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史部三國志(平裝插盒 套裝共8冊)

三國志(平裝插盒 套裝共8冊)

三國志(平裝插盒 套裝共8冊)

定 價:¥380.00

作 者: [西晉] 陳壽 著;[南朝宋] 裴松之 注
出版社: 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9008321 出版時間: 2015-12-01 包裝: 盒裝
開本: 16開 頁數: 1280 字數:  

內容簡介

  三國,指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期間的魏、蜀、吳三國鼎立的一段歷史時期;陳壽的《三國志》,是記載這段歷史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度龂尽饭擦寰?,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國志》敘事精煉,取材嚴謹,史實準確,與《史記》、《漢書》、《后漢書》齊名,一起被稱為“前四史”。陳壽(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市)人,生于蜀國后主建興十一年,卒于晉惠帝元康七年。少年好學,師從蜀國學者譙周(約201―270),后在蜀國任觀閣令史;因為不愿屈事宦官黃皓,屢遭遣黜。入晉后,歷任著作郎、治書侍御史。晉滅吳后,搜集三國時期的官私著作,著成《三國志》;此書以三國并列,實屬首創(chuàng)。“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保ā稌x書·陳壽傳》)此外,還編有《蜀相諸葛亮集》等。在陳壽撰寫《三國志》之前,魏、吳兩國已有官修史書,即王沈(?―266)編修的《魏書》、韋昭(204―273)編修的《吳書》;此外,還有魚豢(生卒年不詳)私撰的《魏略》。上面這三部史書,是陳壽修史的主要依據。然而,蜀國卻“國不置史,注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三國志·蜀書·后主傳》),所以,蜀國的史料只能由陳壽自己去直接搜集。陳壽本是蜀人,又師事譙周,在蜀時就留心蜀事,后來又用心搜集,約經十年時間,終于寫成了《蜀書》。不過,即使如此,《蜀書》的內容也較其他兩國的少很多。同時,《三國志》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由于史料不足,《三國志》沒有設置表、志。表,指年表,既能以較小篇幅羅列出各個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等以便于查閱,又可補充紀、傳中不便明言但又不可或缺的內容;志,主要是記錄各朝各國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風土人情等內容。其次,陳壽見到的史料有限,又對所參考的史書刪削過多,導致《三國志》失之于簡略。正因為如此,裴松之為《三國志》進行了作注補缺。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市)人,南朝宋代史學家,曾任國子博士、永嘉太守等職。宋文帝(407―453)認為《三國志》傷于簡略,便令裴松之兼采眾書以作注補缺。卻說,東晉以后發(fā)現的史料逐漸多了起來,所以裴松之才得以廣泛采擇。元嘉六年(429年),裴松之完成了作注工作,并上呈《上〈三國志注〉表》?!芭嶙ⅰ辈煌谝酝挠栐b注法,而是側重于史料的補充和考訂,力求做到補缺、正訛和存異。宋文帝看后稱贊說“此為不朽矣”(《宋書·裴松之傳》)?!芭嶙ⅰ毖a充的史料相當豐富,甚至導致后人多批其繁蕪。但是,“裴注”所引材料比較完整,而且這些史料的原本現今已經基本亡佚,所以,從保存史料的角度看,“裴注”的價值相當高。

作者簡介

暫缺《三國志(平裝插盒 套裝共8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晉書·陳壽傳 I
宋書·裴松之傳 III
上《三國志注》表 VI
三國志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
三國志卷二 魏書二
文帝紀
三國志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
三國志卷四 魏書四
齊王芳
高貴鄉(xiāng)公髦
陳留王奐
三國志卷五 魏書五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文德郭皇后
明悼毛皇后
明元郭皇后
三國志卷六 魏書六
董卓
李傕
郭汜
袁紹
子譚
子尚
袁術
劉表
三國志卷七 魏書七
呂布
張邈
陳登
臧洪
陳容
三國志卷八 魏書八
公孫瓚
鮮于輔
閻柔
陶謙
張楊
公孫度
子康
康弟恭
康子晃
康子淵
張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