話下/203
50.驅(qū)狼趕虎:劉秀贏了,但百姓輸光了/205
51.劉秀稱帝:人馬若散,再聚可就難了!/208
52.劉玄末日:更始皇帝的唏噓結(jié)局/212
53.劉盆子:赤眉軍力捧的小皇帝什么來歷?/214
54.赤眉投降:豆子引發(fā)的血案/218
55.有志者事竟成:齊地完全平定/223
56.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劉秀比劉邦英明/229
57.竇融:東漢再收一地/233
58.神龍失勢,與蚯蚓同:無誠意的隗囂/236
59.得隴望蜀:隗囂的滅亡/240
60.公孫述:只學(xué)到了王莽的皮毛/243
61.刺殺來歙、岑彭:公孫述的陰謀/246
62.成都大屠殺:以屠殺收場的統(tǒng)一大業(yè)/249
后記/25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