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宋代文人的易學與詩學

宋代文人的易學與詩學

宋代文人的易學與詩學

定 價:¥84.00

作 者: 程剛 著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4414813 出版時間: 2014-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5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由于《周易》“群經(jīng)之首”的地位。以及中國文學一貫的尊經(jīng)傳統(tǒng)。無論是在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理論的建構(gòu)還是文藝批評之中,引《易》以自重都有其必要性。此外,“《易》包眾理,事事可通”,《周易》在六經(jīng)之中具有闡釋彈性。所以,藝術(shù)家談文論藝“援《易》以為說”也有了可能性。歐陽修、蘇軾、楊萬里除了文人身份之外,也是宋代易學家,分別著有《易童子問》《東坡易傳》和《誠齋易傳》?!端未娜说囊讓W與詩學》即以歐陽修、蘇軾、楊萬里等人為研究對象。聚焦于他們的易學與詩學之間的關(guān)系。《宋代文人的易學與詩學》還就朱熹所提出的“文人之經(jīng)”“懦者之經(jīng)”的觀點以及由此而來的“文人之易”與“儒者之易”的差異作一辨析。提出從解易方法上說,“文人之易”具有“以文解易”的特點;從易學思想角度來說?!拔娜酥住本哂小靶味隆钡奶攸c。

作者簡介

  程剛,安徽繁昌人,1976年11月生。2007年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獲得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yè)于中山大學中文系。獲得博士學位。2011年進入暨南大學中文系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2013年進入暨南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工作。曾獲得2010年廣東省南粵**研究生獎。2012年廣東省博士論文獎。在《文藝理論研究》《孔子研究》《周易研究》《中國文化研究》《中州學刊》《天府新論》《暨南學報》《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中國詩學》等雜志發(fā)表論文30余篇。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節(jié) 選題緣由
第二節(jié) 易學與文學關(guān)系研究的兩種范式——易學與文學關(guān)系研究綜述之一
一 自上而下的理論研究
二 平行類比的個案研究
第三節(jié) 《周易》影響文學的七個層次——易學與文學關(guān)系研究綜述之二
一 對《周易》語言典故的借用
二 對《周易》易象的借用
三 對《周易》易理的闡發(fā)
四 易學對藝術(shù)風格的影響
五 易學對藝術(shù)思維方式的影響
六 易學對藝術(shù)結(jié)構(gòu)的啟發(fā)
七 易學對文學批評的影響
第一章 宋代“文人之易”的特點
第一節(jié) 宋代易學特點概述
一 經(jīng)學中的顯學
二 經(jīng)學中的子學
三 經(jīng)學中的義理之學
四 易學的生活化傾向
第二節(jié) 以文解易:宋代的“文人之易”的方法特點
一 文理文脈
二 解文釋義
三 文勢文風
四 以易為文
第三節(jié) “形而下”的易學:宋代“文人之易”的思想特點
一 “情”與“性”
二 “異”與“同”
三 “器”與“道”
第二章 宋代易學與文學關(guān)系總論
第一宋代的太極觀與文學本原論
一 “理為太極”與朱熹的文學本原論
二 “氣為太極”與楊萬里的文學本原論
三 “心為太極”與楊簡的文學本原論
第二節(jié) 易學辯證法與宋代文學批評
一 “物極必反”的辯證法與歐陽修的文藝批評
二 “通二為一”的辯證法與蘇軾的文藝批評
三 “以有所不同為同”與蘇軾的多元文藝觀
四 “致一論”與王安石的一元文藝觀
第三節(jié) 易象與宋代文學意象
一 卦象之象
二 物象之象
三 數(shù)象之象
四 讀易之象
第三章 《易童子問》與歐陽修詩學
第一節(jié) 歐陽修易學與詩學概述
第二節(jié) 歐陽修易學學風轉(zhuǎn)變與古文文風轉(zhuǎn)變
一 疑經(jīng)精神與文體選擇
二 人情解經(jīng)與平易文風
三 切于人事與實用文風
四 得大兼小與簡而有法
第三節(jié) 歐陽修《詩本義》與《易童子問》經(jīng)學闡釋比較
一 “務(wù)明大本”的闡釋目的
二 “人情相通”的闡釋根據(jù)
三 “據(jù)文考義”的闡釋方法
四 “是非自相攻”的闡釋模式
第四節(jié) 宋代易學與朋黨論
一 宋代的朋黨之爭
二 易學與朋黨論交會的兩種途徑
三 易學與朋黨論交會的兩種方式
第四章 《東坡易傳》與蘇軾詩學
第一節(jié) 蘇軾易學與詩學概述
第二節(jié) 健與隨:蘇軾易學影響下的人格理想與文藝理想
一 不息之健
二 隨物賦形
三 健與隨:蘇軾執(zhí)著與曠達人格的思想根源
四 剛健含婀娜:蘇軾的文藝理想
第三節(jié) “無所思”與“無邪思”——蘇軾、朱熹對“思無邪”的不同闡釋
一 對孔子“思無邪”含義的爭論
二 蘇軾對“思無邪”的獨特理解
三 蘇軾、朱熹對于“思無邪”的對立闡釋
第四節(jié) 蘇軾的易象與意象——以《東坡易傳·井》卦釋義與“井”象為中心
一 《井》卦卦意
二 《東坡易傳》井卦釋意
三 《井》象在詩文中的體現(xiàn)
第五章 《誠齋易傳》與楊萬里詩學
第一節(jié) 楊萬里易學與詩學概述
第二節(jié) 楊萬里活法詩的泛生命化特征及其易學淵源
一 誠齋體:江西體的“自贖”
二 活法詩:泛生命化的詩學
三 泛生命化與楊萬里易學中的“氣”論
第三節(jié) “以史證易”與楊萬里詩歌意象選擇
一 “氣本論”與“道器觀”
二 “道措于物”與“以史證易”
三 “以史證易”的方法選擇與詩歌意象選擇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