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 1697年,愛上阿姆斯特丹的彼得大帝喬裝打扮,在荷蘭造船廠成長為一名技藝精湛的木匠,考察完這座“運河之城”后,他在靠近北極圈的冰冷沼澤地建造了它的復制品——圣彼得堡。 183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休·林賽化名“胡夏米”,在封閉且古老的帝國內部 “發(fā)現”了世上具潛力的貿易港口——上海。 1844年,巴特爾·弗里爾爵士夢想著將印度沿岸的七座小島建為大英帝國統(tǒng)治下偉大、印度的城市——孟買。 1981年,穆罕默德酋長篤信“沒有人會記得第二名是誰”,在沙漠的一片荒蕪中建起了如今包羅萬象的城市——迪拜…… ◎每一座城市都凝結著一個時代的野心這四座城市雖然處在不同的國度,但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它們無一例外都是身處東方卻面向西方的門戶城市;建造者們都懷著無比巨大的野心和愿景;它們的城市空間、文化都銘刻著鮮明的西方烙印,像是從古老的過去一下躍進了現代化的未來;如今它們面臨著發(fā)展中的陣痛:城鄉(xiāng)壁壘、財富分化、資源緊缺…… 作者創(chuàng)造性地捕捉到了這四座城市共同的精神特質,穿插敘述了三百多年的城市發(fā)展史,揭示了一磚一石背后跌宕起伏的歷史故事。 ◎每一座城市都孕育著夢想與希望 在城市化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每天約有20萬人揮別故鄉(xiāng),涌入城市。懷抱美好夢想的新移民們卻經常陷入兩難:回不去的故鄉(xiāng)和周圍碎片化的西式城市景觀讓他們迷失,有形或無形的壁壘又讓他們難以留下。一座能保障大多數人福祉的未來城市究竟是什么樣子?作者試圖告訴人們:未來城市的藍圖,理應由城市中的人民來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