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行走田野的體悟
寒食、清明的人文傳播和現代傳承
廟會存在的功能主義分析
中國鄉(xiāng)民藝術的精神鏡像與吉祥表達
中國傳統節(jié)日的人文內涵和精神傳承
用“非遺”的眼光看“晉豫”文化
中元節(jié)傳統中的文化情懷與心理治療
中國虎文化探源及民間布老虎生存狀況
二、“非遺時代”的使命和困惑
“非遺”保護的困惑與探索
“非遺”保護中的悖論和解決之道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田野思考
“非遺”生存的困境和尷尬
木版年畫搶救的示范性及“年畫學”提出的必要性
挽救“非遺”需喚醒全民文化情感
“非遺”保護:搶救·喚醒·文化自覺
三、媒體發(fā)聲和學術警覺
“非遺”保護應做“減法”
并非所有“非遺”都值得“復活”
別讓“非遺”受傷
“非遺”保護應有明確的價值尺度
城市化挑戰(zhàn)“非遺”本真性
畫鄉(xiāng)消逝,年畫何處落腳
手工制作還是機械化生產
“非遺”保護切莫走偏
是誰制造了最美“葛村”的神話
四、時代轉型與文化境遇
年畫“臨終搶救”的必要性
城市化進程中文化遺產的穩(wěn)態(tài)維持及變動
民俗語境下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口述史原則與方法
傳承人口述史的身體經驗價值
論新農村建設中的傳統村落保護
城市化與鄉(xiāng)愁傳統的延續(xù)
2013年中國傳統村落研究評述
2014年中國傳統村落研究評述
五、保護利用和科技融合
“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fā)是否能并舉
街景技術在傳統村落普查和保護中的應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