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傳記軍事人物張作霖大傳:一個亂世梟雄的崛起與殞落

張作霖大傳:一個亂世梟雄的崛起與殞落

張作霖大傳:一個亂世梟雄的崛起與殞落

定 價:¥49.80

作 者: 關(guān)河五十州 著
出版社: 中國出版集團,現(xiàn)代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傳記 軍事人物

ISBN: 9787514352832 出版時間: 2016-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以張作霖傳主的歷史人物傳記,通過講述張作霖如何從受招安的土匪,進而一步步成為“關(guān)外王”、“滿蒙之王”乃至在北京“登基”擔任大元帥的過程,展現(xiàn)了在特殊歷史背景下,一個亂世梟雄極具傳奇色彩的一生。 本書力求從一個更為全面和客觀的角度進行觀察,既如實地描寫張傳霖為了“取天下”,不惜窮兵黷武,爭霸中原,導致誤國誤民誤己的一面,同時也沒有忽略他頂著壓力,巧妙地與日本人進行周旋,從而千方百計維護國家主權(quán)的一面。包括對張作霖的部下楊宇霆、郭松齡以及他的兒子張學良等,書中也在有確鑿史料可以進行佐證的基礎(chǔ)上,做了不同于一般書籍的評價,足以令人耳目一新。 本書在創(chuàng)作時參考和挖掘了許多極有價值的珍貴史料,尤其對相關(guān)的中日史料進行了對比研究,對于張作霖的性格特點、人生際遇和當時民國光怪陸離的歷史事實,給予了全方位的新鮮解讀。

作者簡介

  關(guān)河五十州 原名趙勁,暢銷軍事紀實文學作家,專注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領(lǐng)域,代表作有《戰(zhàn)神粟裕》《彭大將軍》《謀帥劉伯承》《虎部隊》《中原大戰(zhàn)》《當關(guān)東軍遇上蘇聯(lián)紅軍》《民國總理段祺瑞》等,深受廣大讀者追捧,擁有粉絲無數(shù)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隱秘的江湖
張作霖入幫后做成的第一樁“買賣”,是綁了兩大車富人家的女眷。人們印象中的盜匪往往脫不開“燒殺奸淫”這四個字,但匪有匪道,東北“胡子”在后兩個字上其實定有嚴規(guī)。首先,為避免動搖軍心,“大當家的”一般不能有“家”,也就是娶媳婦(當然也有例外)。其次嚴禁“壓花窯”,即用強迫手段糟蹋女人。對于“壓花窯”的人,他們稱為“嚴岔子”,處理很嚴,一般都是死刑。
第二章 我就是張作霖
張作霖與張景惠、張作相皆為海城老鄉(xiāng),且一見如故,有著相當好的私誼。三人于是結(jié)拜為兄弟,按照年齡順序,張作霖居于老二,他稱張景惠為“我大哥”,稱張作相為“我三弟”。加上湯玉麟,張作霖帳下已擁有三員頗為強悍的大將。有人分析認為,張作霖在東北綠林既是晚輩,初起時其力量同其它幫派相比也十分薄弱,后來實力之所以能夠擴展得那么快,和手下這幾員大將其實有著很直接的關(guān)系。
第三章 最關(guān)鍵的一步

在草原追剿的那些日子足可以稱得上是艱苦卓絕,若是一個不善于帶兵或缺乏江湖經(jīng)驗的人,可能還沒過幾天,麾下官兵就會逃得一干二凈,讓指揮官變成光桿司令。張作霖在洮南一干就是幾年,部下始終對他不離不棄,的確有其過人之處。
第四章 說破英雄驚煞人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袁金鎧的話一下子就把長久以來潛藏于張作霖心中的一個念頭勾了起來。那還是他在八角臺當團練長的時候,有一天和湯玉麟喝酒,喝著喝著,興致上來,他放出豪言:“當今之世,滿洲無主,我等不應安居一方,而應將小股流匪合并在一起,形成強大勢力,而后稱霸滿洲?!?br />第五章我自有辦法

張作霖來到高坎街上,眾人迎上前來,畢恭畢敬。張作霖很客氣地與大家一一相見,但絕口不提過去的事,概因當年有很多高坎人得罪過他,他怕在公眾場面突然提起別人會尷尬和為難。之后,他才單獨把幾個和他有過恩怨的高坎人請到自己的會客室。這些人被請去時個個心情忐忑,未料張作霖不咎既往,以誠相待,并且很懇切地對他們說:“咱們哥們,年輕時鬧過摩擦,算個什么?早忘了,我早忘了。老實說,沒你們打我,我還沒有今天?!?br />第六章 明人不做暗事
士官生是民初不容小覷的一股軍政勢力,在楊宇霆嶄露頭角的時候,他的同期或不同期同學也多已居于顯要位置,段祺瑞的首席幕僚徐樹錚就是一個。徐樹錚是第七期士官生,比楊宇霆要大一期,但兩人在性格、能力、經(jīng)歷上極其相似,也特別氣味相投。同時,徐樹錚受段祺瑞信任和依賴的程度,甚至還要超過楊宇霆之與張作霖,所以有段祺瑞的靈魂之稱。有了這層關(guān)系,楊宇霆聯(lián)絡段祺瑞,便只要與徐樹錚打好招呼就行了。
第七章 相約取天下
在奉系軍人中,郭松齡向以特立獨行、標新立異著稱。當時奉天的一般讀書人多數(shù)喜歡閱讀舊史書,只有郭松齡愛看新出書刊,一般軍政人員多少都會涉獵一點喝酒賭博,唯郭松齡從來不碰,也不與這些人交往。他教學時也是一板一眼,不但敢于嚴格管教學生,還會毫不客氣地對隊長、區(qū)隊長進行約束。按照軍校內(nèi)約定束成的規(guī)矩,教官是不能管隊長的,時間一長,大家都覺得郭松齡性情古怪,便給他送了個外號叫“郭鬼子”。“郭鬼子”誰都看不上,也不結(jié)交,唯有張學良是極少的例外。
第八章 讓我來用武力收拾他們
實際上,就算張作霖本人要出面謀私,他被搭理的可能性也接近于零。有一次,張作霖有事找王永江,王永江到帥府的時候,張作霖還沒有從內(nèi)宅出來,他等了一會兒,不耐煩了,便從椅子上站起來對副官說:“我還有事。”說完便揚長而去,事后張作霖也未有絲毫怪罪之意。不僅如此,每當部下中有人被任用為縣知事或稅捐局長時,張作霖還會在談話中加以提醒:“王岷源(王永江)脾氣不好,很難伺候,你要小心好好地去做事。”
第九章 他真的叛變了

歲月是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與青少年時期那個在刀山火海中闖蕩來去,從來也不皺一皺眉的“張老疙瘩”相比,如今的張作霖雖然在政治場上越來越精明,越來越油滑,但論起打仗和與之相應的能力膽魄,卻顯得越來越不濟了。楊宇霆后來對別人說:“張老將軍(指張作霖)畢竟是一個政治家,不是軍事家,他指揮軍隊亂出主意,毫無定見,而且膽量又小。”
第十章 上了馬就不肯下來
隨著“讓賢”的戲份暫告一段落,張作霖突然臉色驟變,一邊眼光四顧,一邊詢問軍政執(zhí)法處處長常蔭槐來沒來。常蔭槐聞聲從后面角落里站起應道:“我在這里。”張作霖大聲對常蔭槐喊道:“常處長,我命令你坐專車去把張學良給我抓回來!我自己槍斃他。你要讓他逃跑了,拿你的腦袋來!”

第十一章 黎明前的燈膽
從以下犯上的角度來說,這幾乎就是郭松齡反奉的翻版,那郭松齡畢竟是張作霖的部將,張學良卻是他如假包換的親生兒子。身為被父親授予兵權(quán)和托付重任的兒子、未來的“太子”,竟然企圖以兵諫的方式逼老爺子歸附北伐軍,這也太違背常理了,所以當時在張學良手下做事的人,多數(shù)不敢相信。只有深知張學良思想和了解他性格的人,才能判斷出這件事完全可信,劉鳴九就曾說:“張先生做事情與常人不同,有些別人做不出來的事情,他卻能做出來。”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