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民法知識產權的私法救濟體系研究

知識產權的私法救濟體系研究

知識產權的私法救濟體系研究

定 價:¥58.00

作 者: 孫山 著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8015646 出版時間: 2016-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無救濟則無權利,呈碎片狀分布的知識產權經(jīng)由私法救濟,方才呈現(xiàn)出體系化的圖景,逐步演進為科學理論。私法救濟,屬老生常談,但常談而常新,本書的新則在于主導思想的純化、立論基礎的進化、保護模式的深化和具體構造的細化。具體而言,本書從分析知識產權的私權性質出發(fā),強調私權屬性對于制度構建和運行的重要作用,以法益這一新的立論基礎與分析框架剖析廣義知識產權法的二元結構,探究原則與規(guī)則這兩種規(guī)范形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明確設權模式與反不正當競爭法模式運作機理,具體構建以請求權理論為基礎的知識產權私法救濟體系。以傳統(tǒng)民法學理論為依據(jù)探討知識產權問題,在民法學理論不敷使用時反觀問題所在,還原舶來的概念或回歸被移植的制度的原點,如此才能讓我們在一個大致正確的方向上實現(xiàn)民法學理論的現(xiàn)代化,并用以有效解決知識產權法學中的具體問題,這也是本書所貫穿始終的信念之一。

作者簡介

  孫山,1983年生于陜西省靖邊縣,西北政法大學經(jīng)濟法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理事。近年來在《法律科學》、《知識產權》等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其中四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民商法學》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一項。主要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法與民法學基礎理論。

圖書目錄

導論
一、從“Intellectual”說開去:本選題的目的與意義
二、本書的章節(jié)安排及其邏輯關系
三、不是廢話的廢話:關于研究方法的說明
第一章知識產權保護的主導思想:作為私權的知識產權
第一節(jié)公私法的劃分:過時的標準還是適時的宣教
一、公私法劃分的主要學說評介
二、公私法劃分的必要性:從國情出發(fā)
三、公私法劃分的可能性:不可避免的綜合說
第二節(jié)私法與民法:語詞變換中的思維轉向
一、私法、市民法與民法
二、私權、市民權利與民事權利
三、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與民事行為:合法性之爭
四、自然人與公民:《民法通則》中的斗爭
五、債與責任:《民法通則》的創(chuàng)新抑或被創(chuàng)新
六、國家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物權法》制定過程中的暗流
第三節(jié)作為私權的知識產權:同義反復還是微言大義
一、邏輯上的混亂:似是而非的“公權化”
二、被拋棄的個人意思自治:立法目的的迷失
三、公權力的肆意擴張:政府角色的失位
第二章知識產權法的二元結構:以法益的保護為基礎
第一節(jié)概念的缺失——“唯權利論”的破產
一、占有謎題
二、死者與胎兒利益的保護
三、無根的“商業(yè)秘密權”
四、權利大爆炸與侵權概念的失效
第二節(jié)尋找被遺忘的法益
一、法益探源:廣狹法益之分及其辨正
二、超越事實:類型化的法益及其效力
第三節(jié)法益之上的知識產權法與知識產權法中的法益
一、未上升為權利的法益在民法中的作用
二、法益與廣狹知識產權法的界定
三、證成知識產權法體系的法益
第三章知識產權私法救濟之立法模式選擇:設權模式與反不正當競爭法
模式之爭
第一節(jié)原則與規(guī)則之治
一、原則與規(guī)則的區(qū)分與聯(lián)系:以法益的區(qū)分為基礎
二、私法中原則與規(guī)則的功能
三、作為一般條款的原則
第二節(jié)侵權行為概念辨正
一、《德國民法典》中的“Unerlaubte Handlung”
二、《法國民法典》中的“délit”
三、我國《民法通則》中的“侵權行為”
四、啟示
第三節(jié)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定位:從一般條款出發(fā)
一、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一般條款
二、公序良俗原則:溝通民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媒介
第四節(jié)立法模式的選擇:設權模式與反不正當競爭法模式
一、設權模式與反不正當競爭法模式的由來
二、原則與規(guī)則之間:立法模式的基理及其選擇
第四章知識產權私法救濟體系的具體構造:以請求權為基礎的救濟
第一節(jié)法典中的請求權:請求權概念的功能分析
一、《德國民法典》中的請求權:意思自治的實現(xiàn)工具
二、物上請求權與物權請求權:中文語境下的假辯論與偽辯論
三、訴訟時效
四、請求權與意思自治原則
第二節(jié)《侵權責任法》何以可能:必要的創(chuàng)新與隨意的改造
一、混亂的歸責原則:《民法通則》中“民事責任”章創(chuàng)新的
結果
二、責任方式選擇中的理想與幻想:論責任方式的整合
第三節(jié)與知識產權有關的請求權體系
一、知識產權對象的特征對請求權配置的影響
二、與知識產權有關的請求權體系構成
第五章結論
第一節(jié)本書的結論
第二節(jié)民法典的立法理念與語言邏輯的運用
第三節(jié)革新與變化:理論的優(yōu)劣評判標準
參考文獻
初版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