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不拍電影毋寧死
二、李安的事業(yè):一個拍電影的人
三、李安哲學
四、多才多藝與無憂無懼
第一部分 李安的東方哲學
第一章 克己
——《臥虎藏龍》中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與自由之代價
一、本真的自我修為
二、中國的形而上學:相互關聯(lián)的宇宙與焦點——場域自我
三、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自我修為
四、自由之代價
第二章 你對我的心知道多少?
——理智與情感在李安電影《理智與情感》和《臥虎藏龍》中的作用
一、一系列可能的動態(tài)
二、李安的理智與情感哲學
三、場景:拍攝中的理智與情感
四、見到本心?
第三章 儒家牛仔審美
一、有關孤立的描述
二、儒家社會動態(tài)
三、孔子與荀子
四、美國牛仔
五、中國江湖
六、牛仔審美
七、儒家牛仔
第四章 東方遇見西部片
——李安《斷背山》中的東方哲學
一、牛仔導論
二、酷兒理論
三、同性戀牛仔電影
四、孟子、東方哲學與男性性別
五、科維諾的立場:同性戀與倫理學
六、有所扭曲的東方人
七、面具、倫理與友情
八、“智”的時刻
第五章 李安《理智與情感》
和《斷背山》中的風景與性別
一、如畫景色的陰與陽
二、理智與情感
三、李安的《理智與情感》
四、她應去哪里尋找這樣一個模范?
五、《斷背山》
六、野性空間
七、兩重性與一體性:性別與風景之“氣”
第六章 得不到滿足
——《飲食男女》中的欲望、禮儀及對和諧的追尋
一、從緊張到和諧
二、和諧模式
三、焦點與場域
四、孟子:表達
五、荀子:禮儀
六、對電影中人物的診斷和治療
七、創(chuàng)造家庭和諧:表達、禮儀和轉變
第七章 家長制、德性倫理與李安
——父親真的無所不知嗎?
一、《推手》,推的生活方式:儒家思想與傳統(tǒng)亞洲文化
二、《喜宴》——父親的盛宴:道義論、功利主義與家長制
三、《飲食男女》:為什么亞里士多德式的節(jié)制是必要的
四、現(xiàn)代社會中家長制倫理與德性倫理的較量
第八章 《色·戒》
——一個無阻礙感知的案例
一、認知/情感狀態(tài)
二、環(huán)境間的轉換
三、性歧義性,必要的重復
四、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王佳芝太太
第二部分 李安的西方哲學
第九章 超越神界的力量?
——《綠巨人》、人性與由此而生的某種倫理擔憂
一、猶太教與基督教共有的主題
二、唯利是圖的怪物
三、靈與肉
四、綠巨人事件
五、一則關于天堂的寓言
第十章 失位、欺騙和混亂
——李安有關身份認同的話語
一、成為真實的自我
二、我是誰?我是戰(zhàn)無不勝的劍神
三、不應,不辯??無制,無欲
四、你不會喜歡我生氣的樣子
五、我再也忍受不下去了,杰克
六、我真希望自己知道怎么跟你一刀兩斷
第十一章 顛覆英雄式暴力
——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和《綠巨人》的反戰(zhàn)敘事
一、暴力文化
二、打破敘事形式
三、英雄主義的性別重塑
四、非暴力英雄主義
五、戰(zhàn)爭框架
六、反戰(zhàn)敘事
七、暴力的惡性循環(huán)
第十二章 人的游走
——李安《制造伍德斯托克》中的去性別化
一、將臺伯的人物異性戀化
二、酷兒體系中的扎染式迸裂
三、酷兒闡述
四、粉色三角
五、他們從何處來:LGBT人群的奮爭與伍德斯托克時刻
六、阻礙重重
七、去性別化/異性戀化
八、比利與艾略特:似與不似
九、人身保護權:失去的和找到的
十、健康與精神平衡
第十三章 因為分子
——《冰風暴》與愛和承認的哲學
一、回歸之地
二、本已經作了決定:對話式的愛的概念
三、自我體驗與負空間地帶:承認與自由
四、團聚:移情與同情
第十四章 它關乎存在
——《冰風暴》中的負空間與虛無
一、一個虛無的宇宙
二、先于本質的存在
三、家庭與負空間
四、雨還在下,天冷了下來
五、負空間與虛無
第十五章 《冰風暴》
——正在迫近的是什么?
一、開場:預言
二、情節(jié):一個問題
三、受苦受難:一個禪宗故事
四、變化與同步性
五、焦慮:存在主義
六、當下唯我獨有的正在迫近之事是什么?
七、尚未:只是一部電影?
八、尚未:變成對個人的議論
第十六章 在愛情和戰(zhàn)爭面前人人平等?
——馬基雅維里與李安的《與魔鬼共騎》
一、李將軍或揚基佬滾回去
二、一群局外人
三、同情魔鬼
四、藍與灰
五、馬基雅維里論戰(zhàn)爭的背信棄義和詭計多端
六、關于人性枷鎖和強制婚姻
鳴謝
本書參與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