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分了義經與不了義經。不了義經是為度人方便說,不明了開顯法性實義的經典。了義經是指直達佛法實相**義諦,可以直接悟道成佛的經典。《金剛經》是了義經。自古被奉為發(fā)三乘之奧旨,啟萬法之玄微,諸佛傳心之秘密大乘。正如經中所言:“如來為大乘者說,為上乘者說?!苯饎偨浧扑南啵莆覉?zhí)、破法執(zhí),講解實相**義諦,是為成佛者說。在禪宗四祖之前以《楞伽經》為印心之經。印心即是印證實相,印證悟道成佛的標準。由于楞伽經法相繁多,譯文生澀,在六祖惠能依金剛經徹悟實相后,禪宗即以金剛經作為了印心之經。金剛經對于開悟佛法奧義簡潔明了、直達實相,是上至古代皇帝,下至賢哲和平民百姓禪修者必參之經。佛祖為普度眾生,前設六百卷《大般若經》為度人舟航。其中大部分為應緣暫立出的“空拳黃葉”。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當佛祖要開演**實相義時,就要破之前所說的一切法相。如何破呢?還是要以法相來破法相。例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等等。這種以相破相的方法就是以楔出楔、以水洗水。對慧根者,可以頓棄一切,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頓悟實相。鈍根者,則易困于邏輯推理之中。所謂“一句合頭語,千古系驢橛”。如果能夠以實相境界來解讀金剛經,則一通百通,一融百融,打破砂鍋,透亮了,直達實相奧義。為什么以實相境界那么難呢?**,古時人們都是通過觀察、推理(緣起、無常)的方式認識佛法實相的。然而,佛法**實相與任何的法相比喻都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又要學習大量的法相理論,通過縝密思考,才會解悟到“無法相”。因此就會出現(xiàn)有人糾纏在各種對法相的推理中。第二,萬千佛經無非說了一個事——實相無相:一切皆是心生幻象。然而這個事自古以來需要經過長期學習,不斷思考,才會讓一個人從一開始的勉強相信,到慢慢相信,直至深信不疑。但是這個過程是極其不確定和漫長的。這需要遇到真正的老師和長期的努力參研學習。今天是否有一種現(xiàn)代方式,直接相信實相呢?答案是有。什么方式?下面先用一個例子說明一下。1905年,在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后,據(jù)說當時世界上只有三個人相信。為什么呢?因為相對論帶給世人的是違背常識的認識:“時間、空間竟然是一種假象。當你以光速飛行,時間就停止了?!边@種事情太不可思議了!只有在大量實驗證明后,相對論才被人們普遍接受。設想一下,如果理論沒有被實驗證明,會有幾個人愿意去相信呢?恐怕今天還會處在無休止的爭論中。同樣道理,當一個人以觀察、推理和直覺的方式相信實相,需要經過長期的學習和擁有靈通之智(例如六祖惠能)。當現(xiàn)在以直接的、無可置疑的實驗證明理論的方式——量子力學證明實相,就可以穿越一切比喻言說,破除我執(zhí)和法執(zhí),如天馬行空,毫無阻滯,直達佛法實相奧義!現(xiàn)在問你個問題:“兩點間短的距離是什么?”如果你回答是“直線”,那么你就錯了。如果你拿一張紙,在頁面的一端寫上A,另一端面寫上B,然后將紙折疊起來,讓A和B碰在一起,這個距離短。這個現(xiàn)象叫作“蟲洞”。要想制造一個蟲洞,需要大量能量把時空弄彎曲,然后蟲洞才會出現(xiàn)(新近上映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就演示了蟲洞現(xiàn)象)。今天量子力學的發(fā)展,可以讓人們以一種從未有過的現(xiàn)代方式——量子力學頓悟實相的方式解讀金剛經。這種方式就如同是將時空彎曲,讓我們可以穿越一切“比喻言說”,從一點瞬間到達另一點,而不經過其中的空間!《金剛經量子說》就是以量子力學證明“實相無相”的方式解讀金剛經。《金剛經》容易誦讀,但是解悟則極難!自古唯有靈通者方能徹解徹悟。例如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所開東山法門,門下弟子一千多人,當五祖要傳衣缽時,卻偷偷傳給了惠能。為什么呢?或者從另一角度說,為什么五祖為六祖講解金剛經時要用袈裟遮住窗戶?因為學佛容易,悟道難。難在何處?難在法相難解難破。假設五祖打開窗戶像給六祖一樣,以破一切法相的方式講解金剛經,門下的弟子能剩下幾個人呢?為什么東山法門興盛?不僅是因為五祖是證悟實相者,更在于五祖善為度人智慧——“示言有物令歡喜”。但是要想與誰講“開手拳空無所見”,就要看各自的慧根了。慧根這個東西不是教的,教也教不來,給也給不了。如果能教,五祖就直接教給神秀多省事呢,何必費那么大的力氣去選惠能呢!因此**,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能夠度人離苦得樂的法就是佛法。第二,實相法只能依因緣而講說。所以五祖門下一千多的弟子,包括神秀在內,都在被方便法門所度,六祖是被實相法所度。正如金剛經中所說“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東山法門,千人之中,只有惠能一個人可以荷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如果把佛祖的教育法分為小學、中學、大學,金剛經就如同是講佛法大學高年級的畢業(yè)課,即是檢驗印證眾生是否悟到佛法實相的一節(jié)課。《金剛經》是了義經,是讓人悟道成佛的經典。今天的講解只講了義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