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環(huán)境科學基礎(chǔ)理論膠州灣重金屬鉛的分布、遷移過程及變化趨勢

膠州灣重金屬鉛的分布、遷移過程及變化趨勢

膠州灣重金屬鉛的分布、遷移過程及變化趨勢

定 價:¥98.00

作 者: 楊東方,黃宏,張飲江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膠州灣主要污染物分布與生態(tài)過程叢書
標 簽: 工業(yè)技術(shù) 環(huán)境科學 環(huán)境污染及其防治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500571 出版時間: 2016-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8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膠州灣重金屬鉛的分布、遷移過程及變化趨勢》創(chuàng)新地從時空變化來研究鉛在膠州灣水域的分布和遷移過程及變化趨勢。在空間尺度上,通過每年鉛的數(shù)據(jù)分析,從含量大小、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季節(jié)分布的角度,研究鉛在膠州灣水域的來源、水質(zhì)、分布以及遷移狀況,揭示了鉛的時空遷移規(guī)律。在時間和空間尺度上,通過5年鉛的數(shù)據(jù)探討,研究鉛在膠州灣水域的變化過程,展示了鉛的遷移過程和變化趨勢:①含量的年份變化;②污染源變化過程;③陸地遷移過程;④底層變化過程;⑤高沉降機制;⑥表層、底層的水平分布趨勢;⑦水域遷移過程;⑧沉降過程;⑨水域遷移機制;⑩水域遷移模型。這些規(guī)律和變化過程為研究鉛在水體中的遷移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chǔ),也為其他重金屬在水體中的遷移研究給予啟迪。《膠州灣重金屬鉛的分布、遷移過程及變化趨勢》共分為22章。主要內(nèi)容為鉛在膠州灣水域的來源、水質(zhì)、分布和遷移狀況,以及鉛的遷移規(guī)律、遷移過程和變化趨勢等。

作者簡介

暫缺《膠州灣重金屬鉛的分布、遷移過程及變化趨勢》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膠州灣水域重金屬鉛的分布及遷移1 1.1 背景1 1.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1 1.1.2 材料與方法2 1.2 鉛的分布2 1.2.1 水平分布2 1.2.2 垂直分布4 1.2.3 季節(jié)分布5 1.3 鉛的污染源6 1.3.1 污染源與水質(zhì)狀況6 1.3.2 季節(jié)變化與遷移過程6 1.3.3 鉛污染的發(fā)展趨勢7 1.4 結(jié)論7 參考文獻8 第2章 膠州灣水域重金屬鉛的分布及來源9 2.1 背景9 2.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9 2.1.2 數(shù)據(jù)來源與方法9 2.2 鉛的含量11 2.2.1 含量大小11 2.2.2 水平分布11 2.2.3 垂直分布14 2.2.4 季節(jié)變化17 2.3 鉛的來源17 2.3.1 水質(zhì)17 2.3.2 污染源18 2.3.3 季節(jié)變化過程18 2.3.4 遷移過程18 2.4 結(jié)論19 參考文獻19 第3章 膠州灣鉛的高含量區(qū)和輸入源21 3.1 背景21 3.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21 3.1.2 材料和方法21 3.2 鉛的分布23 3.2.1 含量大小23 3.2.2 表層水平分布23 3.3 鉛的高含量區(qū)26 3.3.1 水質(zhì)26 3.3.2 污染源26 3.4 結(jié)論26 參考文獻27 第4章 膠州灣鉛的沉降匯和遷移過程28 4.1 背景28 4.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28 4.1.2 材料和方法28 4.2 鉛的分布30 4.2.1 底層水平分布30 4.2.2 垂直分布32 4.2.3 季節(jié)變化32 4.3 鉛的沉降匯和遷移過程33 4.3.1 沉降匯33 4.3.2 季節(jié)變化過程33 4.3.3 遷移過程34 4.4 結(jié)論34 參考文獻34 第5章 膠州灣鉛的含量變化36 5.1 背景36 5.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36 5.1.2 材料和方法36 5.2 鉛的分布37 5.2.1 含量大小37 5.2.2 表層水平分布38 5.3 鉛的含量變化40 5.3.1 水質(zhì)40 5.3.2 污染源41 5.4 結(jié)論41 參考文獻41 第6章 膠州灣鉛的輸送過程42 6.1 背景42 6.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42 6.1.2 材料和方法42 6.2 鉛的分布43 6.2.1 底層水平分布43 6.2.2 垂直分布43 6.2.3 季節(jié)變化46 6.3 鉛的輸送過程46 6.3.1 季節(jié)變化過程46 6.3.2 遷移過程47 6.4 結(jié)論48 參考文獻48 第7章 膠州灣鉛含量的多種污染源49 7.1 背景49 7.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49 7.1.2 材料和方法49 7.2 鉛的分布50 7.2.1 含量大小50 7.2.2 表層水平分布51 7.3 鉛含量的多種污染源53 7.3.1 水質(zhì)53 7.3.2 污染源54 7.4 結(jié)論54 參考文獻55 第8章 膠州灣鉛的垂直分布及沉降56 8.1 背景56 8.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56 8.1.2 材料和方法57 8.2 鉛的分布57 8.2.1 底層水平分布57 8.2.2 垂直分布59 8.2.3 季節(jié)變化60 8.3 鉛的垂直分布及沉降61 8.3.1 垂直的遷移61 8.3.2 水體的沉降過程61 8.4 結(jié)論62 參考文獻62 第9章 膠州灣周圍陸地上的鉛污染64 9.1 背景64 9.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64 9.1.2 材料和方法64 9.2 鉛的分布65 9.2.1 含量大小65 9.2.2 表層水平分布66 9.3 周圍陸地上的鉛污染67 9.3.1 水質(zhì)67 9.3.2 污染源68 9.4 結(jié)論69 參考文獻69 第10章 膠州灣底層水域鉛的高沉降率70 10.1 背景70 10.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70 10.1.2 材料和方法70 10.2 鉛的分布71 10.2.1 底層含量大小71 10.2.2 底層水平分布72 10.3 鉛的高沉降率73 10.3.1 水質(zhì)73 10.3.2 遷移過程73 10.4 結(jié)論73 參考文獻74 第11章 鉛含量在膠州灣水體的垂直遷移變化75 11.1 背景75 11.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75 11.1.2 材料和方法75 11.2 鉛的分布76 11.2.1 表層季節(jié)分布76 11.2.2 底層季節(jié)分布76 11.2.3 表底層水平分布趨勢77 11.2.4 表底層變化范圍77 11.2.5 表底層垂直變化77 11.3 鉛的垂直遷移變化78 11.3.1 沉降過程78 11.3.2 季節(jié)變化過程78 11.3.3 空間沉降78 11.3.4 變化沉降79 11.3.5 垂直沉降79 11.3.6 區(qū)域沉降79 11.4 結(jié)論80 參考文獻81 第12章 膠州灣鉛點源擴展到海灣的內(nèi)外水域82 12.1 背景82 12.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82 12.1.2 材料和方法82 12.2 鉛的分布83 12.2.1 含量大小83 12.2.2 表層水平分布84 12.3 鉛點源擴展到海灣的內(nèi)外水域86 12.3.1 水質(zhì)86 12.3.2 污染源87 12.3.3 空間擴展88 12.3.4 陸地地表污染89 12.4 結(jié)論89 參考文獻89 第13章 膠州灣底層水域的鉛高含量區(qū)91 13.1 背景91 13.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91 13.1.2 材料和方法91 13.2 鉛的分布92 13.2.1 底層含量大小92 13.2.2 底層水平分布93 13.3 鉛的高含量區(qū)94 13.3.1 水質(zhì)94 13.3.2 遷移過程95 13.4 結(jié)論96 參考文獻96 第14章 膠州灣鉛含量的垂直遷移及高沉降過程97 14.1 背景97 14.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97 14.1.2 材料和方法97 14.2 鉛的分布98 14.2.1 表層季節(jié)分布98 14.2.2 底層季節(jié)分布98 14.2.3 表底層水平分布趨勢99 14.2.4 表底層變化范圍99 14.2.5 表底層垂直變化99 14.3 鉛的垂直遷移及高沉降過程100 14.3.1 沉降過程100 14.3.2 季節(jié)變化過程100 14.3.3 空間沉降101 14.3.4 變化沉降101 14.3.5 垂直沉降101 14.3.6 區(qū)域沉降102 14.4 結(jié)論102 參考文獻103 第15章 膠州灣水域鉛含量的年份變化104 15.1 背景104 15.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104 15.1.2 材料和方法104 15.2 鉛的分布108 15.2.1 含量大小108 15.2.2 年份變化110 15.2.3 季節(jié)變化110 15.3 鉛含量的年份變化110 15.3.1 水質(zhì)110 15.3.2 含量變化111 15.4 結(jié)論112 參考文獻112 第16章 膠州灣水域鉛污染源變化過程113 16.1 背景113 16.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113 16.1.2 材料和方法113 16.2 鉛的分布114 16.2.11979年水平分布114 16.2.21980年水平分布115 16.2.31981年水平分布116 16.2.41982年水平分布117 16.2.51983年水平分布117 16.3 鉛的污染源變化過程119 16.3.1 污染源的位置119 16.3.2 污染源的變化過程121 16.3.3 污染源的變化特征122 16.4 結(jié)論124 參考文獻125 第17章 膠州灣水域鉛陸地遷移過程126 17.1 背景126 17.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126 17.1.2 材料和方法126 17.2 鉛的季節(jié)分布127 17.2.11979年127 17.2.21980年128 17.2.31981年128 17.2.41982年128 17.2.51983年129 17.3 鉛的陸地遷移過程129 17.3.1 使用量129 17.3.2 使用范圍130 17.3.3 陸地遷移過程130 17.3.4 人類的大量排放131 17.4 結(jié)論132 參考文獻133 第18章 膠州灣水域鉛底層變化過程134 18.1 背景134 18.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134 18.1.2 材料和方法134 18.2 鉛的底層含量135 18.2.11979年136 18.2.21980年136 18.2.31981年137 18.2.41982年137 18.2.51983年138 18.3 鉛的底層變化過程138 18.3.1 月份變化138 18.3.2 季節(jié)變化139 18.4 結(jié)論139 參考文獻140 第19章 膠州灣灣口水域鉛的高沉降機制141 19.1 背景141 19.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141 19.1.2 材料和方法141 19.2 鉛的底層水平分布142 19.2.11979年142 19.2.21980年143 19.2.31981年144 19.2.41982年145 19.2.51983年145 19.3 鉛的高沉降機制148 19.3.1 水域沉降過程148 19.3.2 灣口的高沉降過程148 19.3.3 灣口的高沉降機制149 19.4 結(jié)論150 參考文獻150 第20章 膠州灣水域鉛的水域遷移過程152 20.1 背景152 20.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152 20.1.2 材料和方法152 20.2 鉛的表層、底層水平分布趨勢153 20.2.11979年153 20.2.21980年154 20.2.31981年155 20.2.41982年155 20.2.51983年156 20.3 鉛的水域遷移過程157 20.3.1 污染源157 20.3.2 水域遷移過程157 20.3.3 水域遷移模型框圖159 20.3.4 水域遷移過程的特征159 20.4 結(jié)論160 參考文獻161 第21章 膠州灣水域鉛的水域遷移機制及模型162 21.1 背景162 21.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162 21.1.2 材料和方法162 21.2 鉛的表底層變化163 21.2.11979年163 21.2.21980年164 21.2.31981年165 21.2.41982年166 21.2.51983年167 21.3 鉛的水域遷移機制及模型168 21.3.1 污染源表層、底層含量變化過程168 21.3.2 垂直遷移軌跡過程169 21.3.3 水域垂直遷移的類型171 21.3.4 水域遷移機制及模型171 21.4 結(jié)論173 參考文獻174 第22章 膠州灣水域鉛的水域遷移規(guī)律及變化過程175 22.1 背景175 22.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175 22.1.2 材料和方法175 22.2 鉛的研究結(jié)果176 22.2.11979年176 22.2.21980年177 22.2.31981年177 22.2.41982年177 22.2.51983年178 22.3 鉛的水域遷移規(guī)律及變化過程178 22.3.1 產(chǎn)生消亡過程178 22.3.2 遷移規(guī)律及變化過程181 22.4 結(jié)論183 參考文獻183 致謝18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