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國學著作英語寫作語言表現的測量及測量指標的研究

英語寫作語言表現的測量及測量指標的研究

英語寫作語言表現的測量及測量指標的研究

定 價:¥78.00

作 者: 陳慧媛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外語 英語學術著作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448132 出版時間: 2015-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194 字數:  

內容簡介

  陳慧媛編*的《英語寫作語言表現的測量及測量 指標的研究》旨在對英語寫作語言表現的測量指標及 指標體系進行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系列探討和檢驗。本書在綜合現有文獻后遴選和設計了66項能體現學習 者英語寫作語言中表現不同維度特征的指標,并進行 了較大規(guī)模的寫作實驗和多角度的統(tǒng)計分析。實驗和 分析結果驗證了測量指標的類別屬性,發(fā)現了指標對 學習者英語寫作的能測性、區(qū)分性和規(guī)律性。之后還 探討了測量指標在揭示評分教師的評分傾向及描述第 二語言寫作能力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本書是一本 具有一定理論性、體系性、方法參照性的測量量表參 考書籍。本書可供應用語言學等相關領域中對較為客觀的 測量方法感興趣的研究者和學習者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暫缺《英語寫作語言表現的測量及測量指標的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導論 1.1 為什么要進行語言表現測量指標的研究 1.2 研究問題及要點 1.3 主要術語的界定 1.3.1 測量方式與測量指標的含義 1.3.2 幾個主要術語的含義 1.3.3 測量指標的構成形式和含義 1.4 研究內容 1.4.1 理論探討 1.4.2 體系探討 1.4.3 統(tǒng)計方法及分析軟件的使用 第2章 語言產出及語言表現理論框架 2.1 一語口頭及書面產出模式 2.1.1 Levelt的口頭話語產出模式 2.1.2 一語寫作過程模式 2.2 二語寫作模式 2. 2.1.Zimmermann的二語寫作構想模式 2.2.2 語言產出理論框架的對比與評價 2.3 二語寫作框架的構建 2.3.1 理論框架的總體結構 2.3.2 二語寫作加工過程總體框架各部件的描述 2.3.3 內存存儲器 2.3.4 任務部件 2.4 寫作任務的要求與寫作表現 2.4.1 語言復雜度 2.4.2 語言準確度 2.4.3 語言流利度 2.5 語言表現維度與二語產出模式的銜接 第3章 測量指標的選擇及調查實驗方法 3.1 語言表現的維度及對英語學習者語言行為表現的測量 3.1.1 語言表現三大維度的由來 3.1.2 語言復雜度 3.1.3 語言準確度 3.1.4 語言流利度 3.1.5 關于語言表現維度測量的小結 3.2 測量指標的獲取與篩選 3.2.1 指標選擇的體系框架 3.2.2 語言表現不同維度的界定及其對應指標的選擇 3.2.3 獲取測量指標的另外幾個原則 3.3 實驗性前測 3.3.1 關于復雜度指標的前測 3.3.2 關于指標類別的前測 3.4 指標數據的獲取 3.4.1 寫作文本的采集和寫作任務的實施方法 3.4.2 文本的標記和編碼 第4章 指標的類別與屬性 4.1 關于指標類別檢驗的研究問題和統(tǒng)計方法 4.2 因子分析及其結果 4.3 因子分析結果與指標所屬維度的討論 4.3.1 準確度因子及其指標 4.3.2 結構復雜度因子及其指標 4.3.3 詞匯復雜度因子及其指標 4.3.4 流利度因子及其指標 4.4 關于指標類別屬性的重復實驗和檢驗 2.4.1 語言復雜度 2.4.2 語言準確度 2.4.3 語言流利度 2.5 語言表現維度與二語產出模式的銜接 第3章 測量指標的選擇及調查實驗方法 3.1 語言表現的維度及對英語學習者語言行為表現的測量 3.1.1 語言表現三大維度的由來 3.1.2 語言復雜度 3.1.3 語言準確度 3.1.4 語言流利度 3.1.5 關于語言表現維度測量的小結 3.2 測量指標的獲取與篩選 3.2.1 指標選擇的體系框架 3.2.2 語言表現不同維度的界定及其對應指標的選擇 3.2.3 獲取測量指標的另外幾個原則 3.3 實驗性前測 3.3.1 關于復雜度指標的前測 3.3.2 關于指標類別的前測 3.4 指標數據的獲取 3.4.1 寫作文本的采集和寫作任務的實施方法 3.4.2 文本的標記和編碼 第4章 指標的類別與屬性 4.1 關于指標類別檢驗的研究問題和統(tǒng)計方法 4.2 因子分析及其結果 4.3 因子分析結果與指標所屬維度的討論 4.3.1 準確度因子及其指標 4.3.2 結構復雜度因子及其指標 4.3.3 詞匯復雜度因子及其指標 4.3.4 流利度因子及其指標 4.4 關于指標類別屬性的重復實驗和檢驗 第7章 寫作測量指標在作文評分中的應用 7.1 對作文評分員評分傾向的研究 7.1.1 作文評分現狀及本項研究的起因 7.1.2 學習者寫作表現指標性測量數據的來源 7.1.3 對學習者寫作文本的整體評分 7.1.4 對不同評分員評分表現的統(tǒng)計分析及結果 7.1.5 對評分員評分表現和傾向的討論 7.2 指標性量化測量的評分與整體評分的對比 7.2.1 三位作文評分員評分結果的綜合方法 7.2.2 三種分數綜合方式的結果對照和分析 7.2.3 預測分數和真實分數的匹配 7.3 討論與結語 第8章 測量指標的結構方程模型構建 8.1 指標的優(yōu)化 8.1.1 初測指標效度分析 8.1.2 初測指標信度分析 8.1.3 指標優(yōu)化結果 8.2 水平結構方程模型的檢驗與修正 8.2.1 水平初始模型的建立 8.2.2 水平模型的修正 8.2.3 路徑分析 8.2.4 ,J、結 8.3 寫作能力結構方程模型的檢驗與修正 8.3.1 寫作能力初始模型的建立 8.3.2 寫作能力模型修正 8.3.3 路徑分析 8.3.4 二語寫作能力結構方程模型結果小結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二語寫作測量指標的體系與特征 9.1 二語寫作測量指標體系的調整 第7章 寫作測量指標在作文評分中的應用 7.1 對作文評分員評分傾向的研究 7.1.1 作文評分現狀及本項研究的起因 7.1.2 學習者寫作表現指標性測量數據的來源 7.1.3 對學習者寫作文本的整體評分 7.1.4 對不同評分員評分表現的統(tǒng)計分析及結果 7.1.5 對評分員評分表現和傾向的討論 7.2 指標性量化測量的評分與整體評分的對比 7.2.1 三位作文評分員評分結果的綜合方法 7.2.2 三種分數綜合方式的結果對照和分析 7.2.3 預測分數和真實分數的匹配 7.3 討論與結語 第8章 測量指標的結構方程模型構建 8.1 指標的優(yōu)化 8.1.1 初測指標效度分析 8.1.2 初測指標信度分析 8.1.3 指標優(yōu)化結果 8.2 水平結構方程模型的檢驗與修正 8.2.1 水平初始模型的建立 8.2.2 水平模型的修正 8.2.3 路徑分析 8.2.4 小結 8.3 寫作能力結構方程模型的檢驗與修正 8.3.1 寫作能力初始模型的建立 8.3.2 寫作能力模型修正 8.3.3 路徑分析 8.3.4 二語寫作能力結構方程模型結果小結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二語寫作測量指標的體系與特征 9.1 二語寫作測量指標體系的調整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